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事迹材料 > 关于爱国志士的事迹5篇

关于爱国志士的事迹5篇

时间:2022-02-18 03:04:28 浏览次数:

关于爱国志士的事迹5篇

关于爱国志士的事迹篇1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再也不受外国的欺负了,拥有了完全的主权。我们不依附任何国家,也不允许任何国家侵犯我们的主权。

1958年夏天,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到我国访问,和毛泽东举行会谈。他提出了两国建立联合舰队的建议,想让苏联的军舰到中国海面上行驶。大国主义思想很严重的赫鲁晓夫想利用这个机会控制我国的国防、达到他们和美国争夺霸权的目的。如果这样做,中国的领海权就会受到损害。毛泽东一听就火了,他厉声质问赫鲁晓夫:“你讲清楚,什么是联合舰队?我们还有没有主权了!”赫鲁晓夫说:“这不是来商量嘛!”毛泽东说:“什么商量!你们是不是要把我们的沿海地区都拿去?”赫鲁晓夫红了脸,忙说:“你们不愿意就算了。但是让我们在中国有个基地,军舰来加油修理休息,总可以吧?”毛泽东斩钉截铁地回答:“不行!”

赫鲁晓夫没有达到控制中国的目的,心怀不满地走了。后来,苏联单方面撕毁了两国的许多经济科技协议,企图给我国造成压力,毛泽东又领导中国人民和它们的大国主义和霸权主义作了坚决斗争,捍卫了我国的主权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关于爱国志士的事迹篇2

“振兴中华”是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它是由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最早提出来的。在孙中山之前,也有许多先进的中国人,像林则徐、魏源、严复、李善兰、徐寿等思想家、科学家,还有一些清朝的官员,都在想办法使中国强盛起来,但是他们大都是在清朝的“躯体”上进行改革,不可能成功。孙中山看透了清朝的腐败和反动,认为只有-这个绊脚石,实行民主革命,才能真正救中国。

1894年,孙中山在太平洋上的檀香山(现属美国)创建了最早的革命团体兴中会。兴中会,顾名思义,就是振兴中华的意思。孙中山在成立宣言中明确指出,成立本会的目的,“专为振兴中华”。后来,他又经常不断地宣传振兴中华的思想。有一次,他说:“我们知道中国几千年来,是世界上头一等的强国。……到了现在怎么样呢?现在这个时代,我们中国是世界上顶弱顶贫的国家。……我们中国人要赶快想想法子怎么样来挽救……不然中国就会成为一个亡国亡种的地位。大家要醒!醒!醒!醒!”

他还要说过:“如果我们能从今天就醒起来,那么中国前途的运命,还是很大的希望。……我们就是要从革命这条路去走,拿革命的主义救中国。”

孙中山和他的战友们前仆后继,发动了一次又一次武装起义,很多人流血牺牲,终于在1911年取得了武昌起义的成功。清朝被-了。虽然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可这为祖国的富强创造了条件。“振兴中华”从此成为更多的中国人奋斗的目标。

关于爱国志士的事迹篇3

汉朝的时候,汉武帝要派使者到西域去结交各国,加强往来。年轻的侍从张骞主动报名要承担这项使命。“西域”指的是当时的亚洲中西部的广大地区。张骞明知到西域的路途十分艰险,可为国探险立功的壮志支配着他带着100多人上了路。路上,他被敌视汉朝的匈奴人扣押了10年,后来逃走,又跋山涉水挨饿受冻,终于到达了西域。

张骞先后到了大宛、康居、大月氏(zhī)、大夏等国(在现在的哈萨克、塔吉克、乌兹别克、阿富汗境内),见到了国王,表示了汉朝愿与他们友好来往的愿望。这些国家的人见到汉朝使者十分高兴。几年以后,张骞再次出使西域。他还派出许多副使到身毒(yāndú)、安息(在现在的印度、伊朗一带)等国,和那里的人民建立了关系。这样,汉朝和西域各国开始了友好往来,特别是经济文化的交流越来越多。中国的先进技术、丝绸、冶铁术、作物栽培法等都传到了西域,西域的葡萄、苜蓿、胡桃和音乐舞蹈也传到了中国。在东西方之间,出现了一条商路,人们叫它“丝绸之路”。来往的使者和商人络绎不绝,热闹非凡。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打通了东西方交流的通道,使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知道了中国这个东方大国,扩大了中国的影响。

关于爱国志士的事迹篇4

当老师布置下这个作业的时候我就已经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等发下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已经肯定了这种感觉——因为这个题在我们暑假的时候就已经写过了,我原本打算就拿着暑假写的未被录取的作文交上去得了。可是当我再一次翻开这久别五个月的书的时候,我却有了新的感悟……

书是同一本没错,可是第一次看书的时候却没有这番感悟,可能是对书以及对祖国发展历史的不熟悉吧,可是这一次却有了第一次基础,这才有的这番感悟吧。呵呵,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看来是说的不错了。

书我也不过多说,总述了我们伟大的祖国六十多年来的各种风雨历程。

当我翻开这本记载着我们伟大的祖国这些年来伟大的成就之时,我的中国心就开始“砰砰砰”的跳个不停,自豪之情油然而生。我为我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难道我们祖国就是在世界的光环之下成长,只有荣耀,没有屈辱的吗?不,我们中华民族的儿女是置死地而后生的,是顽强不屈的,是靠着自己的鲜血把这万里江山打下来的!那我们所经历的一切苦难呢?怎么没有记载在书上?有人说,算了,把这些苦难忘记吧,去享受我们中华儿女本应得到的一切公平。可是,我不能忘!呵呵,不知道我这么在这时候想到一句话,好了伤疤忘了痛。难道我们不应该把这些先人的所受到的屈辱铭记在心中,引以为鉴吗?

虽说现在讲究国际合作,理应共弃前嫌,团结合作。可是你们可曾想过,那些外国人在我们没有团结一致之前,在国人没有组建共产党之前,还不是一个一个的来欺负我们,可是现在见我们日渐强大起来,却一个接着一个来和我们合作,难道这不可笑吗?

凡事都有两面性,有利有弊,祸福相依。书上记载一些对祖国有利的,以增强我们对于民族的自豪感,固然没错,但是我们祖国母亲所收到的耻辱必不可忘,要让他们记住——民族耻,必然雪!!这时候我又想到了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没错我们现代人就是缺少了这一种屈辱感,忘记了情报员在敌人子弹的威胁下,一声不吭,任由敌人将他们的生命从这个世界上随意抹去。这是对中华人民的轻蔑——想杀就杀!忘记了八路军战士们在敌人的枪口下一个接着一个地倒下;忘记了我们现在的安逸生活是顽强拼搏的战士们用鲜血换来的;忘记了我们祖国所拥有的万里江山是革命先烈们用尸骨堆积而成的!我们现在就应该“不期望脚下处处阳关道,不幻想头顶一片艳阳天,不迷恋父兄给予的蜜罐温床,不忘记‘最危险的时候’战歌飞旋!”

好了,历史只能用来展望,未来无法预测,我们二十一世纪的新少年要做的就是把握现在,创造出比历史更加辉煌的历史!

关于爱国志士的事迹篇5

马春雨,我军骑兵部队的一位功勋卓着的战斗英雄。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他手中的战刀在阳光下和征尘里挥动,划出道道耀眼的弧形白光……

击毙土匪“二柜”

1945年12月参加东北民主联军的马春雨,半年后已经是一名战斗经验丰富的骑兵班长了。

1946年7月的一天,正在围场县白查地区剿匪的马春雨,从一个行色慌乱的小伙子那里得知,土匪“二柜”(土匪二号头子)带了一伙人躲藏在附近的大陶沟。

这伙土匪很狡猾,把岗哨派在了南山的树丛里。马春雨只身摸到离土匪哨兵20来米的开阔地,想开枪,可前面有障碍物挡着。急中生智的他大喊一声:“来人啦!”懵懵懂懂的敌哨兵掉头奔过来问:“人在哪?”

马春雨抬手一枪,把他“报销”了。

听到枪声,土匪们纷纷冲出屋子上马。有个土匪刚上马,马春雨一枪就打了他个“倒栽葱”;另一个土匪骑上马刚跑出大门,又被马春雨打下马来……土匪落荒而逃,马春雨和全班战士继续猛击敌人,又有几个土匪落马。

经老百姓辨认,“二柜”在战斗中被击毙。

力挽狂澜立奇功

一次,马春雨所在的二连奉命到白查山区剿匪,当晚住在靠近山边沟口的一个村庄,村庄周围是长满青草绿树的山岭。

宿营的第三天早上,马春雨从马棚牵出“雪里站”——他行军途中捡到的宝马,正在备鞍子……突然,东南山上有五六十个敌人居高临下,一齐向村里开火,火力非常密集。

一时间,全连都被封锁在屋里。

村庄到东南山之间,是800米开阔地。马春雨乘敌人火力间隙跳上战马,冲向东南山。土匪还没弄清是怎么回事,马春雨已经冲上山来。

土匪慌忙向马春雨射击。马春雨躬身贴紧马背,土匪们没打着他。

没等土匪们再打枪,马春雨已冲到他们面前,举起驳壳枪,一枪一个,连续击毙了3个匪徒。这时,连长带领官兵也冲杀过来,乘势掩杀,夺取了胜利。

狭路相逢勇者胜

1947年10月底,我军在义县西阁家屯包围了一大股敌人,马春雨所在的部队奉命插到敌后阻击。

敌人从义县城里出来的1000多名步兵和骑兵,攻占了一连防守的山头。

团长命令二连反击敌人,夺回山头。已经担任副排长的马春雨两腿用力一夹“雪里站”,带着3名战士冲在最前面。

正面敌人约有一个连,七八挺机枪一齐扫射,六○炮弹就在马前马后炸响。马春雨冒着弹雨,跃过弹坑,边冲边用马枪射击,带着全排战士吼叫着把敌人赶下山头。

这时,敌人又以一个营的兵力在炮火支援下扑入右翼四连阵地。二连奉命前往支援四连,抢占和巩固四连山头阵地。

敌机来了!两只可恨的“铁鸟”低空扫射,打得满山火星乱飞。马春雨心想:冲得越快越好,与敌人“粘”在一起,飞机就不起作用了。

于是,马春雨大吼一声,那“雪里站”似解人意,载着主人,蹬岩跨石,四蹄腾空,冲上山顶。

这时,“哇哇”乱叫的敌人距山顶也就二三十米了。

马春雨来不及下马卧倒,立马举枪就射,接连打死五六个敌人。余下的敌人被打懵了,抱头鼠窜而去,二连乘机重占了山头阵地。

溃逃的敌人失去侧翼屏障,暴露在我军火力之下,先后有2000多人成了俘虏。

推荐访问:爱国志士 事迹 有哪些爱国志士的事迹 爱国志士的英雄事迹 关于爱国人士的事迹 爱国主义人士的事迹 还有哪些爱国人士的英雄事迹? 你还知道哪些爱国人士的事迹呢 爱国主义的英雄事迹 关于爱国主义相关的事迹、人物 你还知道哪些爱国志士的事迹 爱国志士以及他们的事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