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其思维能力的提高上,思维是智力的核心,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思维方式之培养创造性思维,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思维方式之培养创造性思维(一)
培养创造性思维,重视发散思维的培养
传统教育只强调聚合思维(也称集中思维、求同思维、正向思维),而不讲发散思维(也称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多向思维),这是有其深刻的教育思想根源的。传统教学模式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对学生单向讲授知识,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其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能很好地理解、消化和应用前人知识与经验(但不善于创造新理论、新知识)的应用型人材。
若仅从知识传授角度考虑,传统教育并非没有优势(从学科考试情况看,我们学生的成绩普遍高于西方国家同类学生的水平),我们传统教育的主要弊病在于不能培养出大批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创新人材,因为这种教育的目标就不是要培养“创新”能力,而是要向学生灌输知识——不是把学生看成活生生的、有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认知主体,而是把学生看成是外部刺激的接受器,是知识灌输的对象。
在这种教育思想指导下,理解、消化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理解、消化老师讲授的内容就成为教学的最高要求、最高目标。学生的思想观念、学生对一切问题的认识理解都必须集中、统一到学科的理论体系和基本概念上来;学生的全部言行都必须符合教师的要求和传统的规范。这正是聚合思维(集中思维、求同思维、正向思维)所要达到的目标。
聚合思维由于要求思维内容、思维成果都要集中、统一到传统观念或原有概念上来,所以其优点是有利于学科知识的传授,有利于对前人知识与经验的掌握;其弊端则是容易造成学生对书本、对教师、对权威的迷信,以为书本上的都是经典,教师讲的都是真理,不敢提出半点怀疑。所以只讲聚合思维,只能使我们的认识永远停留在前人的水平上,不可能产生新的理论、新的思想。
为了创新,必须强调发散思维,没有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多向思维)就不会有任何创造性的萌芽和创造性的成果。可以说一切创造都起源于发散思维,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且不说“红楼梦”、“水浒传”和“三国演义”这类鸿篇巨著从其主题思想、表现手法、艺术风
格等多方面体现出独树一帜,敢于超越前人的发散思维;就是像“陋室铭”、“爱莲说”这类百十来字的短文,乃至李白、杜甫的只有几行的小诗,都无一不是充满发散思维的不朽之作。
例如刘禹锡的“陋室铭”,通篇只有81个字,不仅文采被千古传诵,就是文中所体现的发散思维也堪称代表作。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都在歌颂名山大川,而且名山总是以“高大雄奇”著称,川江湖海总是以“深邃辽阔”而闻名。但刘禹锡却从逆向思维出发,开宗明义地提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强调要重内涵、重实质,而不能只看形式和外表,从而既为引出本文的主题做好铺垫,又为赞颂其陋室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接着,作者从陋室的环境、陋室中活动的人、陋室中所做的事等三个方面对陋室做了生动的描绘。“陋室铭”之所以能脍炙人口,千古流传,固然与其绝佳的文采分不开;而作者运用发散思维为它注入了深刻的思想内涵也是功不可没的。毕竟缺乏思想内涵的文采是浅薄的,只有与深刻内涵结合的文采才能有永恒的魅力。
又如周敦颐的“爱莲说”,也是文学作品中较好体现发散思维的上乘佳作。在宋代之前,歌颂花卉的诗词歌赋不胜枚举,但多是以菊花(颂其“灵隐飘逸”)、牡丹(颂其“雍容华贵”)或梅花(颂其“严冬傲雪”)为对象,以莲与荷为歌颂对象的比较少见。周敦颐以“莲”为主题,这应该是体现了他不随波逐流的求异思维。另外,更为重要的是,同样是写“莲”,他与同时代人的写法、立意也完全不同。
与周敦颐差不多同时代的诗人杨万里曾写过两首非常有名的颂“莲与荷”的诗,一首是:“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应日荷花别样红。”另一首是:“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前一首是从宏观的角度描写,后一首则是从微观的角度描写。宏观描写要求大视野、大手笔,浓墨重彩,要达到一种壮阔的美,浩瀚的美,撼人心魄的美;微观描写要求很细腻
、很准确,见微知著,要达到一种精巧的美,清丽的美,韵味无穷的美。应该说,从对“莲与荷”的外部形态描写来看,不论是宏观还是微观角度,杨万里这两首诗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很难超越。为此周敦颐独辟蹊径,不从外部形态,而是从内涵、气质去写“莲与荷”。他根据自己数十年的人生体验和对社会众生相的深刻观察,从中感悟出一种最美好、最纯真、最高尚也最难能可贵的品格,然后用拟人化手法,借助生动、形象、准确的语言,通过“莲与荷”的外部形态表现出来。表面上在写莲的茎“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写荷花的“香远益清,亭亭净植”以及“出于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实际上是在歌颂一种“胸怀坦荡,没有私心杂念;朴实无华,不哗众取宠;优秀品格,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刚正不阿,任凭狂风暴雨宁折不弯”的崇高思想境界。这正是“爱莲说”的强大艺术魅力所在,也是它能流传万世,永远净化人们心灵的精神力量所在。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像这一类的例子,可谓不胜枚举,只要语文老师认真去挖掘,就可在教学中获得无限丰富的、可用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不竭源泉。
关于高中生抽象逻辑思维发展(二)
高中生智力都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特点?
高中生智力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其思维能力的提高上。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思维能力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个体的智力状况,而逻辑则是思维的一面镜子,所以,通过对高中生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特点的考察,就可以了解高中生智力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高中生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总特点。
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均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在初中阶段,虽然抽象逻辑思维在个体的智力发展中占优势,但在很大程度上,这时的逻辑思维还需要经验的支持;进入高中阶段以后,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则属于理论型,高中生已能在头脑中进行完全属于抽象符号的推导,能以理论作指导去分析、解决各种问题。高中生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总特点可概括为下面三个方面。
1.高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具有充分的假设性、预计性及内省性。
从高中阶段开始,学生在思维中运用假设的能力不断增强。抽象逻辑思维就是要求人们撇开具体事物,运用概念和假设进行思维活动,因此,它要求思维者按照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的途径,经过一系列抽象逻辑的过程,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思维假设性的发展,又使得高中生的思维更加具有预计性。也就是说,在解决问题之前,能事先形成打算、计划、方案以及策略等等。
对思维活动的自我调节,是思维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从高中阶段起,学生思维活动的自我意识或监控能力更加明显化,这就使其思维活动具有内省性,具体表现为,他们已经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智力活动的过程,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这一过程,使解决问题的思路更加清晰,判断更加明确。
2.形式逻辑思维处于优势,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
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是抽象逻辑思维的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它们的发展和成熟,是青少年思维发展和成熟的重要标志。
高中生的形式逻辑思维已获得了相当完善的发展,在其思维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与此同时,辩证思维也获得迅速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在高中生思维过程中的抽象与具体获得了一定程度的统一。由于高中生经常要了解事物发展的规律和重要的科学理论,使其理论型的抽象逻辑思维就迅速发展起来,在这种思维过程中,既包括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过程,也包括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过程,也就是从具体上升到理论,又用理论指导去获得具体知识的过程,这是辩证思维发展的重要表现。而且,高中生在实践与学习中,逐步认识到一般和特殊、归纳和演绎、理论和实践的对立统一的关系,并逐步发展着那种从全面的、运动变化的、统一的观点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都是高中生辩证思维发展的标志。
3.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在高中阶段进入成熟期。
从初中二年级开始,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由经验型水平向理论型水平转化,到高中二年级,这种转化初步完成,这意味着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趋向成熟。主要表现在下述三个方面:首先是各种思维成分基本趋于稳定状态,基本上达到了理论型抽象逻辑思维的水平;其次是个体的思维差异,包括在思维品质和思维类型上的差异已基本上趋于定型;第三,从整体来讲,思维的可塑性已大大减少,与成人期的思维水平基本保持一致,甚至在某些方面的思维能力还高于成人。
二、高中生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特点。
高中生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其概念、推理和逻辑法则的运用能力等三个方面的发展特点上。
1.高中生概念的发展。
于在校青少年字词概念发展水平的研究表明,初、高中学生理解字词概念的能力存在着明显的年龄特征。初中一年级学生,大多数是从功用性的定义或具体的描述水平,向接近本质的定义或作具体的解释水平转化。初中二、三年级学生大多数人达到接近本质的定义或作具体的解释水平,或者是由这两类水平向对概念作本质定义的水平转化。这说明,初中二年级是掌握字词概念的转折点。进入高中阶段后,达到接近本质定义和本质定义水平的人次要比初中阶段多,掌握字词概念的数量也比初中多;同时,高中生还能较正确地对社会概念、哲学概念和科学概念作出定义。这说明,在正常的教学条件下,高中生能够对他们所理解的概念作出比较全面的反映事物本质特征和属性的合乎逻辑的定义。
关于儿童青少年获得几何概念认知操作的发展研究(陈英和,1992)表明,到初中三年级,大部分被试可以运用恰当的言语符号来描述某一几何概念的有关性质;到高中一年级时,大部分被试在上述能力发展的基础上,能够根据某一几何概念的本质属性正确评价相应概念的正例证和负例证,而且许多高中生能够通过分析,比较某一几何概念的正例证和负例证,给出这一概念的本质内涵。
从分类能力来看,初、高中生的相应能力可以分为四级水平:一级水平──不能正确分类,也不能说明分类的根据;二级水平──能够正确分类,但不能确切地说清分类的根据;三级水平──能够正确分类,但不能从本质上说明分类的根据,仅能从事物的某些外部特征或功用特点来说明分类的根据;四级水平──能够正确分类,并能从本质上说明分类的根据。研究表明,初中生对有关概念的分类,处于从第三级水平向第四级水平过渡的状态中;高中生对概念的分类,达到第四级水平的居多,所说明的分类根据能揭露事物的本质,理论性较强。所以,高中生所掌握的概念,逐步摆脱了零散、片断的现象,日益成为有系统的、完整的概念体系。
2.高中生推理能力的发展。
有关研究表明,初、高中学生在形式推理能力的发展上存在着一定的年龄特征。虽然,初中一年级学生已开始具备各种推理能力,但是,属于初级水平,特别是假言、选言、复合、连锁等演绎推理和运用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还较差。从高中一年级开始,学生的推理能力则有了明显的进步,各种推理能力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高中二年级以后,学生的推理能力已基本达到成熟,各种推理能力都达到了比较完善的水平。
3.高中生运用逻辑法则的发展。
初中学生已经基本上掌握并能运用逻辑法则,到高中二年级,学生在掌握和运用逻辑法则方面已趋于成熟。同时,他们在掌握不同逻辑法则的能力上存在着不平衡性。比如,在对三类逻辑法则的掌握上,矛盾律和同一律的成绩明显高于排中律;再如,在三种类型的问题(正误判断、多重选择和回答问题)中,对逻辑法则的应用水平也不一样,其中对正误判断问题的总成绩最高,多重选择次之,回答问题的成绩最差。
三、高中生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
辩证思维,是反映客观现实的辩证法,是主体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辩证法所进行的思维。
高中生辩证思维的发展,与其自身的实践活动有密切的关系。随其年龄的增长,在学习、生活、活动及人际关系等方面,都需要他们有新的思维形式和思想方法,需要他们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去分析问题,需要他们发展辩证思维。
国内的研究表明,在校青少年辩证逻辑思维发展的趋势是:初中一年级学生已经开始掌握辩证逻辑的各种形式,但水平较低;初中三年级学生的辩证思维则处于迅速发展阶段,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高中学生的辩证逻辑思维已趋于占优势的地位。造成这种发展趋势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初中一年级学生所掌握和领会的还是较为简单的知识,缺乏广度和深度,缺乏对事物本质的深入了解,因此,他们的辩证逻辑思维水平不高。初中三年级学生所学的知识较为系统、深刻,进入了科学体系,并开始知晓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基本规律;另外,他们的形式逻辑也有较大的发展,并已达到占居主导的地位,这就为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其辩证逻辑思维得以加速发展。高中学生学习内容更加繁复、深刻,在各种课程中渗透了辩证唯物主义原理,而且开设了哲学基础课,使之逐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这样使高中学生的辩证思维也开始占优势地位。
第二,初中一年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还具有依赖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思维能力,特别是辩证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初中三年级学生逐步克服了依赖性,提高了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尤其到了高中阶段,高中学生已经开始走上独立的生活道路,未来的理想成为他们新需要的组成因素,整个社会、学校、家庭要求他们自觉地从事学习和劳动,学会正确地处理好各种关系及各种问题,这不仅要求他们能够独立进行思维活动,而且还要求他们要有正确的思想方法。以上这些主客观因素使高中生对事物及世界的认识更趋于深刻、完善,不仅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而且还能揭示事物运动发展变化的原因和它们的对立统一的关系,因此,他们的辩证逻辑思维必然随之发展,并逐步占居优势。
高中生的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是与他们的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相辅相成的。当然,高中生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水平高于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水平。而且,他们形式逻辑思维发展较为稳定而匀速,而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则比较迅速。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毕竟是一个人抽象逻辑思维的两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发展,两种思维形式的相互促进,使得高中生的思维水平更高、更成熟、更完善。
关于思维方式之培养创造性思维相关文章:
1.创新思维的思维方式
2.关于创新思维的五个特征
3.关于创新思维的本质
4.有关创造性思维的小故事陪养创新意识
5.创新思维的三个重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