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党建引领 提升政治功能 发挥组织优势
各地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凝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强大力量
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是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各地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自觉担负起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政治责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盯靶心、拉满弓,抓好收官之年各项工作落实,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发挥组织优势 夯实基层基础
筑牢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坚强战斗堡垒
给钱给物,更要建个好支部。各地着力加强基层组织体系建设,选优配强农村党组织带头人,持续抓好整顿软弱涣散贫困村党组织,建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桥头堡”。
加强基层组织体系建设。各地结合实际创新组织设置,通过在产业链、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设立党组织等方式,把党组织建到脱贫攻坚最前沿,确保脱贫攻坚推进到哪里,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就发挥到哪里。新疆福海县推行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制度助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的“四链”模式,推动党组织嵌入产业链、引领脱贫攻坚。云南盈江县按照应建尽建、条件不足联合建的方式,实现23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党组织全覆盖。广东英德市调整优化78个省定贫困村、211个分散贫困村党组织设置。甘肃平凉市建立村村、村企、村社联合党组织157个、产业链党组织40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361个,实现贫困村主导产业、专业合作社全覆盖。
选优配强农村党组织带头人。各地采取有力措施选优村党组织书记,配强村“两委”班子,使村干部始终成为带领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心骨”。贵州对8723个重点村“两委”干部逐一分析研判,对不能适应脱贫攻坚需要的进行结构性补充,对不履职、不胜任的坚决调整,本村没有合适人选的在全县范围内统筹选配,优化调整充实村党组织书记211名。山东兰陵县通过县乡两级考选、考察任职等方式,从机关干部、退役军人等群体中选配村党组织书记277名。四川凉山州实施优秀农民工回引培养工程,回引优秀农民工村干部5077名,为每村储备2名以上后备力量。山西忻州市针对部分村党组织书记“无人可选、有人难选”问题,选派优秀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420个集体经济薄弱村、信访矛盾突出村、党建工作落后村任职。黑龙江推进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全省8907个行政村实现“一肩挑”、比例达99.3%,11个地市“一肩挑”比例达100%。北京、吉林、山东、湖南、贵州、宁夏、青海等地出台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党委备案管理制度,建立储备、培养、选拔、使用、管理、激励保障、监督等全流程管理闭环,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激发活力。
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各地把整顿软弱涣散贫困村党组织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聚焦问题、突破难点,滚动整顿、查缺补漏,推动“软弱涣散”变“坚强堡垒”。广西对171个未摘帽村实行县级领导班子成员包乡镇排查、逐村“过筛子”,着力解决带头人认可度不高、带富和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西藏落实县乡党委书记负责、提级督导、达标销号等机制,重点整顿存在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等问题的村。四川凉山州在全面摸排300个尚未退出贫困村“两委”班子的基础上,重点整顿班子不团结、不理事等6个方面突出问题,撤换不胜任不尽职的软弱涣散村党支部书记116名。山东桓台县建立“红黄牌”管理制度,对20个软弱涣散村“两委”班子进行调整,撤换村党支部书记9人。
用好第一书记 一子落全盘活
建强攻城拔寨和全面收官的“突击队”
打非常之仗,要派最能打的人。各地根据贫困村实际全覆盖选配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加强工作支持、考核管理和激励保障,建强攻城拔寨、全面收官的“突击队”,培养帮带“永不走的工作队”。
选派精兵强将,强化激励约束。各地健全完善第一书记选派机制,对未出列贫困村第一书记履职情况进行分析研判,对不胜任不合格的及时进行调整。云南贡山县坚持县委常委担任乡镇第一书记、科级干部担任村第一书记,并从州县派出处级干部,从每个乡镇抽调30名业务尖兵组建“背包工作队”,到贫困村挂牌作战。江西宜春市根据贫困村需求和选派干部特长,精准选派2183名第一书记,让党政干部进弱村,经济干部进穷村,政法干部进乱村,涉农干部进产业薄弱村,引领贫困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齐心战“贫”。贵州铜仁市把脱产结对帮扶干部的党组织关系划转到帮扶村,工资关系、日常管理、绩效考核划转到帮扶村所在乡镇(街道),确保管好用活驻村帮扶力量。湖南临湘市强化帮扶单位和驻村队员监督管理,今年以来下发专项通报5期,对4家工作不力、进度滞后的市直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了约谈,召回撤换2人。新疆察布查尔县建立第一书记季度分析研判制度,动态掌握第一书记综合表现,调整15名落实不力、能力较弱的第一书记,召回2名工作滞后的第一书记。
加强工作支持,促进作用发挥。各地切实加大对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的支持力度,营造氛围、提供条件,激励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帮扶工作,发挥“一子落而全盘活”效应。河南印发《驻村第一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深化驻村帮扶十条举措》,促进第一书记身入心入、主动作为、履职尽责,有效发挥作用。辽宁盖州市实施第一书记“五个一批”工程,通过推荐使用一批、宣传报道一批、评优表彰一批、教育轮训一批、建议更换一批,激励督促第一书记履职尽责。福建每年安排80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分3年给予每名驻村第一书记20万元—30万元发展经费,并在派出单位预算资金和节余资金中安排一定数量用于挂钩村扶贫开发项目。吉林双辽市成立第一书记协会,发挥统一组织、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统一物流、统一标准“五个作用”,“组团”拓宽本土农产品销路。
抓好“传帮带”,留下“永不走的工作队”。各地注意引导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发挥“传帮带”作用,积极培养能够长期带领群众、推动持续发展的当地骨干力量。安徽督促帮扶干部加大“传帮带”力度,建强一个好支部、发展一批好产业、形成一套好制度、留下一支“不走的工作队”。新疆伊犁州将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发挥“传帮带”作用情况的考核权重提高到40%,并将驻村干部个人考核与帮带培养的村干部考核情况挂钩。四川会东县要求帮扶队员全力配合抓好百名好书记培养引领计划、千名村级后备力量培育工程和农民工定向回引培养工程,储备村级后备力量1809名,447名优秀人才进入村“两委”班子,25名选调生、78名乡村振兴助理员到重点村任职。
党员冲锋在前 强化示范引领
建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主力军”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既是党员的责任使命,也检验广大党员的作风作为。各地引导广大党员在脱贫攻坚中当先锋、作贡献,以战士的担当、战斗的姿态,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让“党员红”成为脱贫攻坚的“最亮底色”。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各地把党员作用发挥摆在突出位置,引导党员勇当先锋、敢打头阵,重大任务由党员扛着、关键时刻由党员顶着,为攻城拔寨注入强大“红色力量”。内蒙古土右旗成立152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党员先锋队,发挥1207名先锋队员作用,开展政策宣讲、志智双扶。河南方城县开展“党员志愿者”创建活动,每名党员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为2140多个贫困户提供信息、资金、技术等支持帮助。福建永春县探索推行“党员片长制”,培育112个党员精准扶贫示范项目,组织2158名有帮带能力的党员就近联系群众,及时发现、结对帮扶贫困户。湖南桂阳县组织7000名党员干部与12272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帮助解决农产品销售、法律援助等问题3200余个,实现“微心愿”4500余个。
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各地着力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带头人培养成村组干部,让党员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引路人”。贵州排查出3年以上没有发展党员的村1053个,重点在村组干部、复员退伍军人、致富带头人、大学生村官等农村各类能人中发展党员596名。河北承德县1800余名党员带头发展农业产业,形成“党员带头干、村民跟着干”氛围,辐射3.2万贫困农户从事产业化经营,带动5.9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青海果洛州开展“党员脱贫示范户”创建,以贴息方式给予100名示范对象每人4万元小额贷款,协调各行业部门上门开展培训帮带和技术指导,发挥“一户带一片,一片带一村”示范作用。新疆拜城县深化“三个培训”工作机制,累计把112名农牧民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89名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134名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组干部。
培育特色产业 发展集体经济
为稳定脱贫和长期增收提供坚实支撑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各地在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积极扶持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和长期增收提供有力保障。
培育产业增强造血能力。各地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因地制宜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增强贫困村“造血”能力。云南实施“一个民族聚居区一个行动计划、一个集团帮扶”攻坚模式,推进包括特色产业培育在内的六大工程,实现独龙、基诺、德昂等9个民族整族脱贫。江西进贤县、甘肃礼县依托京东、天猫等网络平台开设网店或开展代卖,宣传和营销特色农产品。广西灵山县探索“网红+产业扶贫”模式,建成县镇村三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和服务站点,形成“巧妇9妹”等网红人物品牌效应,2019年电商交易额达30.2亿元,3万多贫困群众受益。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各地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重要支点,盘活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要素,拓展集体经济发展途径。青海从省级财政拿出专项资金23.58亿元,为2358个有贫困人口的村分别安排100万元资金支持,并出台办法对发展村集体经济作出突出贡献的村干部给予10%的补贴。江西上饶市扎实开展农村“三资”整治,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有权依法决定集体资源的经营方式,拓宽集体经济增收渠道。福建南安市将市国投公司持有的农商银行股权,按每村100万元份额转让给197个经营收入低于5万元的村,每年保底分红5%以上。山东昌邑市探索“众村飞地”模式,在经济基础较好的村建设农业创业产业园,吸引周边集体经济薄弱村到园区建设蔬菜种植大棚,促进集体经济增收。江西龙南市在市区中心地段为每村配置一间店面,打造“百村创业园”,促进村集体经济平均年增收5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