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赴上海跟岗研修心得,供大家参考。
携手上海方略致远
深入推进教育改革 ——赴上海跟岗研修心得 为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围绕“引领山上九县,进入全市第一方阵”的教育目标,我县教育改革要不断深化,要把与上海方略致远教育培训合作作为振兴教育的主要抓手,进一步拓宽“家乡好学校”管理者视野,提升学校管理水平,4月14日—27日,在上海方略致远教育培训有限公司的精心安排下,XX 县教科局“家乡好学校”项目负责人白明,县进修校、教研室 10名包校负责人,28 所“家乡好学校”项目校校长、业务副校长(教导主任)、德育副校长(政教主任)共 91 人赴上海,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跟岗研修。
本次跟岗研修,28 所项目学校根据自身研修项目,分九组深入上海市教育学会宝山实验学校、杨浦小学、中山北路小学、洵阳路小学、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小学、苏民学校、闸北八中、徐汇区教育学院实验中学、三门中学等九所学校,分别就问题化学习、小班化教学、阅读课程建设、校本研修、五环节常规管理、小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成功教育、课程规划编制和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中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等主题进行了跟岗研修。其中,“家乡好学校”项目校成家庄寄宿制学校、森泽寄宿制学校、XX 五小、贺家社小学、三交小学五所学校,由我带队,深入上海市嘉定区苏民学校,就“小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这一主题进行了为期两周的研修。
研修期间,我们通过聆听校长报告,了解了学校发展历程及学校
相关主题建设基本情况;通过参加教研组听评课活动,了解了学校课堂教学情况及教师日常工作状态,学习名校教育教学及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通过与各分管部门领导座谈交流,深入地了解了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的先进理念。这一切,带给了我们思想的洗礼与心灵的震撼,我收获颇丰。
一、先进的教育理念是学校走向成功的基础 静心思考,上海市嘉定区苏民学校之所以老校焕发生机,树立起自己的品牌,我想关键在于邵佳明校长有清晰的办学思想、先进的教育理念、豁达的民主作风,并具备统筹全局的决策规划能力。他勤学且善思,敬业且专注,亲自参与学校的文化规划,甚至是学校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浸透着他的心血和智慧,体现了学校“文化立校、环境立校、优化个性、发展特长”的办学理念,掀起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又一个高潮。学校先后成为上海市素质教育实验学校、上海市二期课改实验基地学校、嘉定区民族精神教育试点学校、嘉定区办学先进单位。值得一提的是,苏民学校以环境教育和艺术教育为特色,是上海市绿色学校、环境教育特色学校。
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苏民学校儒雅睿智的校长,是他用高瞻远瞩的目光引领着学校走向成功,树立起属于自己的品牌。于我们而言,在全面实施新课改的今天,社会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在指导我蹲点的两所学校成家庄寄宿制学校、森泽寄宿制学校进行小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时,不能再只依靠过去的经验体会去思考现在的工作实际,那样的话就很容易陷入死胡同。在今后的进校指导中,作为包
校领导,我一定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和两所学校要加强学习,共同努力,不断改变自己,努力提升专业素养,用较高的专业水平去引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我们的两所乡镇小学,自然环境较薄弱,但我们可以借鉴上海经验,利用精神文化去补齐短板,树立文化自信,不断实践创新,整体提升学校的文化素养和师生的精神风貌。
我想,如果我们也把学校文化当做一项事业去经营,作为一项日常工作常抓不懈,把自己的办学理念变成可操作的具体措施,一点一点地渗透进学校的各项制度和规范中,日复一日地渗透进师生的言行举止和价值取向中,并最终转化为师生的自觉行动,长此以往也必将形成我们自己的办学理念和特色文化。
二、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改革 上海苏民学校,我感受到学校的所有工作都是紧紧围绕学生的需要展开,也就是说学校文化、教师成长、学校管理、课程建设都是以学生的成长、需求为基点,其中教育教学研究更能突出这一点。
研修中,3 名授课教师紧扣新课标,探究新教法,课堂教学异彩纷呈、各具特色。观课教师群情振奋、各抒己见,充分与授课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共讨课改新思路。在评课中,我冷静地思考苏民学校教师课堂教学改革的闪光点,同时忧虑地思考着我们学校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不断反思自己的入校指导工作中的不足,意在寻找学校发展的支点,构建适合学生喜欢的课程。由此我想到我所蹲点的两所学校一定要紧紧围绕“文化引领下的家乡好学校的创建”这一主题进一步厘清问题,做好问题梳理,形成初案。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文化引领,
压实常规,内涵发展”这一思路,采取迈小步,不停步工作方法,重点做好以下五项工作:
1、抓好常规是基础。一流的常规,就是最大创新。一流的常规,同样是创建“家乡好学校”的基础。在上海苏民学校研修的最大感受,就是该校将常规工作抓实抓牢了,并在此基础上取得了各方面的工作成就。细心研究上海教育,回头再认真研读一下 XX 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柳发[2017]36 号),不难发现,这真是一种不谋而合的融通、融合,文件中关于教育改革的二十条工作落实情况提得非常精准,非常接地气,必须抓住这个本,否则就会走偏走空。
2、找准问题是突破。赴上海跟岗研修,目标就是要让包校领导及学校管理者深入上海学校,观摩学习上海经验,通过对自身学校状况分析,突破口就是要厘清学校在下阶段中教育教学发展思路,寻找到撬动学校发展的突破口,并将该突破口成功转化为“家乡好学校建设项目”主题,顺利完成项目实施。在我们针对“小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主题研修中,我特别和所包校领导一起针对现状,寻找本校教学环节中的问题,列出问题清单,然后根据问题清单,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法、措施、策略、目标,以此突破我们目前工作中的瓶颈。
3、带好队伍是根本。XX 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试行)》(柳发[2018]19 号)文件中,对校长管理考核做了明确的规定,是具有指导性、针对性的一份教育改革战略方针。换句话说 ,就是教师是“家乡好学校”创建的原动力,校长要
带好“家乡好教师”这支队伍,是创建家乡好学校的根本,我认为重点抓好两支队伍——校长层和家乡好教师,实现以上率下,以点带面,整体跟进。
4、建好课程是目标。学校课程建设是我们学校最大的短板,师资力量缺乏,课程实施难度较大,基础课程落实不够到位,重统考科目,轻非统考科目,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均偏于形式,没有真正落实到位。今后,我们将精诚团结,就如何真正落实好基础课程进行专题研究,然后开始扎扎实实地实施地方课、校本课的有效整合。如,成家庄寄宿制学校,我们要从“351”教学模式优化研究的“四度” 出发,关注各学科高效课堂的推进与落实,将落实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化作为最小的切入点,利用教科研,有条不紊、有策略性的推进,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有效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5、落实制度是保障。我们学校现行的制度,数量不少,涉及面也广,但科学性、可行性、实用性与预期差距大,特别是执行力最为微弱,导致制度不能够良好地服务于整个学校工作。上海经验告诉我们,不断完善制度、落实制度、执行制度是“家乡好学校”创建能否顺利实施的保障。
总之,创建“家乡好学校”,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合理学习上海经验,积极发挥本土智慧,依托本校的实际,逐步打开思维,来寻求自己的优先发展方向,突破眼前的那层迷障,我们才会努力推动 XX县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