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灵县以选聘村(社区)工作人员为抓手,着力做实“遴选”“管育”“考评”三篇文章,广泛激发活力、增强动力、传导压力,蓄足了村级后备干部队伍“源头水”,有效破解了村级干部选人难、管理松、留不住等症结,为村“两委”换届实现“一升一降一肩挑”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
一、做实“遴选”文章,严把标准精心寻才选才。该县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突出政治标准、宗旨意识和带富能力,广招有知识、思路宽、善作为的后备力量。一是坚持标准“甄选”。围绕年轻化、高学历化、能力突出化,精准设定招聘“门槛”;旗帜鲜明亮出“六条红线”,对涉黑涉恶等人员,一律不予招聘,迅速形成公正阳光的选人氛围,全面把好“入口关”。二是规范程序“严选”。重点针对农村、社区岗位特点,精准制定招聘方案,创新增加资格联审、考核和选岗环节,全程邀请纪检监察部门监督,做到程序规范、监督有力。三是按需配置“优选”。坚持为“每村至少配置1名”的硬标准,2017年以来累计为全县132个村6个社区配备工作人员195名、“网格员”72名,并全部充实进入“农村后备干部队伍库”。
二、做实“管育”文章,压担放责精细育才造才。该县注重加强思想政治、能力素质和担责意识“三项能力”建设,为履职尽责打牢长远根基。一是“导师帮带”培养。采取“1+1”“1+N”等方式,发挥“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员的“领航”作用,每人固定帮带1名或多名村(社区)工作人员,手把手教方法、面对面解疑惑,助推融入农村工作、积累实战经验。二是“台账管理”促效。在各乡镇、县人社局建立台账,“一人一档”建档管理,及时了解工作人员的现实表现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实践历练等工作,实现管理常态化。三是“立体培训”强能。着力打造“四大教育基地”,即依托县委党校打造思想政治提升基地,依托电大打造文化水平提升基地,依托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农业科技园区打造履职能力提升基地,依托龙头企业打造致富技能提升基地;通过“四大基地”带动,完成对195名村(社区)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全覆盖。同时,出台专项政策,鼓励参加继续教育,累计将22名村(社区)工作人员提升为大学本科学历。
三、做足“考评”文章,政策激励精准留才用才。该县聚焦专业化、职业化,建立能上能下竞争淘汰机制,实现政治有盼头、待遇有甜头、工作有奔头。一是建立全链条评估考核体系。出台《村(社区)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办法》,推行工作情况、生活情况、存在问题、思想状态“四必谈”机制,每半年开展一次谈心谈话,年终组织一轮“双百分”“四条线”考核(即政治表现、业绩表现各占100分,重点围绕村级党建、脱贫攻坚、集体经济、乡村治理四方面进行考核),建起经常化、精准化、导向化的评估考核体系。二是积极搭建干事创业平台。建立“四大员”机制,推动村(社区)工作人员赴一线、长才干。先后发动195人兼任疫情防控“协管员”,优选23人到县内“两新”组织兼任“党建指导员”,将3人派驻到县金扶农牧公司党支部、黄花产业党支部担任“产业发展指导员”,将12人选派为乡、村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员”。三是注重激励关怀择优重用。立足待遇有保障,实行“基本报酬+创收奖励”待遇保障机制,如对兼任“两新”组织“党建指导员”的,年终考核优秀可获得1000至2000元奖金;对担任“产业发展指导员”的,利用村集体经济收益给予分红奖励。立足荣誉有归属,先后有16名村(社区)工作人员授予优秀共产党员、致富带头人、五好家庭等荣誉。立足政治有前景,全面拓展晋升空间,将5名优秀村(社区)工作人员招录进入事业编制;利用“两委”提前换届契机,将11名业绩突出的村(社区)工作人员推选到村级班子,其中2人选为支部书记,真正实现了选得出、干得好、留得住。(刘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