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中央电大)本科《学前教育原理》十年期末考试论述题库(分学期版) 说明:试卷号:1312。
2020年7月试题及答案 16.你如何认识幼小衔接中的“小学化倾向”和“幼升小考试”? 答:所谓“小学化”,即是家长和幼儿园在错误的舆论及观念指导下,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将幼儿当作小学生来要求,提前对幼儿进行小学教育的不良倾向。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幼儿园教育越来越学科化;
(2)幼儿园教育在不断地超前化;
(3)幼儿园教育的去游戏化现象日益明显。
(4)幼儿常规管理上也照搬小学的标准。
幼小衔接中提前小学化和各种“幼升小考试”所导致的后果往往是严重的。
首先,会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
其次,这种顾首不顾尾的衔接也影响到幼儿人小学后的学习。
其三,也误导了社会民众对儿童教育的正确认识。
结合实际:(5分) 2020年1月试题及答案 16.如何理解学前教育的基础性? 答:学前教育的基础性是指学前教育所具有的奠基性的特征。学前教育不仅是个人发展的开端,而且是整个教育链条的起点。
1)学龄前期是个人发展的基础阶段。学前教育的基础性首先是由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的。学前教育主要是对出生到6岁或7岁的儿童所实施的教育,这一阶段是个人发展的基础阶段、开端时期。
2)学前教育的内容具有基础性。学前教育则强调保育、教育一体,在做好对婴幼儿看护、照料的基础上,通过游戏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前儿童获得行为习惯、探索环境等方面的初步经验,体现基础性。
3)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制度的基础。学前教育位于教育链条的起点,是国民教育制度的基础。
4)学前教育基础性的维护学前教育既是个人发展的第一阶,也为国民教育制度、民族的发展奠基。
结合实际:(5分) 2019年7月试题及答案 16.论述瑞吉欧学前教育理论的主要观点对我国学前教育产生了哪些影响? 答:1)教师与儿童的关系方面:如何更好的反应“以儿童为中心”,如何在团体中让儿童和教师都获得成长。
2)游戏与学习:如何通过项目活动和环境让儿童获得更好的学习。
3)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如何更好的融合。
可根据以上观点进行具体论述,结合实际。
2019年1月试题及答案 16.如何正确理解儿童的权利+? 答:(1)儿童权利:儿童权利是指儿童作为权利主体,享有与成人彼此平等的利益、价值、尊严、自由等。
(2)儿童权利的内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生存的权利,二是受教育权和自主发展的权利,三是参与权,四是受保护权。
(3)《儿童权利公约》是国际社会第一部富有法律效力的儿童权利的法律文书,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年-2010年)》等政策法规也规定了儿童应享有的权利。
2018年7月试题及答案 16.怎样正确理解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的辩证关系? 评分标准:
(1)要点部分10分,结合实际部分5分,一题满分15分;
(2)仅回答要点,且所答内容完善者,一题最高能得10分;
(3)结合实际密切、观点明确、分析恰当、有独到见解者,结合实际部分最高可得10分。但一题的总分不得超过15分。
答题要点:
教育与儿童发展的辩证关系如下:①发展决定教育。儿童发展的状况制约着学前教育的难易程度,决定了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儿童发展制约着教育,教育从属于发展。比如,3-6岁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尚未达到抽象逻辑思维的水平,因此,幼儿园的教育就最好是建立在表象水平的基础之上。又比如,幼儿园孩子的生活能力还没有发育成熟,因此,在生活与游戏中进行随机的教育成了最恰当的教学方式。②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教育可以创造发展。没有教育,儿童无法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只能是一个纯粹的生物体,所以教育决定了发展,制约着发展。③教育对发展的创造并不是任意的,教育所创造的发展必然遵循儿童发展的自然规律,符合发展的自然进程。因此,教育与儿童发展相互制约,相互决定。
可根据以上观点进行具体论述,结合实际。
2018年1月试题及答案 16.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应该持有怎样的儿童观和儿童教育观? 答:答题要点:
儿童观:儿童观是有关儿童的看法、观点和主张等的总称。它包括:儿童在人类社会中应享有的地位与权利;
儿童期的意义、特点,以及儿童成长发展的形式与原因等。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该具备科学的儿童观和儿童教育观,儿童观的结构与内涵:儿童是自然的存在,是社会的存在,也是精神的存在。儿童观的科学内涵:儿童是人,是发展中的人,儿童期有自身的价值。
2017年6月试题及答案 16.论述瑞吉欧学前教育理论的主要观点对我国学前教育产生了哪些影响? 答:(1)教师与儿童的关系方面:如何更好的反应“以儿童为中心”,如何在团体中让儿童和教师都获得成长。
(2)游戏与学习:如何通过项目活动和环境让儿童获得更好的学习。
(3)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如何更好的融合。
(4)可根据以上观点进行具体论述,结合实际。
2017年1月试题及答案 16.如何正确理解儿童的权利? 答:(1)儿童权利:儿童权利是指儿童作为权利主体,享有与成人彼此平等的利益、价值、尊严、自由等。
(2)儿童权利的内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生存的权利,二是受教育权和自主发展的权利,三是参与权,四是受保护权。
(3)《儿童权利公约》是国际社会第一部富有法律效力的儿童权利的法律文书,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年-2010年)》等政策法规也规定了儿童应享有的权利。
2016年7月试题及答案 16.你如何认识幼小衔接中的“小学化倾向”和“幼升小考试”? 答:答题要点:
所谓“小学化”,即是家长和幼儿园在错误的舆论及观念指导下,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将幼儿当作小学生来要求,提前对幼儿进行小学教育的不良倾向。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幼儿园教育越来越学科化;
(2)幼儿园教育在不断地超前化;
(3)幼儿园教育的去游戏化现象日益明显。(4)幼儿常规管理上也照搬小学的标准。
幼小衔接中提前小学化和各种“幼升小考试”所导致的后果往往是严重的。首先,会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因为片面的、侧重技能的衔接,忽视的是孩子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等的培养,使得孩子缺乏发展的后劲;
而潜能透支又使孩子过早地体验到学习的压力,导致兴趣缺失,同时也失去了童年生活和成长的快乐与和谐。其次,这种顾首不顾尾的衔接也影响到幼儿入小学后的学习。其三,也误导了社会民众对儿童教育的正确认识。
2016年1月试题及答案 16.什么是学前教育的社会发展价值?如何理解学前教育的社会发展价值。
答:答题要点:
学前教育的社会发展价值:
学前教育的社会发展价值是指学前教育的属性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之间的正向关系,即学前教育具有满足或符合社会主体发展需要的属性,它能够通过服务于家长和学前儿童的发展,从而对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产生间接的影响。
如何理解:
(1)学前教育通过服务于家长从而间接影响社会的发展;
①家庭成员尤其是学前儿童的父母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加工作;
②家庭成员尤其是学前儿童的父母可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个人发展中。
(2)学前教育直接影响儿童的发展从而间接影响社会的发展;
(3分) ①学前教育通过影响儿童发展从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备了间接影响力;
②学前教育通过影响儿童的发展从而对未来社会政治的发展产生间接影;
③学前教育通过影响儿童的发展从而对社会文化的传承产生间接影。
2015年7月试题及答案 16.你如何理解学前教育与家庭教育衔接的重要意义? 答:
学前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作:学前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衔接与合作主要是幼儿园与家庭的衔接与合作,也被称为家园合作或家园共育。
(1)有利于学前教育整体功能的发挥;
(2)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健全人格的形成;
(3)有利于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为儿童营造最佳发展环境;
(4)有利于有效利用家庭资源为幼儿园教学注入新鲜血液;
(5)有利于促进家长、教师和幼儿的共同发展。
可根据以上观点进行具体论述,结合实际。
2015年1月试题及答案 16.怎样正确理解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的辩证关系? 答:教育与儿童发展的辩证关系如下:①发展决定教育。儿童发展的状况制约着学前教育的难易程度,决定了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儿童发展制约着教育,教育从属于发展。比如,3-6岁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尚未达到抽象逻辑思维的水平,因此,幼儿园的教育就最好是建立在表象水平的基础之上。又比如,幼儿园孩子的生活能力还没有发育成熟,因此,在生活与游戏中进行随机的教育成了最恰当的教学方式。②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教育可以创造发展。没有教育,儿童无法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只能是一个纯粹的生物体,所以教育决定了发展,制约着发展。③教育对发展的创造并不是任意的,教育所创造的发展必然遵循儿童发展的自然规律,符合发展的自然进程。因此,教育与儿童发展相互制约,相互决定。
2014年7月试题及答案 16.如何理解学前教育的基础性? 答:学前教育的基础性是指学前教育所具有的奠基性的特征。学前教育不仅是个人发展的开端,而且是整个教育链条的起点。
(1)学龄前期是个人发展的基础阶段。学前教育的基础性首先是由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的。学前教育主要是对出生到6岁或7岁的儿童所实施的教育,这一阶段是个人发展的基础阶段、开端时期。
(2)学前教育的内容具有基础性。学前教育则强调保育、教育一体,在做好对婴幼儿看护、照料的基础上,通过游戏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前儿童获得行为习惯、探索环境等方面的初步经验,体现基础性。
(3)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制度的基础。学前教育位于教育链条的起点,是国民教育制度的基础。
2014年1月试题及答案 16.你如何认识幼小衔接中的“小学化倾向”和“幼升小考试”? 答:所谓“小学化”,即是家长和幼儿园在错误的舆论及观念指导下,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将幼儿当作小学生来要求,提前对幼儿进行小学教育的不良倾向。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幼儿园教育越来越学科化;
(2)幼儿园教育在不断地超前化;
(3)幼儿园教育的去游戏化现象日益明显。
(4)幼儿常规管理上也照搬小学的标准。
幼小衔接中提前小学化和各种“幼升小考试”所导致的后果往往是严重的。
首先,会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
其次,这种顾首不顾尾的衔接也影响到幼儿人小学后的学习。
其三,也误导了社会民众对儿童教育的正确认识。
2013年7月试题及答案 16、如何正确理解儿童的权利? 答:(1)儿童权利:儿童权利是指儿童作为权利主体,享有与成人彼此平等的利益、价值、尊严、自由等。
(2)儿童权利的内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生存的权利,二是受教育权和自主发展的权利,三是参与权,四是受保护权。
(3)《儿童权利公约>是国际社会第一部富有法律效力的儿童权利的法律文书,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年-2010年)》等政策法规也规定了儿童应享有的权利。
2013年1月试题及答案 16.现代社会,幼儿教师必须承担多重角色,请讨论一下有哪些角色需要幼儿教师扮演? 答:(1)教育者:①班级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创设者;
②幼儿的观察者和研究者;
③幼儿学习的引导者;
④幼儿的榜样和示范者。
(2)公共关系的协调者。
(3)幼儿游戏的伙伴。
(4)幼儿的第二任母亲,也是幼儿的知心朋友。
(5)既是学前教育实践者,也是学前教育理论的研究者和建构者。
2012年7月试题及答案 16.论述瑞吉欧学前教育理论的主要观点对我国学前教育产生的影响。
答:(1)教师与儿童的关系方面:如何更好地反映“以儿童为中心”,如何在团体中让儿童和教师都获得成长。
(2)游戏与学习:如何通过项目活动和环境让儿童获得更好的学习。
(3)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如何更好地融合。
可根据以上观点进行具体论述,结合实际:
2012年1月试题及答案 16.结合实际论述美国发展适宜性学前教育实践的指导方针。
答:美国发展适宜性学前教育实践的指导方针为:
(1)构建充满爱心的学习者社区。儿童期望被如何对待以及他们如何对待别人,都会明显地受到机构的影响。在发展适宜性学前教育实践中,工作者应构建和培育一个支持所有儿童发展和学习的“学习者的社区”。社区的角色是提供一个物质的、情感的和认知的环境,成人和儿童之间、儿童与儿童之间、教师之间、教师和家庭之间具有和谐、积极和充满爱心的关系。
(2)教学应促进发展与学习。发展适宜性的教学实践,能够在成人主导和儿童主导的经验之间提供一种最佳平衡。从出生开始,儿童和成人之间的关系和互动,就是发展与学习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同时,儿童是他们自己理解周围世界的主动建构者。
(3)制定实现重要目标的课程。在发展适宜性学前教育实践中,课程要帮助幼儿实现这些具有发展性和教育性意义的目标。由于儿童能够从精心设计和实施的方案中学到更多,因此,对每一个机构和每一种方案而言,拥有书面形式的课程就非常重要。同时,发展适宜性学前教育实践意味着教师具有灵活性,在教室内怎样设计和实施课程经验,他们可以灵活处理. (4)评价儿童的发展与学习。在发展适宜性学前教育实践中,儿童获得的经验和评价是紧密相连的,两者都与方案为儿童提出的预期结果或目标一致。在评价过程中,教师不能有意帮助儿童进步,除非他们能知道每个儿童的学习目标在哪里。可靠的幼儿评价是有挑战性的,因为儿童发展和学习的途径具有不一致性,嵌入了他们生活于其中的特定文化和语言信息.如.果实施那种不可靠的、无效的,或者是标签式的、对幼儿有害的评价,就不是发展适宜性的学前教育实践。
(5)和家庭建立互动的关系。发展适宜性学前教育实践,起源于对有关儿童发展原则尤其是方案所服务的儿童发展原则的知识的深入了解,以及原于对儿童独特生活环境的知识韵深入理解。儿童年龄越小,学前保教工作者越有必要通过与儿童家庭的关系,了解这些儿童生活的独特信息。
2011年7月试题及答案 16.如何正确理解儿童的权利? 答:(1)儿童权利:儿童权利是指儿童作为权利主体,享有与成人彼此平等的利益、价值、尊严、自由等。
(2)儿童权利的内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生存的权利,二是受教育权和自主发展的权利,三是参与权,四是受保护权。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