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公文范文 > 主题教育 > 2022全市义务教育随迁子女教育工作情况汇报【完整版】

2022全市义务教育随迁子女教育工作情况汇报【完整版】

时间:2022-05-11 16:20:05 浏览次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全市义务教育随迁子女教育工作情况汇报【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2022全市义务教育随迁子女教育工作情况汇报【完整版】

全市义务教育随迁子女教育工作情况汇报

一、基本情况

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推进和城市能级的跃升,我市义务教育随迁子女入学人数持续增加,入读优质学校的诉求迅速增长。截至目前,全市义务教育随迁子女入学共计80605人,其中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有65097人,就读比例为80.76%,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100%安排在公办学校就读。

2021年,全市统筹推进义务教育随迁子女入学工作,市教育局对各县招生细则进行逐一核查。目前,我市全面落实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社保缴纳年限不高于1年。“公民同招”深入实施,入学报名实现“网办”“掌办”,全面推进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同城化待遇水平不断提高。

二、主要举措

(一)统一思想,坚持“两个为主”

市委、市政府和各级相关部门高度重视随迁子女教育工作,把随迁子女就学作为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来抓紧抓好。各级教育部门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做好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工作的通知》要求,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以流入地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两个为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主”)。市教育局将各区县落实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情况,纳入对区县教育发展考核内容。各区县高度重视,充分挖掘潜力,扩大公办学校招生规模,想方设法确保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2021年,南浔区全部四所民办随迁子女学校停止招收初一新生,确保符合条件的七年级随迁子女新生100%入读公办学校或高端民办学校。

(二)制度保障,实施“阳光招生”

在“两个为主”的工作前提下,各区县因地制宜制定完善本地义务教育随迁子女入学细则,着力推进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优化简化入学流程,全面推行无纸化入学报名,实施“公民同招”,公开招生流程。今年,吴兴区取消了原来单独制定的随迁子女入学实施办法,将辖区内随迁子女入学和户籍学生一同纳入全区招生工作,统一实行网上报名。德清县、安吉县实行随迁子女积分制入学,并通过新闻媒体、服务专线、走访企业等多种形式加强宣传,确保信息的精准传达。XX县教育局创设服务平台,举办“随迁子女入学专项服务”活动,方便随迁了解招生政策、按时入学,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百分之百地解决了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入学。

(三)降低门槛,高中同城待遇

2019年,XX县高中段学校招生实施办法进一步放宽限制,非XX县户籍的初中学校应届毕业生,不再只局限于报考职业类高中和民办高中,也可报考公办高中。2021年,市区中考门槛进一步降低,取消房产、户籍、社保等限制,非本市户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只需符合连续三年在我市初中学校就读经历,并具有相应电子学籍,即可报名参加我市中考和高中阶段学校录取的条件,享受同城待遇。2021年随迁子女在我市参加中考报名人数达4987人。

(四)精准服务,解决后顾之忧

根据XX市高层次人才“服务绿卡”政策,持卡人的未成年子女进入我市所属的公办中学、小学、幼儿园就读,可由市、县区教育局就近、就便安排,享受本地学生同等待遇;持卡人的子女在本市参加中考的,比照有关规定给予加分;持卡人的子女从外地转入本市就读高中的,根据个人意愿和原有基础,由市、县教育局优先推荐到同等学校就读。2019年4月市教育局出台《关于做好高技能人才子女就学工作的通知》,对实际缴纳税金贡献大和新上市的制造业企业,优先享受高技能人才子女就学名额。对上年度实际缴纳税金超过1亿元、5000万元、3000万元、1000万元、300万制造业企业,分别给予每家企业5个、3个、2个、1个、1个高技能人才子女就学名额,对当年新增上市的制造业企业,分别给予每家企业2个高技能人才子女就学名额。由企业自主分配给本企业的高技能人才子女,优先安排就读义务段优质中小学,将进一步缓解随迁义务教育阶段就学压力。

(五)加强管理,提高教育质量

近几年来,全市各区县教育局在改善办学条件、规范管理上下功夫,努力为随迁子女提供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1.规范办学行为。为加强对随迁子女学校的指导管理,区县教育局向随迁学校(民办)派驻管理人员。逐步健全完善随迁子女学校(民办)的年检制度。每年召开随迁子女学校负责人会议,具体部署随迁子女学校年检工作,对随迁子女学校的遵守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的情况;按章程开展活动情况;人员和机构变动情况;规范教育教学活动,依法办学情况;加强财务管理,合理收费情况;增强安全意识,采取安全措施等方面,要进行全面检查;建立对随迁子女的关爱体系。

2.规范学籍管理。市教育局按照学籍管理规定为进城随迁子女建立学籍,由市教育局实行统一建籍、统一管理。坚持定期上报,做到底数清晰。实行人在籍在、人走籍转、籍随人走、跟踪到底的管理办法。对已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并经考试合格的,按规定颁发义务教育证书和毕业证书。确保所有随迁子女有学上,不让一个随迁子女因父母流动而失学。

3.规范教师培训。随迁子女学校教师管理纳入区县教师管理。建立公办学校与随迁学校(民办)结对帮扶制度,选派公办教师到随迁学校(民办)任教,积极动员公办学校骨干教师以志愿服务形式对随迁学校开展教学扶助、教师培训等活动,不断提高师资水平,提高教育质量。

三、问题和困难

我市的随迁子女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区县之间随迁子女公办学校入读比例存在一定差距。由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等客观因素的综合影响,导致各区县随迁子女的数量和结构差异较大,形成了当地义务教育发展的某种历史惯性,特别是公办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平衡,导致有的地方随迁子女就学问题还比较突出。尤其是随迁数量较多,流动人口素质层次较低,易形成随迁子女入学难、流动大等特点,限制了当地随迁子女教育工作的开展,也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转型升级。

二是教育现代化创建与随迁子女入学存在矛盾。随迁子女入学规模不断扩大,不确定因素又比较多,使得我市教育承载能力面临严峻挑战。各地一般按照户籍人口来配置公办学校,公办教育资源容量有限,学校建设的速度短时间内较难匹配大量随迁子女的就学需求。公办学校大量接纳随迁子女造成班额、在校生人数等指标压力,与教育现代化创建产生矛盾。

三是部分民办随迁子女学校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仍有待提升。在现有公办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随迁子女学校成为解决随迁子女入学的重要途径。但是,一些随迁子女学校(民办)由于缺少办学经费,教学投入相对不足,往往只能低成本、低水平地维持基本运行,导致办学条件较差、管理水平较低,师资队伍较弱、教学质量较差等一系列的问题,与公办学校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存在一定的差距。

四、下阶段重点工作

(一)加大投入,提高办学水平

进一步提高规范办学行为,提高学校教师业务水平,更好地服务随迁子女教育。利用大数据和当地产业发展规划,在学校布局规划时充分考虑随迁子女入学因素。加快学校建设进度,统筹更多学位招收随迁子女。加大对民办随迁子女学校的补助力度,完善学校教育教学设施设备,降低班额,提高教育质量。

(二)各司其职,形成办学合力

一是各区县要制订完善有关外来随迁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明确各职能部门职责,进一步加强各有关部门的沟通,齐心协力,共同抓好随迁子女教育工作。

二是教育行政部门将适龄随迁子女入学工作纳入义务教育的工作规划,努力提高公办中小学吸纳随迁子女就学能力,逐步提高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

三是随迁子女学校要规范办学行为,认真做好教育和教学工作,建立科学的随迁子女学业评价机制,努力提高随迁子女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三)完善机制,保障受教育权利

贯彻落实国务院提出的解决进城务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中小学为主”的原则,完善新高考背景下随迁子女就学政策,使全市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保持在80%以上,并逐年提高,通过几年的努力达到90%及以上。指导和帮助民工子弟学校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基本实现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读上书,读好书”目标。

推荐访问:义务教育 全市 子女教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