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信诈骗无孔不入 防范应对见招拆招,供大家参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wendangku.net/doc/64913cad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51.html
电信诈骗无孔不入防范应对见招拆招
作者:
来源:《时代金融》2016年第28期
徐玉玉事件和清华大学教授被骗1760万元的消息,让电信诈骗再次成为焦点。
9月7日,360互联网安全中心以8月份的安全数据为基础编制的《诈骗形势分析报告》出炉,报告称,在全部各类电话诈骗中,涉及虚假金融理财的诈骗达到43.2%,对金融理财诈骗进行分类细分,其中虚假证券类诈骗占比为32.9%,虚假贷款诈骗占25.6%,虚假贵金属投资诈骗占8.4%,虚假保险诈骗占4.5%。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正规险企进行的合法产品推广,也可能被用户认定为诈骗。虽然,保险公司“躺了枪”,但是并不代表跟保险有关的电话中,就没有诈骗。近期在全国部分地区,一些不法分子以保险为名实施电信诈骗的案例呈现多发态势,其操作手法多样,侵害了保险消费者权益,损害了保险行业声誉与形象,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对此,保监会警示消费者防范虚假保险诈骗,银监会和公安部也加快了核心问题的解决——如何加快归还电信诈骗中的冻结资金。
电信诈骗保险免责
面对猖獗的电信诈骗,9月5日,中国保监会发布了《关于防范以保险为名实施电信诈骗的风险提示》,警示消费者堤防假借保险之名的电信诈骗。
目前,以保险为名实施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法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是冒充保险公司人员以补充保险理赔资料或以快捷支付保险理赔款为名,让保险消费者降低防范心理,从而听取他们的指令;然后诱骗保险消费者按照短信或电话指引去银行ATM操作,转走其账户资金,或者谎称保险公司正与外资公司合作,需要在ATM英文界面下进行操作,诱导保险消费者输入发送的验证码(实为转账金额),转走其账户资金。
第二种是冒充保险公司人员,谎称发现有人正利用保险消费者身份信息在外地办理了社保卡,购买了违禁药品,触犯了国家法律法规,引发保险消费者的心理焦虑、恐慌;然后假意帮助保险消费者,提供虚假的公安机关电话要求其申诉;最后再冒充公安机关诱骗保险消费者将资金转移至所谓的“公安机关账户”保存。
第三种是冒充保险公司人员,谎称保险公司正在举办客户回馈活动,以给保险消费者邮寄礼品为名,诱骗其汇付一定金额的邮费。
保险业内人士表示,保险公司正常理赔无需进行银行ATM机操作,支付理赔款只需要银行账号(卡号)、户名和开户行等收款信息,不需要银行账户密码、信用卡背面的验证码以及
推荐访问:公安局电信诈骗分析报告 无孔不入 诈骗 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