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习,反思,提高(发言稿)(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学习 反思 提高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学习是一种能力,作为教师更应具备这种能力,我们只有提高学习能力,才可以获得持久的发展动力。教育教学工作,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人思想的丰富性、复杂性将会给我们引发不可胜数的教育教学问题。这不由让我想起了“一杯水”与“一桶水”与“源头活水”之说。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在学习中反思、提高,丰富并净化自己的水源。
我在 2012 年 11 月,参加了在山东济南齐鲁师范学院举行的美术学科的国家培训。能走出去,能参加这样高层次的培训,对我来说是很难得的一次机会,也真是长了见识,更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教师不能固步自封,只有走出去,才能见到另外一片天空。在培训中有很多收获,有很多感悟,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几点认识,希望能一起成长:
一、《癞蛤蟆的诅咒》给教育者的警示
《癞蛤蟆的诅咒》是一则寓言。不知各位老师知不知道,这篇寓言故事是这样的:一条蜈蚣在广场上跳了一个优雅的舞蹈。蜈蚣优美的舞姿得到了动物们的阵阵喝彩。非常嫉妒蜈蚣的癞蛤蟆在一个角落里专心致志地看了蜈蚣的舞蹈。当蜈蚣休息时,癞蛤蟆上前致意,说虽然她自己很笨拙,只有四只脚,但是她的计算本领却非常强。在看蜈蚣跳舞时她有一点搞不清楚:“你怎么知道先动哪一条腿呢?哪一条腿又是第 2 个、第 7 个或第 100 个动呢?你在动第 16 条腿的时候,第48 条腿又在干什么呢?是站着不动,还是伸出去,还是弯起来?”蜈蚣迷惑了一会儿,然后惊恐地发现自己完全瘫痪了。并在以后的生活中,再也没能动一下肢体。
听完这个寓言故事,你的第一想法是什么呢?当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和教育有什么关系呢?其实,这个寓言听起来是很有说服力的。在儿童艺术活动中,类似的情况并不少见,特别是对于那些年幼的表演者和对绘画有着浓厚兴趣的低年级学生。比如初学跳舞的人都有这
样的体会:他们一开始学习时就掌握得很好,并在不知不觉中想也没有想就学会了一些简单的动作或者手势,但如果有人要求他们有意识地按一定的步骤去做,那么他们在突然间就会感到手足无措,犹如寓言中的蜈蚣一样不会跳了。美术学习也是这样,年龄越小在作画时基本上是画自己的所想,而不是画自己的所见,我在教一、二年级孩子时,他们画的房子是能看见里面的人在干什么的,房子是透明的,他们认为就是这样的;是绘画的天赋支配着他们,而不是他们支配着天赋。但很多美术教师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都纷纷有意识地灌输给学生一些创作的技巧,并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这些规则去完成作品的创作。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美术学习之后,虽然收到了一些表面效果,但同时也抹杀了学生的创作天性。我们会发现越到高年级,学生越不爱画了。这样的“关爱”付出的代价是不是太沉重了?也会逐渐使学生违背原有的绘画天性。于是,学生新掌握的美术表现技巧脱离了原有意识与本能的控制,成为了第二天性。对于艺术家而言,要想画得像不难,要想画得不像很难;可对于孩子而言,要想画的像很难,但是画不像不难!所以在美术教育中是要警惕像癞蛤蟆的诅咒这样的事发生的。在基础美术教育中,教师不假思索、“好心”且盲目地对学生进行创作和欣赏指导,对学生来说是一场灾难。那么基础教育中的其它学科也会有这样的教育现象发生,我们是不是也要思考怎样破解“癞蛤蟆的诅咒”? 回忆工作的这许多年,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我也是犯过这样的错误的,因为注重教给学生技巧,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总想让学生按照我教的去做。看到随心所欲画画的学生,就要去纠正,看到有独特想法的同学,也不予以肯定,结果是什么呢?学生只会摹仿,没有自己的想法,更谈不上创新。自新课改以来,我是在改变着的,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去探求,从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开始,重新开始定位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寻求适合的教学方法,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次学习更使我明白“癞蛤蟆的诅咒”必须破解,必须找到解决的办法。
反思自己的教学之路,我知道 随着小学生绘画水平的逐步提高,
学生思维方式,知识结构等都不尽相同 ,作画自然会出现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法与形式。这些都是具有艺术个性和才能的显现,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这种创造性萌芽,让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与表现方法。我在教学《闪光的烟花》一课时,发现大部分同学都在临摹课本或老师的范画,画面所表现的内容也都大同小异。而有一个男同学表现的内容是:在国庆节那天,天空烟花绽放,画面上他画的自己手握钢枪,巍然而立,还在画面上写了:我长大了,要保卫祖国!作业很突出,我就把他的画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强调他善于独立思考,不模仿课本,不模仿老师,用自己的美术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样,不仅使这个学生增强了信念,又调动了全体同学在画画时独立思考、展示自己特色的积极性。在教学《乘上列车去画画》一课时,我尽量少地去要求学生该怎样怎样画,而是掌握时机,及时触动学生的创造灵感,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美术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是要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旧的观念中解放出来,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改变过去以教材为中心,以临摹为主线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活动中,强调主观意向及内心精神世界的表现,给学生思维活动的空间。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再也不会发生像“癞蛤蟆的诅咒”这样的现象。
二、上好常态课,为学生埋下一颗喜爱的种子
作为一名一线的美术教师,熟悉课标后,就会了解义务教育对美术教师的新要求。我把新旧美术课程标准做了对比,发现新的美术课标要求,更贴合学生实际。依据学生身心成长的年龄特点、兴趣,来设计课程学习的内容、方法与活动形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从教材的平台出发,选择有效的信息进行教学。教师又是拓展者,要不断学习,不断改进,慢慢去实践,去改变,使自己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虽然有 90%的学生,将来不会去从事美术专业,但我们能够做的是,为每一位学生埋下一颗喜爱美术的种子!将来也许会在适合的环境下发芽、开花、结果。
在这里我想说,课堂教学是土壤。我们只有上好常态课,才可以
有条件为学生埋下一颗喜爱的种子。
常态课,顾名思义就是正常的课,就是我们平时的课堂。是要通过适当的准备、找到好的切入点的。
老教师都知道,课程改革也有十年了吧?在这之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我们认为是正常的,我们的常态课就是老师一直在讲学生一直在听。美术课也是这样,老师先讲 15——20 分钟,然后就是学生活动。师生互动的少,最多是提几个问题,学生回答。这种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在实施新课改后,逐渐地在改变。这次学习后,我更是明白,孩子的学习并不是得到了什么,而是生成了什么,生成了多少,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拥有。知识点不是灌输给学生的,而是通过你的设计让学生探求而得。教师的智慧就是在课堂上如何组织学生学习。我是怎样做的呢?我在教学《提袋设计》时,让学生带来现成的纸袋,让他们去拆开,去发现,研究这个纸袋是怎么制作出来的,按着这样的方法你能做出来吗?再研究还可以怎么做?从形状和方法去考虑。我说的很少,多数都是学生在说,学生多动手多思考,老师只适当点拨。我在教学《奇妙的爬行》一课时,先让学生观察真实的小爬虫,然后表演爬虫是怎样爬的,再想象爬虫会爬到哪,学生说到哪,我就随手画在黑板上。而在教学《自行车局部写生》时,因为学生都见过真实的自行车,我先让学生回忆自行车的组成,学生说一个零件,我就在黑板上画一个,最后一辆比较完整的自行车就出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会很惊叹。然后再观察课件中真实的自行车图片,示范局部画法。使学生明白局部写生的意思。这几个例子,可以说明,美术课堂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但目的都是让孩子去探究,来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在课堂上说的少了,看起来可能是轻松的,随意的,但是,功夫都做在了课前:准备材料,了解学生情况,这节课要达成的目标,还有活动环节的设计等等,怎样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不是那么简单的——教师的功夫在课前,课堂的主人是学生!
我在美术课堂上,选用学生喜欢的形式、方法,使学生喜欢上美术课,在学生做画时我也会给学生很多选择,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形式。完成作业后的评价也是多样的,
教师点评、学生互评相结合,或者自己评价自己的作品。在评价时,我会使用鼓励性的肯定性的语言,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这次学习使我对评价有了更深的认识:评价不是为了区分,而是为了改善。学生能在我的美术课堂上是愉悦的,我也是开心的。有一个叫路家洋的学生学习不好,很爱动,同学还总是欺负他。我教他们美术后,了解到这种情况,就先从亲近他开始,摸摸他的头,对他笑一笑。不管他画的怎么样都表扬他,先说他形画的准,如果再注意下构图就好了,然后再注意色彩等等。渐渐地他能坐住板凳认真听课了,同学们对他的态度也在悄悄改变,当我发现他有画的好的作业,拿到前面展示给同学们看时,我发现同学的眼里是羡慕的光,当我再到他们班去上课时,有一位同学还告诉我:老师,我和路家洋玩儿了。我感到了欣慰,这是因为我的美术课而带来的改变呀!还有一名叫孙涛的孩子,他和路家洋不同,他学习很好,听他的老师说他哪方面都很好,就是很驴,只要不顺他的心就很能耍脾气。所以上课我就特别关注他,他本身也很有天赋,画画时色彩感很强,也很有自己的想法。每次课我评价他的作业都会说出他哪里画的好,并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这样经过一段时间,我去他班上课,我刚走到门口,他马上坐好了,还对我说:老师,我坐好了。我再展示他的画时,他的同学们会情不自禁的为他鼓掌。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看到孩子们在我的美术课上的改变,我就特别有成就感。那么可不可以这样理解,无论哪科的教学,无论哪一科的课堂,都为学生们埋下一颗喜爱的种子,既使他们将来不会从事这个专业,也会影响到他们的人生。
将来美术的责任会更大,美术老师一定要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对于美术教师来说教材只是一个平台,最好的办法是先读一遍课标,再备课。备什么呢?不是备你在课堂的精彩言辞,而是备孩子需要的学习设计,那个切入学习本质的活动设计。关注学生的体验,不预设学生的回答,注重视觉方面的引导,注重创造能力的培养。本着教学设计的核心理念:放开束缚;自由表达;关注体验;展开想象来设计教学环节,只有这样才会上好常态课。各个学科虽然不同,但理念是相通的。教师要以自己丰富的专业素养去促成孩子有意义的学习。
学习归来,我在教学中就要求自己,要上好常态课,每节课都要反思,这节课的闪光点在哪,问题在哪,下次要注意什么?这样,才会在反思中成长,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三、美 术教育的国际思考
这个题目好像很大,实际上就是在对比中引发的思考。
我曾在《读者》上看到过这样一段话:中国和国外教育最大的差别,在于中国人太看重考试成绩,把它看成了评价一个人是否优秀的唯一指标。国外大学也看重学习成绩,但他们更注重从每一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出发,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发挥自己的长处和潜能,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中国的教育过程由讲授、训练、考试组成,学生获得的是执行能力;国外的教育过程由启发、学习、展示组成,学生获得的是创造力。
大家是不是也同意这样的比较?大环境我们改变不了,但是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依据我们所教学科,努力去改变我们自己,为了孩子的发展,尽量去做些什么,还是可以的吧? 对于美术教育来说,怎样让学生留下一节终生难忘的美术课?为了学生的发展,我们应该怎样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力量?美术教育和你能做些什么?这些问题真是我们每一位美术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我觉得这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要思考的问题——为了孩子的发展,你能做些什么? 在学习中我看到了很多国外的优秀案例,看到各个国家的美术教育的目的的不同,在对比中我才知道我们的美术教育,或者说我们的教育缺少的是什么?正是创造力的培养。看过这些案例后,打开思路,会让我们意识到美术教育 过程很重要。“ 没有美术的课程是灰色的”这句话,给我触动很深。我把案例录了下来了,现在播放给大家看看,案例播放时快进着放的。在国外小学没有美术教师,班主任就是美术教师,到初中才有专职的美术老师(播放前面部分案例 4 分多钟)(正在给我们讲课的是钱初熹教授,她是研究中国美术教育发展趋势的专家)看过之后我们是不是也要想一想:你想做什么?你能做什么?能为孩子们做什么?
带着这些问号,在将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会改变,会成长,会有一个全新的自我!家长们交给我们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孩子,多年以后,我们将还给家长一个怎样的青年?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老师心中都会有自己的答案!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学习不为急功近利,不为亦步亦趋,让它成为我们生命中自然而然的需要,从未来发展的大处着眼,从现在必须的小事着手,积累点点滴滴,为我们生命的河流积累朵朵浪花。就让我,我们,学习、反思、提高,为我们不曾虚度的生命喝彩!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