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项目考察报告合辑(3篇)篇一1、依托资源优势,做大产业规模。资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发达地区积极发掘本地资源优势,加快资源转化步伐,走出了一条立足资源壮产业、依托产业快发展的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3篇招商项目考察报告7篇(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招商项目考察报告合辑
(3篇)
篇一
1、依托资源优势,做大产业规模。资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发达地区积极发掘本地资源优势,加快资源转化步伐,走出了一条立足资源壮产业、依托产业快发展的路子,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向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三低一高”集约型转变,产业高级化和适度重型化趋势明显。江苏省xx县位于江苏省东北部,境内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硅资源。据预测估算:石英(sio2含量高达99.9983%)储量约为14.6万吨,储量、质量均居全国之首。近年来xx县围绕建设“中国重要的硅材料产业基地、国际知名的水晶之都”发展定位,以规划为先导、科技做支撑,企业为龙头、政府服务做保障,大力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努力提升在国家硅产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硅资源深加工产业体系。2007年,东海石英年开采收购量近50余万吨,水晶年收购量占全国一半以上。xx县在硅产业发展上着力向产业链高端攀升,规划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带,实施了一批价值链高端项目,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0%以上。全县工商注册的硅工业企业400多家,其中石英玻璃管生产企业36家,年产能3.6万吨;硅微粉生产企业21家,年产能15万吨;电光源生产企业113家,年产能6亿支;晶体切片生产企业14家,年产能4亿片;玻璃砖生产企业2家,年产能800万块;k9玻璃生产企业1家,年产能6000吨。80家规模以上企业共实现销售收入24.1亿元,规模以下企业实现销售收入86.3亿元;销售收入过1000万元的企业达71家,过10亿元的企业两家;2007年硅材料产业实现产值110.4亿元,占全县工业经济总量的一半。2007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4亿元,增长17.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2亿元,增长45.7%;地方财政收入14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6.3亿元,分别增长71%和57.5%;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幅居苏北各县之首。
2、找准产业主攻方向,做强区域经济的支柱。紧紧依托地方优势,科学定位发展方向,培植壮大支柱产业,积极扶持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促进工业体系的建设,是实现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福建省水头镇地处厦、泉、漳闽南“金三角”中心区域,与厦门经济特区接壤,有泉州的“南大门”之称。水头并不盛产石材,其石材经济的腾飞源于其独特的区位优势、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市场发展的准确判断。改革开放后,敢为天下先的水头人,锐意进取,创新开拓,紧紧抓住国内大中城市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推进,牢牢把握水头侨民之乡、水、路交通便捷的优势,舞市场、兴产业,抓石材、壮支柱,把水头产业集聚战略科学定位为特色鲜明、辐射力大、竞争力强的石材产业集群,以市场的建设为契机和依托,快速推动石材产业的升级换代,不断加快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技术流的畅通流动,走上了一条市场、产业、基地良性互动的特色产业发展路子,有效地推进石材产业迅猛发展。目前,全镇共有石材企业1000多家,拥有先进专业生产设备300多台(套),从事石材产业生产的管理、技术、经销人员近7万人,年生产加工能力1亿多平方米,石雕刻品3000多万个,占全国市场需求量的40%以上。产品样式齐全,品质优良,有石板材、异型材、薄型材、工艺材、原色材、染色材等,不仅行销国内各地,还远销日本、东南亚、西欧、南美、非洲等。迄今,水头石材业已形成原辅材料丰富、品种规格齐全、生产规模庞大、市场营销网络完善的产业体系。全国石材前十强中的环球石材、高时石材、康利石材等九强企业已经入驻水头,加上东升股份、华辉股份、溪石集团等本地企业的迅猛发展,水头镇已逐渐成为石材产业聚集,产业巨头群英荟萃的地方。
依托快速发展的石材产业,水头镇建成了占地800亩,经营面积30万平方米,由“石板材城”、“石材荒料市场”、“石材机械、工艺、刀具、磨具磨料综合城”和“陶瓷装饰城”四大板块组成的闽南建材第一市场。其中“石板材城”及“石材机械、工艺、刀具、磨具磨料综合城”拥有各种规格店铺800间,经营规模较大、花色品种齐全为全国之最。通过闽南建材第一市场流通的石材产品占有全国石材市场的“半壁江山”。目前,闽南建材第一市场已被中国建材工业经济研究会命名为全国“规范化管理市场”和“绿色建材试点单位”、和“绿色建材市场试点单位”,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授予“推进流通现代化重点联系批发市场”。在闽南建材第一市场的带动下,以石材加工为主要产业的福建省xx市水头镇正崛起为“中国石材城”,成为国内石材行业的龙头。
3、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人口规模大,占有土地少,曾经是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发展工业的瓶颈。其经济的发展,相当长一个时期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代工为主,产品处在产业链的低端环节。为解决这一发展难题,发达地区创造性的提出了建立工业园区、实现资源共享、集约利用土地的全新发展模式,把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环节,瞄准现代产业的最高水平,抢抓现代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在自主技术上、重化工业在规模优势上、传统产业在知名品牌上取得了新突破。昆山高科技工业园是1997年12月经江苏省政府批准成立的高新技术园区,是国家级xx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面积35k㎡,区内基础设施全部达到“五通一平”。为加快与沪、苏、浙长三角经济圈的融合竞争,xx市积极建设外连高速通道,构建4小时经济生活圈。依托优良的环境、优惠的政策,目前区内已形成了电子资讯、机电一体化、精密机械、新型材料等四大高科技主导产业群体。累计批准外资项目281项,其中投资总额超1000万美元的大型企业143家。2007年,园区完成销售552亿元,利税58亿元。哈尔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90年被批准的国家级高新区,是国家“火炬”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新开发区成立以来,先后创办了哈工大科技园区、哈理工大学科技园区、哈工程大学与xx区合办的哈东园区。经过多年的建设,初步形成了以计算机功能组件为主的光机电一体化产业,以功能材料、复合材料、新兴材料为主的新材料产业,以生物制药、生物饲料为主的生物工程产业和新能源与高效节能产业等五大支柱产业,全区现已有高新技术企业1002家,累计实现技工贸总收入246.9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226亿元,利税32.8亿元。高新区已成为哈尔滨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牵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龙头”。
4、以市场为导向调整结构,实现产业的异军突起。市场是工业制造的动力和源泉,只有牢牢把握市场发展和需求方向,掌握市场先机,才能永立不败之地。大连重工集团原为国家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其主导产品为起重和锻造产品。随着市场萎缩,大连重工曾一度陷入困境。2004年,大连重工抢抓国家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有利机遇,发挥自己的装备和技术优势,调整产业结构,组建华锐风电科技有限公司,进军风电机组开发、设计、生产和销售领域。公司建有大连、内蒙古、江苏等三个生产基地。现有各类专业人才二百余人,其中,专家2人、博士4人、硕士学历20人、本科学历近百人,专业涉及机械、电控、电力电子、空气动力学、项目管理、物流等各个方面。公司独家引进国际先进的fl1500系列风机全套技术,并取得国内唯一的制造许可证资格,率先成为国内唯一能够制造兆瓦级以上风机的专业厂家。华锐风电科技有限公司在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同时,进行二次开发和创新,形成了1.5mw常温型、低温型系列化风机,并正在进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2mw、3mw和5mw海陆两用大型风电机组。同时,公司全力打造大型风电机组国产化配套供应链,目前国产化率达85.7%。公司目前已先后承揽了吉林长岭、山东威海、江苏东台以及内蒙古辉腾锡勒等项目的风电机组供货合同。公司2008年计划出产风机800台,2010年将达到1000台,销售额达到50亿元人民币,力争成为国内同行最具竞争力的企业,同时进入大型风机制造商的全球三甲。
与大连重工处境相似的上海玻璃钢研究院,是我国首批转制的科技型企业,主要从事玻璃钢/复合材料新产品开发和产业化,并进行新材料制品的性能、结构、工艺与设备研究,其中,结构产品及其技术的应用是研究院的专业特色。在国家“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十五”期间,上海玻璃钢研究院承担了多项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和新产品研制和开发项目,取得了百余项重大科技成果。研究院下设包括玻璃钢叶片研究室在内的五个专业研究室,一大批高素质的优秀工程技术人员承担着各项玻璃钢/复合材料产品的性能、结构、工艺、产业化等方面的开发研究工作。引领着国内玻璃钢/复合材料和特种无机非金属材料行业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目前上海玻璃钢研究院自主开发的玻璃钢/复合材料产品主要有风力发电机叶片、轴流风机叶片、水箱、渔船、高压气瓶、电绝缘管、建筑板壳造型、仪表台、smc片料、模压部件、拉挤型材及化工平台、梯子等组合构件。研究院下有直属的生产部门,拥有一流的生产厂房和先进的生产设备,同时还有一批技术优秀的生产员工和管理人员,具有强大的.新产品试制、中试及产业化生产能力,其生产的制品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并有部分销往国外。
5、依靠人才和科技求强图变,始终保持工业发展的永续活力。发达地区坚持把科技自主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以强大的工作合力、多元的资金投入、含金量高的扶持政策,建立健全区域性科技创新与服务体系,形成了科技创新与创业互动的竞争优势。xx县将人才强县做为工业强县、科技xx县的重要内容,十分注重将对外开放积累的经济、人才、管理优势转化为自主创新的优势,建设高端人才停靠的驿站。一是加强科技人才培养。xx县通过各种渠道关系取得与中科院、北大等国内顶级院校的联系,高薪聘请行业专家对企业进行科研技术培训,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科技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二是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建设产品研发中心或技术中心,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2003年建成的江苏省石英材料工程技术中心,是苏北首家在县级行政区建设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5年建成的国内一流的石英玻璃制品分析测试中心通过国家实验室论证,全县80%以上的规模企业都设立了科技创新机构。三是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以科技创新和信息化为动力,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加大名牌产品培育力度,加快石英玻璃纤维、半导体用石英玻璃管、声表面波器件等一批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大力培育电子电器、新型电光源等高新行业,抢占市场制高点,扩大市场占有份额,推动硅产业向深度开发和高新技术方向转变。
1、解放了思想,加深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紧迫性的认识。从考察情况看,自党的十七大以来,各地以改革开放30周年即将来临为契机,进一步将解放思想作为加快发展的根本动力,思想解放、敢冒风险;胸怀大志,不满现状;开拓进取、敢为人先。解放思想就是发达地区率先发展的动力源泉和思想先导,敢想敢干、敢为天下先是发达地区率先发展的精神理念,大开放是发达地区率先发展的根本经验,务实、实干是率先发展的重要因素。无论是江苏福建,还是大连,这些地区所取得的骄人业绩都和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抢抓机遇、突破旧有观念束缚紧密相关。大连重工集团“随风而动”,自2004年涉足风机制造行业,将奋斗目标定为打造东方维塔斯,2010年产值达到世界第三,短短四年间,产品从无到有,产业由弱到强,2007年产值已到全球前五位。越到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越需要坚定不移、与时俱进地解放思想。在深刻感受发达地区惊人发展速度的同时,也感觉到我们瓜州在各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需要调整思路、自加压力、硬化措施,努力追赶先进发达地区,推动瓜州经济社会发展跃上新台阶。
2、开拓了视野,明确了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在考察过程中,考察组与考察县市的领导、经济综合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交流了经验,探讨了工业经济发展的思路和方法措施。大家充分感受到各地的工业经济发展,都是立足自身实际,找准突破口,表现出了空前的大手笔、大气魄、大力度、大举措。一是这些地区的干部群众都牢固树立了“工业强县”“无工不富”的思想意识,把加速工业经济发展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把发展和培植工业支柱产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使“新型工业化强县、农业产业化富民、城镇特色化活商”深入人心,为发展工业经济奠定了基础。二是“立足优势抓特色,立足创新抓效益”成为这些地区发展工业经济的理念。积极创新工业经济增长方式,不断营造新优势的同时,把优势发挥到极致,使优势变资源,资源变资本,实现招大商引巨资的突破成了他们发展工业经济的特色。江苏xx县,立足丰富的硅石资源,紧抓市场机遇,把硅产业列为全力打造的“四大百亿板块”之首,健全机构,超前规划,自主创新,倾力扶持,短短近十年间,建成为全国硅产业基地。三是市场、产业、基地良性互动发展,是实现产业迅速膨胀、高速发展的关键。水头镇按照“大市场、大商业、大流通”的要求和“高起点规划、高速度建设、高水平管理”的目标,加快市场建设步伐,把闽南建材第一市场建成全国最大“建材超市”和东南亚地区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管理最规范的石材批发市场、全国首批“五星级建材市场”、亚洲最大的石材物流中心及最大的石材进出口基地。通过市场的带动和辐射,大大地加速了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技术流在水头的涌动,吸引了众多石材界精英入驻水头投资建设,带动了石材产业的快速发展。这些已被实践证明了的成功经验,必将对我们发展风电产业、装备制造业、石材加工、硅产业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
3、加深了认识,达成了一批项目的合作意向。围绕考察重点,本着引进强势企业,推动产业快速发展的原则,考察组一行积极与考察地政府、企业沟通联系,登门拜访、推介项目,促成了一些项目投资意向。围绕发展风电装备制造业,考察组与国内技术能力最强的风机叶片制造企业-上海玻璃钢研究院进行了深入对谈,以甘肃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获得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为契机,介绍瓜州今后一段时期风电发展的规模,上玻院初步计划在酒泉注册企业,先行建设叶片生产下游打磨喷漆工艺项目。依托境内储量丰富的硅石、石材资源,考察组与全国硅产业基地-江苏xx县、全国石材之乡-福建水头镇进行对接洽谈,初步达成上述两县将组织有关企业下一步对我县进行回访考察的意向。
4、找准了差距,学习了先进的发展模式。在考察学习活动中,大家感到发达地区工业经济发展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依托园区强工业。这些地区在工业经济发展中,都立足当地的资源优势,以园区为载体,引导企业集约发展,实施一县一品、一乡(镇)一品战略,在辖区范围内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工业园区。一是在园区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模式上主要有政府主导、企业主导两种类型。政府主导型模式是大多数园区选用的管理体制,这种模式下,一般成立以政府领导组成的领导小组负责园区发展重大决策和重大问题的协调,并成立园区管理委员会作为所在地政府的派出机构,在园区内行使政府经济管理权限和部分行政管理权限,包括项目审批、规划定点、房地产开发、人事劳资等。在机构设置上,设工委(或党委)与管委会两套班子合署办公,实行"一栋楼办公,一个窗口对外,一个图章管到底"的责权配套、高效运转的管理机制。二是土地的开发利用和管理机制一般先由政府征地,搞好土地储备,实现供地可控,政府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五通一平”,再以协议出让方式由企业来开发。在出让给企业开发过程中,各地工业园区用地政策较为灵活,根据项目的成长前景、科技含量等采取不同的优惠政策,给予土地出让价格不同比例的财政补贴。三是在园区的投资环境上都把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完善服务质量、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作为一项主要工作来抓,企业除享受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振兴战略和扶持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等一系列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外,还通过“一事一议”的办法,采取了一系列财政返还和奖励的办法。
5、推介了瓜州,加快了对外开放步伐。在这次考察活动前,考察组做了充分的准备,携带介绍县情概况的多媒体资料、画册、引资合作项目册,在考察地不失时机的推介宣传瓜州的人文地理和历史沿革、特色产业、优势资源、发展成就,开展形式多样的经贸洽谈和交流座谈活动。向他们介绍我县秀美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土人情,邀请他们到瓜州来实地走一走、看一看,考察投资环境,着力宣传“中国蜜瓜之乡”、“中国锁阳之乡”,宣传我县环境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极大地提高了瓜州的知名度,进一步增强了客商投资瓜州的信心,展示了瓜州未来产业发展的广阔前景和蕴藏的无限商机,为下一步加强合作,共促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大力推进新的思想解放,激发创新和进取的内在动力。瓜州过去改革的大突破、经济的大发展、各项事业的大进步,都是以思想的大解放为先导。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瓜州积极响应中央关于加快企业体制改革的号召,在全市七县市区率先完成了所有县属、集体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有力激发了企业发展的活力,快速完成了市场经济的过渡,尤其是近几年,我县认真贯彻省委关于“发展抓项目、改革抓企业、保证抓D建”的战略思路,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大力实施投资拉动和项目带动战略,造就了近十年县域经济的蓬勃发展,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功不可没。现在,瓜州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和发展阶段,实现提前翻番升位目标,当好深化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增创科学发展的新优势,同样必须在推进新的思想解放上走在前面。发达地区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带头解放思想、勇于超越自我的精神,特别是他们强烈的忧患意识、危机意识,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我县地域普遍是发达地区县市的十倍,但经济总量是他们的十分之一。在体制机制活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他们的优势也更深明显。但他们正以一种深刻的内省,广泛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认真分析面临的挑战和风险,自觉查找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瓜州更不能有丝毫的自满和懈怠。我们要按照县委的要求,深入推进解放思想大讨论,以领导班子“一班人”带头解放思想,促进机关部门“一层人”解放思想,带动全社会解放思想。一要自找差距、自加压力。把自身的发展放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来审视和谋划,对照先进查找差距,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感,自觉地把外在的压力变成内在的动力,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真正做到居安思危、戒骄戒躁、永不满足、永不停滞。二要不断更新理念、创新思想。发展的理念决定着发展的层次,我们有些方面的发展水平上不去,并不是因为工作不够努力,而是理念不够先进。瓜州的干部具有积极进取、踏实肯干的优良传统,但思维仍不够活跃,思路还不够开阔。因此,在新的思想解放中,要重点解决好“会不会发展”、“善不善创新”的问题,树立世界眼光,提升认知能力,更好地认识规律、把握规律、按规律办事、积极谋划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
2、坚持风电强县,形成重点突破。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发达地区坚持以工业为主导,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化的路子,以不断壮大的工业经济支撑发展的基础,引领发展的方向,开拓发展的未来。他们发展的实践充分表明,没有工业经济的支撑,就没有飞快的发展速度;没有工业化的加快,就没有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加快我县经济发展,必须把工业放在主导和突出的位置,放在撬起和提升整体经济的重要支点上。而发展工业,风电是突破、是引擎。风能被誉为二十一世纪最具有开发价值的绿色环保新能源之一,我县是甘肃省风能储量最大的地区之一,素有“世界风库”之称,全县风力资源量大质优,风向稳定,风能密度高,无破坏性风速,年风能储量约2000万千瓦,具备大规模开发风能的优良条件,极有利于发展风电产业。根据今年4月18日在北京通过审查的《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规划报告》,到2015年,xx市风电装机总容量将达到1271万千瓦,其中:xx县装机容量620万千瓦。“十一五”期间,我县风电场总装机规模达到385万千瓦,其中新增装机规模365万千瓦。如此大规模的风电产业开发建设,必将带来大量的资金、技术、人力涌入我县,将会对我县工业经济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带动促进作用。下一步,我们一是要积极配合加快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规划实施进度。主动配合省市发改部门加快开展测风、预可行性研究、电网接入、环境评价、地质灾害评估、矿产资源压覆调查、土地预审以及项目“四通一平”设计方案,促进项目建设快速推进。二是加大与国家电网、西北电网和省电力公司协调力度,促使嘉峪关至瓜州330kv输变电工程尽快带电运行,敦促永登至瓜州750kv输变电工程尽快开工,为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提供电力送出保障。三是积极创造条件,加快火电、光电、核电等调峰电源和其它电源建设,力争到十二五末,形成400万千瓦火电、10mw光伏发电、400万千瓦核电规模。
3、着力推进引强做大,加快发展新兴产业。项目是工业的支撑,是发展的载体,抓工业必须抓项目、抓投入,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没有工业项目的增多,就没有整体实力的增强。江浙沪等地工业项目铺天盖地,年销售收入在10亿元以上的企业占主流,超百亿元的企业众多,昆山工业园区已发展到按质引项目的阶段,对入园项目设定的投资底线是1亿元。与他们相比,我县工业项目太少,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更是屈指可数。为此,我们必须在工业项目上突破、在工业企业上壮大、在工业经济上跨越。抓项目的重点在招商引资,是引强做大。招商引资决定着存量的盘活和增量的扩大,决定着资源优势的发挥和经济发展的后劲。江浙等地在工业项目比比皆是、经济总量遥遥领先的情况下,仍在始终不渝、坚定不移、千方百计地去再招商、再引资、再投入、再发展,我们决不能为招商引资所取得的些许成绩而沾沾自喜,更要看到我们在招商引资理念、招商引资机制、招商引资方式等方面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因此,在招商引资上,我们唯有更好地学习先进经验,调整发展思路,完善发展机制,发挥自身优势,才能保证招商引资取得新进展、新成绩,实现高质量、高效率。今后一段时期,我们的招商引资工作要紧盯国内知名企业,尤其是全国500强企业,以资源为依托,加快发展新兴产业。一是推进硅产业的发展。紧紧抓住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机遇,加强与产业强县-江苏xx县的沟通联系,按照高起点起步、高标准建设的思路,引进强势企业、高尖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手段,借助他们业已占据的市场份额和品牌优势,在我县建设生产基地。二是加快石材加工产业发展。尽快开展县境内石材资源的分布和储量普查勘探工作,摸清资源家底,进行成份测定。依托通过此次考察与福建水头镇建立的关系,引进产业龙头企业,对县内石盆沟、花南沟、芙蓉山、小泉等石材资源分布区域的资源进行开发,力求在高档玉石板材加工、大理石加工、花岗岩加工等项目上实现突破。力争到“十一五”末建成一批企业年销售收入突破亿元的产业龙头。
4、加快园区建设,筑牢工业经济的载体。园区经济代表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江浙一些县市工业园区建设规模大、水平高、配套全,他们把工业园区作为主要经济增长点来培育,作为发展经济的重点工作来抓,使工业园区真正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聚宝盆”、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钱袋子”。通过考察学习,我们一定要全面提高和深化对工业园区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园区经济是我县经济的新载体和新高地,园区的承载能力、集约化程度提高一分,瓜州的发展空间、发展水平也随着提高一分;园区的发展步伐快一点,瓜州的经济实力就强一点。近两年,我们要集中时间和力量,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在工业园区建设上有新的进展、新的突破,尽快变被动为主动,逐步使弱项成为强项。一是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积极探索建立政府投入、部门参与、立项争取、企业配套、市场运作的多渠道投入机制,构建聚集项目、吸引投资、整合要素的平台,真正把园区建成区域功能清晰、产业布局合理、交通便捷通畅、配套设施完善的项目孵化地。二是建立功能齐全、配套完备的综合管理及服务体系。按照精干、高效、务实的原则,实行封闭运行,稳定经费供给,明确管理职责,由相关职能部门授权管委会下设机构在园区内部代行管理权限,实行“一个窗口”承接办理制,进一步创新、理顺园区管理机制。
5、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我县人才资源较为丰富,但科教、人才优势还没有充分有效地转化为创造力和生产力,不少优秀人才到异地成功创业。这种现象值得深思,亟待改变。除了要进一步强化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科技教育发展导向外,更要进一步下功夫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一是要加大政策引导支持力度。制定政策要解放思想,落实政策要务求到位,从而最大限度地留住、用好县内的人才和成果,更加有效地吸引、集聚县外的人才和成果。二是要促进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大力推动创新成果向企业集中、创新政策向企业倾斜、创新人才向企业流动,使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创新活动、成果转化的主体。尤其要创新产学研结合的模式,充分发挥大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三是要营造更加宽松的环境。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形成崇尚创新、支持创业、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浓厚氛围。
6、强化政府服务,创造最优发展环境。强化政府服务,是发达地区增创综合环境优势、吸引各类人才投资创业的关键举措之一。我县要借鉴经验,善于把政府强势推动变为政府服务优势。一是把为发展服务的工作做实。坚定不移的坚持重点建设项目包挂责任制,对重点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建设,采取领导分工负责的办法,建立领导小组或协调小组,组成专门工作班子,实行定向扶持、跟踪服务,明确责任,一包到底。二是把为企业和基层的服务做优。强化政府部门为企业服务、为基层服务的意识,树立为企业、为基层服务就是为解放社会生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服务的观念,以更大的力度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行政成本,优化政务环境,政府与企业共同来应对生产成本上升的挑战,与基层共同破解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满腔热情地支持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加快推进强县扩权工作,不断增强基层的发展活力。
篇二
6月16日至20日,由xx县委副书记、县长李jun带队,副县长潘远忠、宣传部长朱超雄以及县城北扩指挥部、工业集中区、商务局、经信局、张家界大峡谷国际旅游经济区管委会、旅游局等单位负责同志组团参加了湖南省人民政府在上海举办的“2014湖南(上海)投资贸易洽谈周(以下简称“沪洽周”),在上海、台州、杭州等地开展了专题招商。
1.签约了一批大项目,招商引资成果显著。6月16日,2014年张家界(上海)旅游·投资推介会暨重大项目签约仪式在xx市xx区华亭宾馆举行。有省商务厅领导、xx市政府“沪洽周”代表团全体成员、上海电视台等当地主流媒体、市重大招商项目签约双方参与,共计200多人。我县成功邀请了上海溇澧商会、丹阳超群(上海)有限公司、上海亿丰集团、春秋旅行社、浙江台州新明集团、杭州悦诚集团等6家单位参会,签约项目3个,签约金额38.01亿元,重点推介了县城新区、张家界大峡谷国际旅游经济开发区,下发招商资料200多份。其中xx县蒋家坪新区综合开发项目投资方是江苏通用路桥有限公司,总投资30亿元人民币。项目一期建设常张高速与慈利大道之间的内环路,项目二期建设慈利大道;张家界农产品综合批发交易中心项目,总投资3.51亿元人民币,项目选址零阳镇永安村,建筑面积达12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武陵山地区以有机农产品为主的农副产品专业型物流中心、加工中心、批发中心;慈利二九一步步高商业广场项目投资方是湖南二九一实业有限公司,拟投资4.5亿元,选址公安局、工商银行及环卫处地块,占地面积为10876平方米。
2.结识了一批工商界朋友,招商引资势头强劲。在上海,李jun县长一行分别与上海溇澧商会长柴波骄、豫荣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红敏、茶博士家全国连锁机构董事长陈启扬、亿丰集团常务副总裁张凤良、丹阳超群(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杰森及总经理杨军、春秋集团副总裁(上海春秋国旅总经理)肖潜辉、浙江台州新明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为敏、杭州水利水电勘探设计院董事长尉高洋等举行了会晤,考察了上海豫荣金属材料有限公司、上海亿丰集团、丹阳超群(上海)有限公司、杭州水利水电勘探设计院等。每到一处,李jun县长都详细地介绍了我县独特的区位、资源、政策优势以及产业发展状况,较好地宣传推介了慈利,并意向性地洽谈一批项目:在上海溇澧商会,达成了组织更多老乡回慈利投资兴业的意向;在上海亿丰集团达成了考察、投资兴建专业市场项目意向;在茶博士家达成了投资兴建旅游服务中心项目意向;在丹阳超群(上海)有限公司达成在蒋家坪新区投资医院项目及在张家界大峡谷经济开发区建设石雕博物馆项目的初步意向;在台州新明集团达成了来我县考察、投资建设专业市场的意向;在杭州水利水电勘探设计院达成了做好我县澧水半岛项目开发规划的共识。李jun县长希望上述企业坚定来慈投资信心并承诺xx县委、县政府将一如既往地做好服务工作。
3.参加了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推介会,承接产业转移有亮点。6月18日上午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推介会在上海万豪虹桥大酒店3号厅万豪殿举行,参会人员有省、市领导,区县签约人员。我县重点推介了电子、碳酸钙加工为主的工业项目,分发工业招商资料50多份,成功与苏州博海电子有限公司签约。该项目拟在我县工业集中区投资3000万元,生产各类薄膜开关和薄膜面板产品。
招商引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举措和必由之路。结合这次招商考察活动,对如何搞好招商引资工作有以下几点体会:
1、要解放思想,增强招商意识,奋力实现进位赶超。一是招商引资是慈利建设区域经济强县、推动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据统计,近几年我县招商引资年均增幅达20%以上,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达22%以上。按照我县“十二五”规划,要建设区域经济强县,实现大跨越大发展,资金从哪里来?虽然我们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县的投资环境明显改善,以省级工业集中区、县城新区、大峡谷经济开发区为代表的产业集聚区硬件设施达到较为先进水平,招商引资政策日益完善,硬件加政策使我们手中有“金刚砂轮”般的利器,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这个利器转速还不够快,威力仍不够大,没用充分发挥它的作用。要让我们的“县之利器”运转起来,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动力在哪里?为主要靠招商引资、靠投资拉动,实现大投入大发展大跨越。本次招商活动了解到:上海xx区大力招商引资,发展楼宇经济,近几年陆续建成使用的越洋广场、东海广场、嘉里中心、1788国际中心和脚下的会德丰国际广场形成五星鼎足之势,是上海最繁华、租金最贵的商业商务新地标,是上海现代cbd的金五星,全区50幢重点楼宇合计贡献税收120多亿元,很值得我们学习。二是招商引资是打造多点支撑的产业布局、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举措。目前,我县总体上进入了工业化中后期阶段,怎么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最重要的举措通过大力招商引资,全面提升一产,壮大二产,加速三产,改造传统产业、培植特色优势产业,打造多点支撑的产业布局。本次招商活动我们了解到吉林长白山地区,前期基础比张家界差,但是通过近几年的招商引资,引进了大连万达集团、香港恒丰集团、新和成国际控股集团、卡森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一大批重量级的大企业相继落户长白山,3年合同引资408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0多亿元,实施100多个重点项目。招商引资真正成为助推长白山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引擎。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很好地反思和借鉴的。
2、要自我加压,强化招商措施,迅速掀起招商引资新高潮。加强招商引资,加快项目突破,事关慈利经济发展的大局和未来,必须精心组织,全面推进,确保取得实效。一是要突出工作重点。要紧扣建设温泉之乡、杜仲之乡、大理石之乡、农产品加工基地、省级工业集中区、张家界后花园的产业开发主题和经济发展定位,不断发展壮大矿产建材、旅游商品加工、机械制造、生物医药等特色产业;要围绕产业规划的总体思路,充分利用好工业园区、张家界大峡谷经济开发区、县城建设区块“三大引擎”作为推动产业集聚、实现集群发展的主要载体和投资促进的重要主体,强化基础设施和配套功能建设,切实提升产业承载能力;要根据产业政策和重点投资领域,谋划、包装、储备一批投资上亿元的重大项目,完善重大投资项目库。深入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动向,抓住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国主体功能区、张家界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等重大机遇,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对接,争取申报一批重大项目进入省、市重点项目规划。二是在方法要上不断创新。围绕提高招商引资实效,突出抓好驻地招商、以商招商和园区招商。依托驻外商会、12个招商职能机构,紧盯重点区域,重点招引行业龙头企业和投资超10亿元的重大项目。注重发挥外资企业、本土重点企业的作用,招引关联企业、新上投资项目,在以商招商上取得重大成果。三是在资源上要搞好统筹。县委、县政府要通过产业规划引导、投资需求市场化对接、生产要素差异化配置和优惠政策倾斜支持,推动产业合理布局、集聚发展。通过整合不同区域资源,实行整体招商,既能集中有限资源推动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又可以避免相互杀价,在利益分享的基础上实现利益最大化。四是在制度上要强化保障。要严格实行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抓领导、层层抓,带头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带头联系洽谈项目,带头为项目落地搞好服务;要实行项目倒逼机制。招商引资工作不仅要量化到人,而且具体项目要责任到人,从主要领导到一般同志,要层层实行责任制,并认真督察落实。签约的项目要一个一个地登记在案,明确分管领导和具体责任人,定期通报项目进展情况。
1、巩固和扩大这次招商考察活动的成果。招商引资是手段,落实项目是关键。要建立健全项目联系人制度。一是对于已签约的4个项目,要制定跟进服务一览表,明确责任人,由项目责任单位进行对接抓推动,抓落实。二是这次招商考察活动中走访的每个重点企业都要有专人进行联络,邀请他们早日来慈利考察。上海亿丰集团由北扩指挥部对接;茶博士家由商务局和三官司乡政府对接;丹阳超群(上海)有限公司由卫生局和大峡谷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对接;台州新明集团由商务局对接。
2、要加快承接长三角、珠三角沿海地区产业转移进程。我县在外成功创业人士较多,回乡投资兴业意愿强烈,这对xx县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要着力分析梳理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重点领域,锁定有转移意向的重点目标企业,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重点区域对接联系,积极组织小分队“走出去”上门招商,全力引进一批电子信息、专业市场、商贸、物流等重点产业及其上下游配套产业的骨干企业和龙头项目,按产业布局规划选择性引进一批劳动密集型产业重大项目。
3、充分整合利用招商资源。一是抓紧对驻广州张家界商会和上海溇澧商会的对接协调,给予适当的经费补助,要充分利用慈利在外人员的资源开展招商活动,使招商信息搜集渠道更广、手段更新、效果更好。同时根据产业特点和功能规划,让项目在最合适的地方落户,避免恶性竞争。二是建立招商引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工作互动的机制和制度,通过联席会议等形式,充分整合县商务局、经信局、旅游局、园区管委会、外办(侨联)、台办、工商联、工商局(个私协会等)、妇联、共青团(青联、青年企业家协会等)等招商资源。
篇三
(一)招商考察的实际效果。
此次招商考察采取市场考察与专项招商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围绕建材批发市场、果菜批发市场、汽车农机市场进行考察和招商,通过与长春一汽、上海大众、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团、四川恒大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等著名流通企业进行对接,推介了兰西的区位、资源、产业和政策优势,达到了交流信息、形成合作意向、学习借鉴其科学运作模式的目的和效果。
考察期间与长春一汽轿车销售公司达成了建设兰西解放商用汽车销售中心的意向,与山东寿光蔬菜汽运公司李国峰先生达成了蔬菜供应意向,与内蒙古公司签订了葵花供应合同,与成都签订了玉米加工设备合同。
(二)寿光蔬菜、武汉建材、德阳建材、佛山陶瓷等专业市场建设的特点。
1、市场规模大。
建全国最大、做全国最大是四处专业市场的共同特征。
寿光蔬菜市场占地600亩,有3.2万平方米的交易大厅,8000平方米交易棚,7200平方米交易服务楼,5000平方米特菜专营区,2万平方米的外省市蔬菜交易中心,年成交蔬菜1.5亿公斤,交易额30多亿元,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蔬菜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
武汉汉西建材城,面积10多万平方米,分为板材、石材、钢材、陶瓷、洁具、灯具等30多个专业市场。
xx年,在市场规模、汇聚品牌、吞吐能力、经济效益等四个方面荣登全国同类市场榜首,xx年被授予“中国建材第一市场”称号。
四川德阳恒大国际装饰建材城由四川恒大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开发,于xx年6月奠基建设,总投资4亿元,占地400多亩,建筑面积20多万平方米,建成后可入驻商家1200多户。
广东佛山是全国最大的陶瓷基地和销售集散地,全国建筑陶瓷2/3的产品来自佛山,被誉为“中国陶瓷城”。
2、建设档次高。
坚持高标准规划,高水平管理,高效率运营,是四地专业市场建设的又一特色。
寿光蔬菜市场投资4000多万元建成了电子拍卖中心,交易流程实现了电子化。
汉西建材城形成了从仓储到运输、从配送到终端市场的.“一条龙”物流集散渠道。
四川德阳恒大国际装饰建材城由中国建材流通行业的著名企业承建,其设计理念、建筑风格、整体功能均属国内一流。
佛山“中国陶瓷城”以完备的产品贸易中心、信息中心,仓储物流中心建设,实现了“买全国、卖世界”。
3、辐射能力强。
武汉等地以市场为牵动,带动相关配套产业跟进式发展,拉长了产业链条。
目前山东寿光蔬菜批发有限公司经过战略改组,市场体系延伸至华东、华北、东北等地,公司的业务规模和实力大幅度提高,产业龙头地位得到巩固和加强,实现了产地批发市场和销售地批发市场的直接对接。
汉西建材城拉动现代社区、交流与贸易、招商引资和配套产业长足发展,是一个“小政府、大社会”的典型。
佛山地区的建筑陶瓷业拉动和吸引了民营经济裂变发展,陶瓷企业由1999年的180家增至目前的350家,年销售额达到150亿元。
相比较而言,我县商贸物流经济正处于原始资本积累和市场体系发育初级阶段。
突出表现为:有形市场建设滞后,市场规模小、吞吐能力弱、经济效益低;政策出台、机制制定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削弱了民间资本和社会游资的投资热情;对发展商贸物流经济宣传炒作的力度不够,载体不多,形式单一,广大干部群众对发展商贸物流经济认识还不到位,主动创业意识差,商品观念淡薄,抓机遇的能力不强,等等。
借鉴武汉等地的发展经验,主要给我们以下三点启示。
1、武汉等地干部群众思想解放程度值得学习借鉴。
武汉等地的干部群众不囿于传统思维和惯性思维的影响和束缚,敢于和善于突破陈规,看准的事情咬住不放,敢闯、敢试、敢为人先。
他们时时处处以发展为中心,以效益为根本,抓住广大民众想富盼富的迫切心理,以市兴场,以贸促工,贸工联动,带动和促进了民众思想更新、思路出新和方法创新,为农民走出土地进市场、走出农村进城市搭建了跳板和施展才华的平台。
几年来,兰西广大民众以树牢经营理念为载体解放思想、激活思想、统一思想,在培育市场意识,对接市场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但是,以树牢经营理念到创新经营实践需要一个过程,缩短这个过程,把民众潜在的市场意识激发出来,就要认真学习武汉等地的做法,以促进民众思想解放为根本,在激活思想、达成共识上重点施力,调动发展主体合力推进商贸物流经济提速发展。
2、建设专业市场的做法值得学习借鉴。
武汉等地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开发和壮大优势产业、发展商贸物流经济的根本就是建设专业市场,以做强有形市场加速形成无形市场,以市场为载体,搭建信息、技术、人才平台,推进产业开发和商贸物流经济互动发展。
xx年以来,在亚麻产业发展上,我们坚持走营销拉动、加工扩张、原料支撑、科技长入的发展路子,把进入颓势的亚麻产业转化成了经济强势。
在这一过程中,以市场化手段运作的黑龙江亚麻市场和宗正物流中心已经成为带动产业复兴发展的“龙头”。
尤其是成功举办两届亚麻编织品订货会和“首届中国(兰西)亚麻节”后,兰西亚麻产品营销网络已经覆盖国内大中城市,亚麻编织品市场份额占国内80%,今年9月又被国家命名为“中国纺编织名城”,目前兰西已经具备了区域性亚麻行业中心的雏形。
取得这样的效果,得益于我们抓住了营销牵动这个关键。
因此,我们必须长期坚持“以贸促工”不动摇的做法,在“贸工立县”上实现重大突破。
武汉等地的做法,启示我们必须建设专业性强、规模大、管理水平高、辐射带动效果突出的各类专业大市场,以市场承载商流、物流、人流和资金流,以商兴业,以商活县。
要借鉴亚麻大市场的动作方式,促进专业市场建设向农畜产品交易、农机农资批发、建材批发、汽车超市、货运仓储等专业领域迈进,促进市场开发多元化。
3、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发展模式值得学习借鉴。
从一定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就是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老百姓经济。
只有充分尊重和发掘群众的首创精神,突出老百姓这个发展主体,才能为加快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武汉等地坚持民有民建民营兴建的各类专业市场的做法十分值得学习借鉴,他们在市场开发建设、品牌育创、宣传炒作等方面都坚持依靠群众、致富群众,有效解决了“钱从哪里来、事业怎么办、人往哪里去”的问题。
推荐访问:招商项目 考察报告 3篇招商项目考察报告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