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任建华调研基层党建工作。 张满武摄
编者按: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来我省视察,勉励山西争取早日蹚出一条转型发展的新路子,乘势而上书写山西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激荡起全省人民奋勇向前的磅礴力量。2020年时间已经过半,我市党建重点任务抓得怎么样,组织工作成效好不好,疫情期间失去的时间有没有抢回来,牵动着市委及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心。我们在梳理全市各个领域、各条战线组织工作重点任务推进情况基础上,选取部分经验做法、特色亮点摘登如下,供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借鉴。
平定县选优建强“三支队伍”
提升社会组织党建活力
日前,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曲孝丽到平定县调研,就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贯彻落实曲部长调研精神,平定县以社区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和普通党员“三支队伍”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社会组织党建活力。
选好用好支部“头雁”队伍。一是选,采取内部选、上级派和社会聘等方式,扎实做好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选配工作。二是训,将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常态化培训纳入全县“领头雁”培训体系。三是用,定期开展考评和述职评议,以考促干。
建强建好党务工作者队伍。“专职+兼职”结合、多渠道选用,从退休老干部、退役军人和党员中选派17名有一定党务工作经验的人担任党建指导员,实现党的工作向基层延伸,目前已累计解决实际问题30余个。
优化强化普通党员队伍。采取“适当倾斜”政策,做好社会组织党员发展工作,新发展党员5名、新培养积极分子3名。积极开展党员示范岗创建活动,西城幼儿园党支部开设了党员班级,再乐公司党支部开展了“党员亮身份”活动;推行党员先锋指数管理,利用“学习强国”等平台,开展党员队伍分类管理,使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创特色、成品牌、有成效。
城区“红色物业”让小区实现精管善治
城区深化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联动”机制,创新发展“红色物业”,构建起社会治理新格局。
延伸组织触角,实现党组织在物业领域的有效覆盖。通过“单建、联建、兜底”方式,68个物业服务企业实现了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对有3名以上党员的5个企业,分别单独建立了党组织,实现应建尽建。对有党员但不足3名的42个物业企业,建立联合党组织19个。对没有党员的21个物业企业,分别纳入所属的社区非公企业联合党组织兜底管理。
创新工作机制,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核心作用。一是全面推行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制”,85名物业服务企业和业主委员会负责人成为社区兼职委员。二是吸收物业公司为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建立需求、资源、项目“三个清单”,探索党建引领“供给侧改革”。三是开展社区治理新体系试点工作,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委员会等组织每半年向党组织报告工作进度、推动任务落实。
强化统筹联动,构建“一核多元”的治理格局。建立健全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居委会为主导,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等共同参与的社区治理架构。党务联动,把物业服务企业打造成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平台。阵地联动,建立党群服务中心,推行一窗受理、一站服务。队伍联动,深化“网格”党建,将物业服务人员、在职党员、热心居民,楼栋长、志愿者等统筹组织,安排下沉到294个网格,打造社会治理共同体。
深化融合治理,推动社区治理和物业服务水平双提升。创新“物业管理+社区服务”模式,做好基本保障服务、五城联创、“三零”创建等重点工作任务和社区公益服务。政策宣传,做好党的政策宣传员。矛盾调处,确保矛盾不出小区。文化活动,借助传统节假日开展教育、娱乐、邻里活动。志愿服务,开展“清洁家园”、义务理发、义诊体检等志愿服务活动,提升了居民群众满意度。
矿区汇聚企地合力优化城市基层治理
矿区以城市党建为引领,坚持“服务企业生产、服务居民生活”基本原则,打造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
构建区域化党建领导格局,区域党建一竿到底。在区级层面,探索“区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工委具体负责、部门密切配合”的网格化工作格局,矿区区委和阳煤集团党委建立起经常性的联系机制,共同开展了“百名干部入企服务”、“阳煤在职党员进社区集中报到月”等活动。在街道层面,强化街道大工委意识,加强对驻地企业党组织的组织协调,以及对辖区内党员领导干部的教育管理。在社区层面,加强社区服务能力建设,形成党组织牵头领导、社区居委会与社区服务中心齐抓共管的“一首两翼”工作模式,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
构建区域化党建服务格局,党建品牌一呼百应。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把基层党组织管理服务的触角延伸到社会各个方面,打造了一批区域化党建服务平台。社区从以前到坑口“送清凉、送温暖、送平安”等单向服务,发展到如今的段南沟社区“鸿雁”品牌、水滩社区“红枫”品牌、虎尾沟社区“七彩服务队”、里沙坪社区“同心圆”等双向菜单式服务,实现党员“关系在单位、活动在区域、奉献在岗位”。
构建区域化党建运转格局,党建成效“一网打尽”。结合区域党建网格化管理,健全了区域会商机制,推广建立区域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区域共建理事会、和谐促进会等平台,共同做好区域内公共事务,化解基层社会矛盾,发现处理苗头问题。疫情期间,矿区与驻地企业同频共振,联动配合,合力推动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保证职工身体健康,保障企业安全平稳运营。联合阳煤集团党组织,深化“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千名国企在职党员到居住社区报到,争当党员志愿者,共同建起疫情防控的钢铁长城。
市革命传统教育学院
讲好红色故事打造“红色名片”
作为山西省委组织部备案的第一批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市革命传统教育学院始终将挖掘红色资源、提升教学服务、讲好阳泉故事、打造“红色名片”作为工作重点。
在编写出版《党性教育阳泉红色景点教学案例》、《阳泉革命传统教育学院现场教学案例》两本教材,以及统筹建成40余个现场教学点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培训需求和班次特点,采取“菜单式”选课、“模块式”组课制定培训方案,运用多元一体、集成创新的教学模式和现场教学体系,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培训需求。截至目前,承办省内外培训班共98期,培训学员4000余人次,持续为阳泉“重塑竞争新优势、倾力打造晋东区域中心城”贡献智慧和力量。
盂县发挥“六个作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为解决村级党组织“有心干事、无钱办事”的难题,盂县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的重要抓手,探索出6种发展路径。
一是发挥“城市+”作用,探索物业经营型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发挥城中村、城边村征地补偿款多等资金优势,兴建标准厂房、专业市场等服务设施,将货币资产有效转化为经营性资产,通过物业租赁增加村集体收入。秀水镇南村统筹建设标准厂房等集体物业项目,年集体经济总收入1460万元,集体资产净值达2亿元。
二是发挥“资产+”作用,探索资产盘活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加强对闲置或低效使用的办公用房、校舍等集体资产整合,通过改造、重新发包租赁等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益。牛村镇后元吉村把村集体的闲置房屋租给合作社和公司作为办公场所,村集体占10%股份,按股份获得收益20万元。
三是发挥“土地+”作用,探索土地流转型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逐步扩大土地流转面积,实现土地资源保值增值。北下庄乡崔家庄村确立了“贫困户参股、村集体实施、土地集中流转、合作社专业管护、贫困户代表监管、收益贫困户所有”的运行模式,实现了贫困村销号、村集体经济破零。
四是发挥“产业+”作用,探索企业带动型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村集体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等多种形式,成立实体企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孙家庄镇王炭咀村培训基地、种植专业合作社等每年可为村级集体经济带来150万元的收入。
五是发挥“生态+”作用,探索乡村旅游型集体经济发展路径。依托生态环境优势,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苌池镇藏山村立足旅游区位优势,和藏山旅游风景区签约流转土地240余亩用于产业开发,每年可上交集体资金10余万元。
六是发挥“技术+”作用,探索生产服务型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利用农业新技术优势,创办村级经营性服务实体,通过开展购销服务增加村集体收入。西烟镇东村、前河东村,苌池镇小独头村等,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既为农业生产提供后勤保障,又为集体经济创造收入。
郊区全链条管理确保到村任职工作稳健起步
今年以来,郊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有关选派工作的要求,为选派到村干部加油鼓劲、保驾护航。
健全制度体系,确保精准选人。一是严格的责任制度。区委把选派工作纳入区委备案管理,明确区、乡两级责任,让选派干部对口有监管。二是民主的推荐制度。坚持个人自荐及组织推荐“两荐”机制,把优秀的“苗子”推选出来。三是科学的选拔机制。落实集体谈话和任前谈话“两谈”甄别机制,为干部画好画像。四是完备的审核机制。健全干部联席会议政治联审、干部考察组资格复审、区委组织部和区委常委会议组织评审“三审”选拔机制,切实把好政治入口关、能力测评关、全面检验关。
出台硬核举措,政策全面发力。制定《选派工作方案》《关爱激励十条硬核措施》《“四个一”帮扶措施》“1+2”系列政策,明确选派干部保留职级待遇,并统一为其办理任职期间的人身意外保险,每月享受2000元生活补助、500元岗位报酬、年度考核奖励、1万元工作经费,优先晋职晋级和评优评先。定期沟通交流,实行1名区级领导联村、1名乡镇领导包村、1个派驻单位和1个企业结对组成帮扶工作组的“四个一”帮扶机制,做到优惠政策、扶持资金优先倾斜,强化基层导向,激励干部到基层锻炼成长、干事创业。
上好第一堂课,激活干事潜能。在温河灌区纪念馆举行誓师大会,区四套班子领导向选派干部授旗和赠书,组织聆听温河故事和工程建设者战斗经历,开展好学习、弘扬和传承“团结奉献、创新创业、执着担当”的温河精神“任前第一课”。目前,全区所有23名选派干部已全部进村开展工作。
市委老干部局“互联网+”助推工作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市委老干部局树立“互联网+服务+学习+宣传”思维,有效推动了全市老干部工作高质量发展。
动态数据助力精准服务。强化数据分析对工作决策的基础作用,扎实推动“九库同建”,即:建立健全离退休干部数据库、厅级退休干部信息库、易地安置离休干部信息库,核查完善帮扶救助信息库、已故离休干部无工作遗孀信息库、离退休干部高寿信息库,跟踪建立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和党员信息库、老干部发挥作用典型信息库,统筹共享市老龄人才库,为各项工作开展提供了有力数据支撑。
线上发力丰富学习载体。从5月开始,县级干部带队,分8个小组,深入5个县区、58个市直部门,给近3000名老同志面对面示范,手把手帮助关注“离退休干部工作”“山西老干部”等微信公众号,注册“学习强国”“三晋先锋”等学习平台,掀起老干部线上学习热潮。
信息宣传拓展工作新局。依托国家、省、市主流媒体和各类信息平台,及时推送党的老干部方针政策,总结做法亮点,展示特色风采。疫情期间老干部助力抗疫等正能量事迹,被共产党员网、《山西日报》《阳泉日报》等主流媒体选用宣传,激发了全市老干部讲好阳泉故事的积极性。
市委编办坚持改革引领 构建一流保障体系
为适应新时代机构编制管理新要求,市委编办坚持改革引领,集中力量突破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为全市各项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
一是出台《市县乡机构改革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及深化改革的工作举措》,提出机构改革14个方面需解决的问题及改革举措和整改落实要求,促进党政机构改革由“物理整合”向“化学融合”转变。二是完善党的领导体系、政府治理体系,重新调整市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市委国家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机构设置,理顺领导体制,优化工作流程,健全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强化森林草原防火、防汛抗旱工作力量和组织体系建设,完善协调配合机制;明确民爆安全监管部门及职责分工,厘清应急管理、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等部门的责任链条分界点、衔接点,以机制成果固化形成制度成果。三是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梳理各部门行政审批类事项清单,重新调整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和25个涉改部门“三定”规定,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审批效率,优化营商环境,方便群众和企业办事。四是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研究制定《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实施方案》,依法依规依事业发展需要,对事业单位进行整体重塑和功能再造。通过整合职责任务相近机构,撤并“小、散、弱”机构,设立服务中心工作机构,强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机构力量、推出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等改革措施,大力优化布局结构,完善公益服务供给体系,提升整体服务保障效能。
市直机关工委建平台
筑阵地加强机关党建
今年以来,市直机关工委以平台建设为载体,大力加强党建阵地建设,采取“因人而异、因陋就简、因地制宜”的原则和办法,指导推动市直机关34家党组织建立了高标准高规格的“六有”党员活动室。
其中,特别与中国移动阳泉分公司党委开启了“党建和创”项目,筹建起800平方米的市直机关党员政治生活中心,规范化的党建活动室及党员政治生活中心,使身处其间参观学习的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了归属感。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万余名党员干部到政治生活中心学习实践。
市直教育工委守好底线
防疫教学“两不误”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全市教育系统一名名共产党员挺身而出,一个个战斗堡垒巍然矗立,一面面鲜红的党旗在防控一线高高飘扬。全市360余所中小学,14.7万名学生接受了优质的在线教学服务,做到了城乡区域内学校全覆盖、学段全覆盖、学生全覆盖,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全部按期复学复课,圆满实现了“停课不停学”的目标任务。
特别是在今年中、高考期间,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切实保障考生、监考老师和考务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营造出“健康、公平、平稳、温馨、诚信”的考试环境。
市工信局党委“四个建设”
扎实推进国企党建
市工信局(国资委、民营局)党委围绕国企党建40项重点任务要求,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国企党组织组织力不断提升。
加强政治建设。组织全系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贯彻落实好省委、市委安排部署,深入27个基层党组织调研,印发《党建工作要点》,落实20项基层党建重点工作任务,把政治引领贯穿于工作全过程各领域。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坚持和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分2批次共调整16名国企干部,实现书记、董事长“一肩挑”,逐步配齐专职副书记,全面完成党建工作写入公司章程,严格落实党组织会议作为董事会、经理层决策“三重一大”问题的前置程序,推进党的领导和公司治理结构有机统一。
加强组织建设。压实国企党组织书记管党治党责任,层层建立党建联系点,坚持分类管理、精准施策原则,生产正常的企业突出打造国企党建品牌,僵尸企业突出强化党建基础,留守类企业突出运用现代化手段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围绕“六新”和转型综改加强国企人才培养和储备。
加强作风建设。落实对国企“一把手”、核心岗位、关键部门、薄弱环节的监督检查,开展集中整顿月活动,对信访问题和群众诉求全面起底,用好“四种形态”,深化巩固作风建设整顿成果。
市公安局党委
抓实忠诚教育铸牢忠诚警魂
市公安局党委把政治建警作为公安队伍建设的“灵魂工程”,印发了《关于在全市公安机关建立健全忠诚教育体系的实施意见》,打造高素质过硬公安铁军。
深化理论武装铸魂。“关键少数”坚持“四个带头”,先后开展了17次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2次专题学习研讨,依托“学习强国”、“三晋先锋”、公安信息网、钉钉课堂等载体强化了自主学习。
传承红色基因固根。依托百团大战纪念馆等红色资源,加大爱国主义教育、先进典型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力度,组织举办了“警徽心向党——全市公安机关纪念建党99周年”主题系列“五个一”活动,靳润喜副市长带领党员民警重温入党誓词,讲授廉政党课。
建强基层组织夯基。持续深化“三四五六”工作法,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行党员先锋指数管理,坚持“支部建在连上”,在脱贫攻坚、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重点任务中都成立了临时党组织,交出了现行命案连续8年全破、今年上半年实现“零非访”、群众安全感全省第一等亮丽的成绩单。
开发区抓好园区
党的建设补齐党建拼图
今年以来,开发区党工委分别在驼岭头、产城、荫营和五渡4个园区成立党支部,同时从应急管理分局、生态环境分局试点选派优秀党员下沉园区,加强了园区与派驻机构、企业以及村委会党组织的联系,扎实推进服务园区、服务企业、服务社会工作,助力开发区建设发展。
突出服务园区这个支部主责。面对园区建设与整村搬迁矛盾,全体党员冲在一线,积极参与前期入户、协议签订以及化解纠纷等各个环节,有序推进整村搬迁工作。
突出服务企业这个工作重点。成立入企服务小组,支部党员对园区企业全面进行实地走访摸排,了解困难需求,采用“一企一策”办法,助企纾困。疫情期间,园区党支部协调各方,累计向驻区企业发放贷款15555万元,缓解资金压力,助力复工复产,为克服疫情不利影响、蹚出转型发展新路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