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如何破除村级发展缺人才、缺项目、缺资金的障碍,解决农村基层党组织基础不牢、战斗力不强等问题,已成为基层组织部门当前关注的重点。江苏高邮、山东高密采取联建共建的方式,将资源力量向农村一线下沉,通过联组织、联队伍、联产业等形式,推动形成以强带弱、抱团发展的新局面。
江苏高邮
“五方主体”一一结对
中国组织人事报高邮讯 (通讯员 邮组宣)“有了农业项目补助资金,有了农商行100万元额度的惠农低息贷款,我再也不用为养殖基地建设资金烦恼了。”村民陆小荣感慨道。近日,在江苏省高邮市农商行牵线下,龙虬镇龙潭村村民陆小荣的水蛭养殖基地扩大了20亩。
水蛭养殖项目的成功升级是高邮市“五方结对”共建工作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高邮市开展“五方结对”共建工作,以机关部门、国有企业、重点民营企业、农业龙头企业、乡村振兴指导队为“五方主体”,与乡村振兴综合试验区先导区行政村“一一结对”共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综合试验区建设步伐,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建强基层组织,推动“部门(企业)+村”党组织共建互联。发挥机关部门、国有企业组织优势,通过“活动联办、资源联享、队伍联育”等共建形式,深化基层网格化党建工作,着力在村级组织建设、队伍建设、阵地建设上取得新突破。“五方主体”单位党委(党组)全年专题研究结对共建工作不少于2次,主要领导到村调研指导、推进工作不少于2次,至少召开1次党建联建工作例会、上1次专题党课。
立足结对村资源禀赋,培育特色产业。以罗氏沼虾、优质稻米等生态种植、养殖为龙头,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导,加快试验区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帮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围绕“一村一品”,“五方主体”在延伸产业链条,强化产销衔接,提升质量效益,培植龙头品牌上坚持一村一策、分类实施、错位发展、精准帮扶,以产业兴旺助力乡村振兴。全年帮助引进或扶持收益稳定的产业发展项目不少于4个,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25万元以上。
统筹资源,补齐各村基础设施短板。调度各方力量,通过向上争取、企业帮扶、合作共建、部门协助等方式,加快完善结对村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全年机关部门至少为结对村办1件投资不少于20万元的民生实事,国有企业至少办1件不少于10万元的民生实事,重点民营企业、农业龙头企业至少帮助解决1件发展难题或推动至少1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引导重点民营企业、农业龙头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帮扶弱势群体。鼓励企业、挂钩部门通过实物捐赠、资金资助等方式,为结对村贫困学生、重病患者、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提供捐资助学、医疗救助等公益慈善服务。每年各结对共建部门组织本单位本系统党员干部开展联户帮扶活动1次以上,帮扶困难家庭总数不少于5户,捐资助学不少于10户。
山东高密
互动帮扶 融合发展
中国组织人事报高密讯 (通讯员 夏浩然)“现在,支部成立合作社把土地集中起来建设土豆试验田,从种植到销售统一管理,我入股合作社后,年底挣了12万元,比种普通蔬菜赚得多!”近日,山东高密市张家庄村村民张新伦兴奋地说。在村社共建的推动下,农民在黄土地里刨出“金疙瘩”不再是梦想。
去年以来,高密市坚持抓党建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以需求为导向,推动村企、村村、村社深入对接,有效破解“无钱办事”难题,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保障。
村企融合。发挥企业龙头带动作用,出台“百村帮扶”提升行动,组织优势企业与经济薄弱村联姻,实现融合发展。根据企业与村集体在用地归属、员工来源等方面的关系,突出双方发展需求,筛选确定100家市镇骨干企业,与100个村深入结对。开展村企互动“四个一”,即开展一次牵手对接互访、组织一次外出参观学习、提供一条致富信息渠道、洽谈一个合作共赢项目,日前,共推动63个共建项目落地,实现增收200多万元。推动企业和乡村在基础设施建设、文体活动联谊等方面进行深化合作,形成长效工作机制。
村村结对。以经济薄弱村党支部为对象,由镇街就近寻找基础条件好、发展实力强的先进村党支部开展结对帮扶,实行联村统筹管理,结成帮扶对子。通过联合召开支部生活日、社村集中议事日等方式,引导双方“两委”干部和党员群众代表加强信息交流,明确薄弱村的短板与先进村的优势,推动形成共识。先进村制定帮扶方案,明确阶段目标、具体措施、完成时限。以薄弱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评价结对帮扶成效,每季度由镇街开展专项检查,给出指导意见,督促成效不明显的结对双方加快进度。
村社共建。将同一产业链上关联度较高的村党支部、供销社、合作社联合起来,实行产、管、购、销、加工一体化,培育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动能。实施大田托管,由村党支部领办土地专业合作社,通过组织引导、党员带头等方式,把土地资源集中起来,依托为农中心、龙头企业开展规模化作业。实施产业共建,借助供销社市场优势,村党支部负责流转提供土地,龙头企业或基层供销社负责建设标准化农产品基地或产业园,联建合作社开展产业共建项目,通过按股分红等方式实现集体增收。将共建村的闲置房屋、集体建设用地等资产,与供销社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和农村现代流通服务资源深度融合,引导村集体按农资销售额、农机服务面积等指标获得提成收入,实现增收9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