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心得体会 > 网络强国心得笔记2023(2篇)

网络强国心得笔记2023(2篇)

时间:2023-05-03 10:50:32 浏览次数:

篇一:网络强国心得笔记

  

  我国从网络大国到网络强国心得体会

  我国从网络大国到网络强国心得体会

  我国从网络大国到网络强国心得体会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在2月27日下午主持召开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强调,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要从国际国内大势出发,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

  党和国家领导人召开会议专题研究网络建设问题,与其说网络建设很重要,是以引起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不如说形势使然,如不顺势而为,可能会在发展道路上遭遇“拦腰一劫”。

  正如习总书记所指出的,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对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相互促进,互联网已经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其实,不需要习总书记的总结和阐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网络已经像影子一样成为我们不可或缺的平台和资源,在眼力所及的人群中,人手一部手机,也就意味着人人都是潜在的网民,都可能是网络世界的发声者、网络舆情的制造和参与者。且不论信息化技术对于军事、科技、工业等领域的强大支撑作用,单就社会秩序的引领和文化氛围的营造方

  面,网络的强大也凸显无遗。

  就在我们为网络上某件持续发酵的舆情而忧、而怒、而惑时,非常希望有更多的官方声音和形象出现在网络上。但由于一些地方政府和官员对网络现象认识不清、重视不够,即使是非常正确的、极其合理的行政行为,也可能会因为某些别有用心网络推动者的煽动,而影响到社会公众对官方言论和形象的信任度。如此情形,是不重视网络生态下的舆论掌控造成的必然结局。

  “谣害天下”的危害是我们大多数公众能够感知的,也还有一些非常隐蔽的危害性可能难为人所知。对于拥有世界第一网民的中国,不能醉心于“网络大国”的虚妄中,更要有理性的公民意识、先人一

  步的执政理念、引领时代的发展思维,将网络建设成为生活与事业的帮手,打造成国家治理的有利平台,既让普遍公众感受到网络的便利,更要让国家的重大建设和长治久安发展目标,在“网络强国”的支撑下,发展如虎添翼,治理得心应手。

  纵观历史,落后就要挨打,保持先进的技术和文化,才能在精神和物质等方面立于不败之地。没有过硬的信息技术支撑,没有与时俱进的执政理念,军事国防等重大事业必将陷入“头脑失灵”的尴尬,发展就会受制于人。中央提出“网络强国”目标,在由“大国”向“强国”迈进和转变中,让人看到党的执政理念更加理性,更加务实,更加富有时代

  性。

  我国从网络大国到网络强国心得体会二:当前的中国,已是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但与网络强国仍有一定距离从规模上看,当前的中国,已是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但是,接受《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的众多专家均认为,“我们与网络强国还有一定距离。”

  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分析,从六方面检视,中国与网络强国仍有差距:基础设施方面,宽带网络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城乡数字鸿沟依然存在;产业实力上,CPU、操作系统等关键的核心技术上还不能完全自主可控;创新能力上,标准和专利与国际仍有差距;信息资源共享上,政府数据开放无法满足网民需求,数据利用相对落后,大数据产业缺乏龙头企业;信息安全方面,网络安全防御能力需要继续加强,核心技术不能自己掌握;国际上,网络规则制定等方面,我们还缺少话语权。

  复旦大学网络空间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沈逸分析,“技术先进性,规则制定的权力和影响力,在整个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中的位置,对供应链、产业链上下游的制约能力和网络空间的行动自由程度等,这些都是衡量强弱的标志。”

  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是当前

  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的总要求和大趋势,我国网信事业发展要适应这个大趋势,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上先行一步,推进网络强国建设,推动我国网信事业发展,让互联网更好造福国家和人民。

  建设网络强国价值何在

  在邬贺铨看来,网信事业包括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涉及安全与发展两大内容,二者相辅相成,网络强国包含两者含义,而且其不仅涉及网络本身的发展,还包括网络服务、支撑的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

  “从历史上看,一个国家在世界中的地位取决于能否抓住所处时代的生产力发展前沿。”沈逸分析,在人类历史的三次变革中,中国抓住了农业革命契机成为当时的强国,但没有抓住工业革命的机遇。现在中国处于信息革命的机遇期,推进网信事业发展,建设网络强国关系到能否抓住机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网信经济大有作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张辉认为,从国民经济42个产业来分,网信经济大概涉及35个产业,关联性强、涉及面广;网信经济行业投入,如手机、PC基本来自于工业投入,但产出和分配在第三产业,所以网信经济在国民经济当中可以平衡二产、三产关系,也可以平衡投资和消费的关系;网信属于生产部类,所以也是经济上财富扩张部类。

  此外,随着网络安全进入传统大国战略关系的议题、全球网络空间治理体系转型,网信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从何处破题

  专家和业界人士都认为,核心技术、人才、网络安全、企业建设是推进网络强国建设绕不过去的话题。

  首先,在核心技术方面,需要重新认识“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并补上工业化的一课。

  “以前说‘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其他国家能够将这款芯片设计生产出来,我们做不到,”沈逸说,现在的情况是,其他国家不仅能够将芯片生产出来,而且在整个供应链占据优势。因此,对国内核心技术的要求,不仅要在技术上实现突破,这种突破还要转化成产品,转化成产业占据市场,从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三个方向实现突破。

  问题变得复杂的是,我们不仅要让信息化和现代制造业结合,还需要补上工业化所欠课程。沈逸举例说,国内可能有自己的芯片,但这类芯片的量化生产需要到国外实现。这意味着,实验室即便了解原理、有最尖端的设计方案,但因材料等问题,生产硬件的高端硬件无法生产,工业化生产难以实现。

  值得注意的是,习近平总书记此次在网信工作座谈会上谈到的关于核心技术的界定、关于正确处理开放和自主关系等问题,都让学界和业界深有感触。

  安天实验室创始人肖新光表示,产业界、科研工作者在具体工作中对一些问题认知不明,导致对形势的误判,对规律的误读,如“反对‘自主创新’、打压‘民族产业’的虚无主义;倡导‘自闭和供应链’、‘把互联网一关了之’的关门保守倾向;少数技术和产品也倡导了类似‘一劳永逸’、‘安全永动机’的倾向,一些观点间争执不下”,习近平总书记本次讲话,对于科研、产业界统一认识,减少不必要的争论,按照网络安全客观规律展开后续工作非常关键。

  其次,人才培养方面,需要创新人才评价体系和管理奖励制度。

  肖新光说:“网络安全是一个综合能力体系,体系设计建设、产品研发、威胁深度分析、综合研判等方面,我国都有很大的人才缺口”,而且,网络安全是一个“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行业,对人才的职业道德教育也很重要。这些都在呼唤建立一个全新的、全方位的网络安全人才评价体系。

  下一个问题是,人才培养出来了,如何保持他们的积极性?如何留住人才?中国宽带资本基金董事长田溯宁基于多年的经验提出,将股权投资、金融资本与人才结合是鼓励人才、提高人才积极性的重要方式。此外,国企和央企有自己的烦恼。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陆益民认为,“作为国有企业,在管理体制机制上,包括考核激励机制上、工资总额的管理办法上”,都存在制约人才引进的问题。

  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副总裁李永华介绍到,企业当前更多是福

  利补偿型,他呼吁“推动当前的激励机制从福利补偿型到成果分享型,再到参与公司治理”,让创新的成果与员工的利益和管理层有密切衔接。

  再次,网络安全方面,要种下安全的基因。“美国人在本世纪初自我反省说,‘在网络安全上的最大失误是在过去二十年间,没有用安全的方法和观点影响信息技术第一代使用者,而他们将领导下一个二十年。’”肖新光强调,网络安全不能只有专才教育,同时要有通识教育,我们也需要思考如何建立起网络安全的全民认知,坚定对国家安全的信仰和信念。

  最后,企业主体方面,要增强企业责任感。网信事业不是政府一家的事情,网民、企业、社会和政府需要共同努力建设,企业需要肩负起社会责任。

  “现在社会上有种认识,在网络治理上实行‘先污染再补偿’的方式”,沈逸表示,一些企业先把网络搞得乌烟瘴气获得经济效益,再将所得捐出去做慈善,似乎如此就尽到了社会责任,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办网站的不能一味追求点击率,开网店的要防范假冒伪劣,做社交平台的不能成为谣言扩散器,做搜索的不能

  仅以给钱的多少作为排位的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次座谈会上强调,只有富有爱心的财富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财富,只有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才是最有竞争力和生命力的企业。

  提升执政能力应对新要求

  网信事业代表着新的生产力、新的发展方向,也对执政党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首先,互联网时代的群众路线实践环境已发生变化,如何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成为必须做好的一项功课。

  “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一定要看到互联网对民意的影响以及带来的新问题。网上没有传统的座谈会形式,只有‘菜市场’和‘意见箱’,所以要探索一套适应网络工作环境的新方法,以及符合互联网发展的工作机制,多听多看,主动了解群众所思所想。”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

  院院长谢新洲认为,“要正视网民的力量,相信网民无限的创造力,如何利用网民的智慧解决问题、为社会服务,是‘到群众中去’的一个重要思路。”

  此外,还应清醒意识到网络声音并不是全部声音。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主任谢春涛表示,对于网上的声音不仅要欢迎,而且要认真研究和吸取。但光靠这些是不够的,因为有不少人的声音淹没于网络,还有一些声音有时极其情绪化,未必能反映所有网民的心态。因此需要更为深入的调

  查研究,全面了解表象之下所隐藏的真正民意,以及出现这些民意的原因,这样才能找到解决措施。

  其次,网信事业需鼓励创新,摒弃“工业园模式”的思维方式。互联网实验室创始人方兴东告诉记者,要警惕一种思想误区:“互联网+”就应该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当主角,将更多资源调配给大企业。

  方兴东认为,“互联网+”要求创建创新生态,但地方发展经济的传统思维是“工业园的模式”,前者重点考虑的是怎样让新企业冒出来,后者则关注怎样让大企业更大。“实际上,从历史发展看,真正的重大创新都来自新企业。各地不能只喜欢‘快’、‘大’,不能仅以与BAT签约为荣,更应以培育出更多新兴互联网企业为荣。一个区域要发展‘互联网+’,一定要把生态建立起来,让更多新兴公司脱颖而出。否则,可能会得到经济数字上的成绩,但没有将创新能力培养起来也是失败的。”

  再次,摒除惯性思维。监管部门有的做法效果不佳,这就需要摒除从前网络时代延续下来的惯性思维,创新监管理念和手段。

  最后,机制体制仍需创新。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主任魏昊认为:“突破技术创新的瓶颈和突破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同样重要,因为体制机制障碍的制约,对生产力、创新能力的副作用更大。”

  例如,信息和数据公开需要机制创新。信息公开已走向数据公开的时代,网民不仅要求看到报告、文件,还希望能看到原始数据,这对政府工作要求很高。有些政府部门不是不想公开,是自己的东西没

  有数据化,这就是机制上不适应的地方。

  我国从网络大国到网络强国心得体会三:当前的中国,已是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但与网络强国仍有一定距离从规模上看,当前的中国,已是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但是,接受《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的众多专家均认为,“我们与网络强国还有一定距离。”

  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分析,从六方面检视,中国与网络强国仍有差距:基础设施方面,宽带网络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城乡数字鸿沟依然存在;产业实力上,CPU、操作系统等关键的核心技术上还不能完全自主可控;创新能力上,标准和专利与国际仍有差距;信息资源共享上,政府数据开放无法满足网民需求,数据利用相对落后,大数据产业缺乏龙头企业;信息安全方面,网络安全防御能力需要继续加强,核心技术不能自己掌握;国际上,网络规则制定等方面,我们还缺少话语权。

  复旦大学网络空间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沈逸分析,“技术先进性,规则制定的权力和影响力,在整个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中的位置,对供应链、产业链上下游的制约能力

  和网络空间的行动自由程度等,这些都是衡量强弱的标志。”

  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的总要求和大趋势,我国网信事业发展要适应这个大趋势,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上先行一步,推进网络强国建设,推动我国网信事业发展,让互联网更好造福国家和人民。

  建设网络强国价值何在

  在邬贺铨看来,网信事业包括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涉及安全与发展两大内容,二者相辅相成,网络强国包含两者含义,而且其不仅涉及网络本身的发展,还包括网络服务、支撑的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

  “从历史上看,一个国家在世界中的地位取决于能否抓住所处时代的生产力发展前沿。”沈逸分析,在人类历史的三次变革中,中国抓住了农业革命契机成为当时的强国,但没有抓住工业革命的机遇。

  现在中国处于信息革命的机遇期,推进网信事业发展,建设网络强国关系到能否抓住机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网信经济大有作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张辉认为,从国民经济42个产业来分,网信经济大概涉及35个产业,关联性强、涉

  及面广;网信经济行业投入,如手机、PC基本来自于工业投入,但产出和分配在第三产业,所以网信经济在国民经济当中可以平衡二产、三产关系,也可以平衡投资和消费的关系;网信属于生产部类,所以也是经济上财富扩张部类。

  此外,随着网络安全进入传统大国战略关系的议题、全球网络空间治理体系转型,网信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从何处破题

  专家和业界人士都认为,核心技术、人才、网络安全、企业建设是推进网络强国建设绕不过去的话题。

  首先,在核心技术方面,需要重新认识“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并补上工业化的一课。

  “以前说‘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其他国家能够将这款芯片设计生产出来,我们做不到,”沈逸说,现在的情况是,其他国家不仅能够将芯片生产出来,而且在整个供应链占据优势。因此,对国内核心技术的要求,不仅要在技术上实现突破,这种突破还要转化成产品,转化成产业占据市场,从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三个方向实现突破。

  问题变得复杂的是,我们不仅要让信息化和现代制造业结合,还需要补上工业化所欠课程。沈逸举例说,国内可能有自己的芯片,但这类芯片的量化生产需要到国外实现。这意味着,实验室即便了解原理、有最尖端的设计方案,但因材料等问题,生产硬件的高端硬件无法生产,工业化生产

  难以实现。

  值得注意的是,习近平总书记此次在网信工作座谈会上谈到的关于核心技术的界定、关于正确处理开放和自主关系等问题,都让学界和业界深有感触。

  安天实验室创始人肖新光表示,产业界、科研工作者在具体工作中对一些问题认知不明,导致对形势的误判,对规律的误读,如“反对‘自主创新’、打压‘民族产业’的虚无主义;倡导‘自闭和供应链’、‘把互联网一关了之’的关门保守倾向;少数技术和产品也倡导了类似‘一劳永逸’、‘安全永动机’的倾向,一些观点间争执不下”,习近平总书记本次讲话,对于科研、产业界统一认识,减少不必要的争论,按照网络安全客观规律展开后续工作非常关键。

  其次,人才培养方面,需要创新人才评价体系和管理奖励制度。

  肖新光说:“网络安全是一个综合能力体系,体系设计建设、产品研发、威胁深度分析、综合研判等方面,我国都有很大的人才缺口”,而且,网络安全是一个“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行业,对人才的职业道德教育也很重要。这些都在呼唤建立一个全新的、全方位的网络安全人才评价体系。

  下一个问题是,人才培养出来了,如何保持他们的积极性?如何留住人才?中国宽带资本基金董事长田溯宁基于多年的经验提出,将股权投资、金融资本与人才结合是鼓励人才、提高人才积极性的重要方式。此外,国企和央企有自己的烦恼。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陆益民认为,“作为国有企业,在管理体制机制上,包括考核激励机制上、工资总额的管理办法上”,都存在制约人才引进的问题。

  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副总裁李永华介绍到,企业当前更多是福利补偿型,他呼吁“推动当前的激励机制从福利补偿型到成果分享型,再到参与公司治理”,让创新的成果与员工的利益和管理层有密切衔接。

  再次,网络安全方面,要种下安全的基因。“美国人在本世纪初自我反省说,‘在网络安全上的最大失误是在过去二十年间,没有用安全的方法和观点影响信息技术第一代使用者,而他们将领导下一个二十年。’”肖新光强调,网络安全不能只有专才教育,同时要有通识教育,我们也需要思考如何建立起网络安全的全民认知,坚定对国

  家安全的信仰和信念。

  最后,企业主体方面,要增强企业责任感。网信事业不是政府一家的事情,网民、企业、社会和政府需要共同努力建设,企业需要肩负起社会责任。

  “现在社会上有种认识,在网络治理上实行‘先污染再补偿’的方式”,沈逸表示,一些企业先把网络搞得乌烟

  瘴气获得经济效益,再将所得捐出去做慈善,似乎如此就尽到了社会责任,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办网站的不能一味追求点击率,开网店的要防范假冒伪劣,做社交平台的不能成为谣言扩散器,做搜索的不能仅以给钱的多少作为排位的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次座谈会上强调,只有富有爱心的财富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财富,只有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才是最有竞争力和生命力的企业。

  提升执政能力应对新要求

  网信事业代表着新的生产力、新的发展方向,也对执政党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首先,互联网时代的群众路线实践环境已发生变化,如何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成为必须做好的一项功课。

  “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一定要看到互联网对民意的影响以及带来的新问题。网上没有传统的座谈会形式,只有‘菜市场’和‘意见箱’,所以要探索一套适应网络工作环境的新方法,以及符合互联网发展的工作机制,多听多看,主动了解群众所思所想。”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院长谢新洲认为,“要正视网民的力量,相信网民无限的创造力,如何利用网民的智慧解决问题、为社会服务,是‘到群众中去’的一个重要思路。”

  此外,还应清醒意识到网络声音并不是全部声音。中

  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主任谢春涛表示,对于网上的声音不仅要欢迎,而且要认真研究和吸取。但光靠这些是不够的,因为有不少人的声音淹没于网络,还有一些声音有时极其情绪化,未必能反映所有网民的心态。因此需要更为深入的调查研究,全面了解表象之下所隐

  藏的真正民意,以及出现这些民意的原因,这样才能找到解决措施。

  其次,网信事业需鼓励创新,摒弃“工业园模式”的思维方式。互联网实验室创始人方兴东告诉记者,要警惕一种思想误区:“互联网+”就应该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当主角,将更多资源调配给大企业。

  方兴东认为,“互联网+”要求创建创新生态,但地方发展经济的传统思维是“工业园的模式”,前者重点考虑的是怎样让新企业冒出来,后者则关注怎样让大企业更大。“实际上,从历史发展看,真正的重大创新都来自新企业。各地不能只喜欢‘快’、‘大’,不能仅以与BAT签约为荣,更应以培育出更多新兴互联网企业为荣。一个区域要发展‘互联网+’,一定要把生态建立起来,让更多新兴公司脱颖而出。否则,可能会得到经济数字上的成绩,但没有将创新能力培养起来也是失败的。”

  再次,摒除惯性思维。监管部门有的做法效果不佳,这就需要摒除从前网络时代延续下来的惯性思维,创新监管理念和手段。

  最后,机制体制仍需创新。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主任魏昊认为:“突破技术创新的瓶颈和突破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同样重要,因为体制机制障碍的制约,对生产力、创新能力的副作用更大。”

  例如,信息和数据公开需要机制创新。信息公开已走向数据公开的时代,网民不仅要求看到报告、文件,还希望能看到原始数据,这对政府工作要求很高。有些政府部门不是不想公开,是自己的东西没有数据化,这就是机制上不适应的地方。

  我国从网络大国到网络强国心得体会四:从网络大国走向网络强国

  实现目标的路径在哪里

  今年年初,中央成立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在这个小组成立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做了三个重要判断: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中国要建设网络强国。上述论断,对中国未来的网络和信息化发展具有战略引领的意义。那么中国为什么要提出建设网络强国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在哪里?

  网络强国的六大标志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要建成一个网络强国,不仅提出了未来的战略目标,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那就是什么是网络强国?如果概括地讲,网络强国至少有六

  大标志:一是网络信息化基础设施要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这句话应该有很多内含,比如网络规模以及宽带的普及率,与网络相关的信息产业的竞争力,网络安全的承载能力等都要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二是要有明确的网络空间战略和国际社会中的网络话语权。XX年美国发布了网络空间国际战略,第一次提出如果美国的网络受到攻击,他们可以像政治、军事和经济受到国外攻击一样动用武力对对方进行打击。这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可以说,未来我们能不能在网络空间战略方面有明确的目标和话语权,将直接影响中国在网络空间的国际地位。

  三是关键技术上要自主可控,特别是操作系统和CPU技术。目前世界上衡量现代信息技术的高低,说到底就三个标准:即运算速度、网络带宽和存储能力。在这三个方面,中国目前和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如何使上述关键技术实现自主可控,是我们迈向网络强国的最大短板,必须迎头赶上。

  四是网络安全要有足够的保障手段和能力。包括国家网络安全、网络经济安全、网络社会安全、个人隐私权保护以及文明和谐的网络空间秩序等。五是网络应用在规模、质量等方面要处在世界领先水平。现在电子商务、网购发展非常快,但我们的质量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六是在网络空间战略中,要有占领制高点的能力和实力。未来在军事领域的战争极有可能是一种信息战、网络战,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我们没有能力占领网络空间的制高点,就很难说我们已经是一个网络强国了。

  走向网络强国的路径

  未来中国如何由网络大国走向网络强国?我想至少有三个可以思考的维度:即国家层面、市场层面和个人层面。

  首先应该制定国家网络强国战略。这次中央为什么下这么大决心成立网信组,其重大战略意义就在于从组织领导层面,加强对未来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的决策、设计和领导,也为中国走向网络强国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其次,要组织国家力量打信息技术翻身仗。如何借助国家强大的组织能力和市场两种力量来打好国家信息技术翻身仗,不仅是摆在领导面前的一个大问题,也是所有中国IT企业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可以预见,随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的建立,必将在这方面采取重要举措,组织国家力量打好信息技术的翻身仗。

  第三,加大与网络强国相适应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广泛应用等。特别是宽带建设。第四,完善和建立与网络强国相适应的法律体系和制度框架。由网络大国走向网络强国,如果没有制度和法治体系来保障是非常困难的,

篇二:网络强国心得笔记

  

  大学生学习强国心得体会5篇范文

  大学生学习强国心得体会【篇一】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是“学习强国”的开栏语,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一贯坚持的学习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转眼之间,“学习强国”平台已经上线一周年了,通过这一年的学习应用,我们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学习强国”的学习实践,有了很大的收获,很深的体会。

  一、“学习强国”是网上意识形态的主阵地

  2014年2月27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时指出,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学习强国”平台建设,正是对习近平网络强国思想的积极践行,也是对我党网上舆论工作的生动诠释。

  “学习强国”上线一年来,对全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贯彻落实,提高网上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水平,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形成网络舆论合力,起到了纲领性作用,是网络舆论的领头雁、风向标。同时,“学习强国”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推动建设学习大国,增强党员学习本领,在全党营造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浓厚氛围的重要

  平台

  二、“学习强国”内容丰富,实践性强

  “学习强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内容涵盖政治、理论、经济、社会、历史、文化、军事、科技、教育、法纪等方方面面,几乎包括了我们日常工作生活学习的所有内容,也是一个系统的数据库、资料库。不仅新闻资源丰富,更新及时,而且平常学习工作中查找资料也非常方便。

  目前,浏览阅读“学习强国”已经成我们绝大部分党员的日常习

  惯,部分党员还积极参与答题,拓展知识面,通过朋友圈分享重要内容。很多党员一年来的学习积分已经超过了1万分甚至2万分,这也充分体现了日积月累的学习效果。

  三、“学习强国”技术强大,实用性强

  一年来,“学习强国”平台从试用版v1.0.0更新到了现在的v2.6.2版本,应用了目前最先进的APP制作技术。一是系统本身比较小,打开非常快捷,也不存在闪退、卡顿等问题;二是积极采纳网友提出的意见建议并及时更新,功能不断完善,结构清晰,界面友好,便于网友快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三是内容制作更趋移动化,不但集成了视频、图文、动漫等融媒体内容,更主要的是有音频阅读功能。这就更加方便了我们的学习,开车的时候,休息的时候,都可以打开音频,系统自动阅读,也避免了长期盯着手机,造成视觉疲劳,影响视力。

  四、“学习强国”平台地域文化特色明显

  “学习强国”不但有中央层面的版块,还有各地平台,采用全国一盘棋、资源共享的学习模式。各地学习的平台齐放百家争鸣,地域特色非常明显。就拿“学习强国”山西学习的平台,共分13个板块,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重点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山西的实践,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的讲话精神,以及山西贯彻落实情况和成效;二是全面反映山西经济社会发展、主题学习教育、党的建设、宣传文化等目前山西省的中心工作;三是大力宣传山西历史文化资源,这也是山西省区别于其他省份的主要优越性。其他省份也是,在内容设置中,尽可能避免大而全,充分体现地域优势地域特色。

  目前,“学习强国”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平台、资料室、阅览室,更主要的是已经成为我们每位党员干部的精神家园,浏览“学习强国”也成为我们的行为日常。万丈高楼平地起,通过一年的积累,“学习强国”也打下了坚实的内容基础和群众基础,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个学习组织,喜欢这个学习园地。

  大学生学习强国心得体会【篇二】

  从方正折叠的墨香纸张到明暗变化的手掌屏幕,从树荫下的报刊亭角到地铁公交与电梯,随时随地都可以点开手机界面上的红色APP。在熟悉的“叮咚”声后,新学新听最新的时事动态,重温重习熟悉的理论知识。这款由中宣部打造的“学习强国”软件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学习方式与习惯,便捷了我们的学习途径和方法,提高了我们的学习效率与效果。

  作为一名在校的年轻党员,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深刻感受到一个字,那就是“新”!

  一、新的动态,随时掌握

  这个时代日新月异,变化每时每处,学习的节奏也同样在加快,过去的我们往往关注了大大小小十几个官微来了解我们国家的新动态,去学习各种新思想、新政策、新理论,但在不同的界面间浏览切换中,哪怕细思苦想,也难免存在局限性:建不起宏观框架,理不顺内在逻辑关系,一不留神就错过了重点要闻。但是通过“学习强国”这一平台,“推荐”“要闻”等版面显眼醒目地出现在界面上,并且时时更新。这样,哪怕在等车的间隙,都可以打开手机浏览要闻,随时随地都能感觉到和我们的党、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时代的联系。

  二、新的架构,综合全面

  在“学习强国”平台上,不仅有笔酣墨饱的文字新闻,也有各类各样的图片歌曲,更有精心制作的视频影音,这一切,无不让人感受到宣传的用心:不是所谓的内容倒灌、形式主义,而是在真真切切地想方设法让大家领悟学习的内容。比如,“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的18集视频,无数次让我看得心潮澎湃,虽然我的年龄不能让我重新完整经历这个过程,但通过这个如同电影版具有故事性的记录视频,我仿佛跟随党的步伐又重新经历了这一程一程的风风雨雨,这激发了我的使命担当感。

  三、新的感受,浸润有味

  曾经的我们,多是津津有味地翻阅纸质文章,或者是活跃在微信公众号里,学习是零散化的、碎片化的。但自从有了“学习强国”这一平台,更多了沉浸式的学习体验:点开文章,能与更多党内的同志

  们在文章末尾以评论的形式交流观点,别人的许多新观点也给了自己无限启发;积分制度符合了我们年轻人的心理,积分虽只是形式,但符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出来的习惯,学习打卡与排名增强了学习过程的趣味性,每天打开平台学习既成为了一种期待,也成为一种习惯。

  平台已经创新,党员同志更要前进!中国共产党掌舵领航、指明方向,我们更要以实干为导向。在“学习强国”平台中,学习是手段是方法是形式,强国才是我们的最终追求和目的。愿在这个崭新的时代里,深化个人修养,不畏难点弱点,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大学学习强国心得体会【篇三】

  仰望星空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思绪万千,但却往往不知为何而思,亦不知所思为何物。而当看到“思考”栏目中对于种.种社会现象的解读,我们却能够对应到更加具体的点去思考,激发自己思考的兴趣和意愿。

  在“学习强国”平台上学习了这么久,我逐渐理解为什么叫“学习强国”。“学习强国”即是通过社会时事看清社会现实,通过社会评论形成自己的思考模式,在不断的学习中完善自己的思想、人格,使自己有一个强大的精神基础,在以后的发展中茁壮成长。“学习强国”只是一个引子,其中的内容必然会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放眼以后的人生,我们要学习的不仅仅是那些理论知识,更多的是对经历过后经验的学习,学习做人、学习做事、学习成才。如果每个人都能积极地在自己的人生中学习,并且深刻地领会其中的内涵,以致每天都在进步,并且能够在社会上做出自己的贡献,那么国家何能不强?此所谓学习强国也。

  大学生学习强国心得体会【篇四】

  “学习强国”APP是一个形式简单、方便快捷的平台。一打开“学习强国”平台,没有多余的广告植入等待,映入眼帘的是最新的新闻资讯和学习内容,内容排版简洁,图文并茂。最吸引人的莫过于“学习强国”APP的方便快捷性,通过“学习强国”手机客户端,只要连上网络,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及时掌握最新时政动态。在公交、地铁上,在排队等候时,拿出手机就可以了解最新动态,真正做到随时

  随地学习。从学习方式来讲,它可看、可听、可写、可答题、可收藏、可分享,既有专业的、系统的知识讲解,又有碎片化的知识普及,打开你的眼界,带你进入不一样的知识海洋。

  除此之外,“学习强国”APP是一个具有互动性的平台。我们可以在学习、浏览之后通过发表评论,与他人共同讨论学习内容,分享学习感受。此外,还能分享到其他平台上,这也使得这一软件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学习的平台进了学习者之间的交流。

  总而言之,“学习强国”平台是一个提高党员思想境界,加强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优秀学习软件,让我们可以高效而便捷地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去学习提高思想觉悟、拓展眼界。

  大学生学习强国心得体会【篇五】

  进入”学习强国“平台已经有一个月的时间了,每天无论工作多忙我都会利用早午晚时间走进“学习强国”,平台进行学习,在尽一个月的坚持中逐渐养成了习惯。学习强国这一平台,是中共中央宣传部主办的“学习强国“学习的平台年三月我在的乡镇才开始上线学习,上线以来陶然镇广大党员,机关干部积极跟进,”学习强国”平台学习,实现了党员,干部全覆盖,全体下派干部,第一书记从中起到了推动学习的主力军作用。他们深入“包扶"村主动帮助农民党员,进步青年入党积极分子,疏入学习的平台教,包会,下载学习,对没有智能手机的老党员借用儿女手机每天坚持学习一小时。形成了比着学,抢着学,追着学的浓厚纷围,镇党委,政府大小会议推动学,并把学习强国列入全年绩效考核目标。全镇上下形成了比着学的良好局面。现在“学习强国“平台以在全体党员干部中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情趣,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养成正在逐渐渗透每名党员干部之作风建设之中。

  在学习中进步,在学习中升华,在学习中不断学习。学习能使一个人长知识,不增才干。俗话说,书山有路勤为净,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是一门苦差事,不能走洁净。但是每个人所负出的辛苦,一定会使自己积累更多丰富的知识,沉淀永不磨灭的记忆,吸取用之不尽的营养。

  知识改变世界,知识改变人生,知识是浩瀚的海洋,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力量源泉。学习的好处太多,太多我在这里作一一诠释,每个人吸取的营养和采取的学习方式各有不同,获取的知识结构也不尽办相同,但终究一句话,不管学习从书本中来,从生活中来,从社会实践中来,从新闻媒体中得来,最后都要用在社会实践中去践行。各位学友,我们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去领会学习的真缔,习总书记最近在一次会议中强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个关键性问题是一个培养什么人走什么道路的大问题。我们学习也是一样,关键在于为谁而学?学的什么?为谁而用?用在哪里?。

  学友们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次“学习强国”的平台,抓住机会,把握住学习机会,很好学习,不要流于形式,真正学点东西,努力把学习的知识三运用到各项工作实践中去,创造更大的价值。围绕“六个精准“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尽心尽力,为脱贫攻坚作出应有的贡献。

推荐访问:网络强国心得笔记 强国 心得 笔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