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公文范文 > 主题教育 > 以干部考核之变,聚推动发展之力——江苏省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调研报告

以干部考核之变,聚推动发展之力——江苏省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调研报告

时间:2022-02-14 01:19:07 浏览次数:

编者按

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江苏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落实《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要求,着力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凝聚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强大合力。中央组织部公务员三局对江苏省的经验做法进行了调研。本期刊发他们的调研报告,供学习借鉴。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提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新江苏,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等一系列重大指示要求。江苏牢记总书记谆谆嘱托,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主动适应新的发展变化,充分发挥干部考核导向作用,以创新开展年度综合考核为总抓手,着力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凝聚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强大合力。

以变定向:变重规模速度为重质量效率

用新发展理念立起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绩考核指挥棒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江苏深刻认识新发展理念是必须坚决贯彻的指挥棒,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政绩考核创新。

——把新发展理念作为政绩考核的根本遵循。针对“理解不深入”“行动跟不上”等问题,江苏组织开展全省干部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要求对照自查“有没有因为过去发展中形成一定的先发优势,就认为可以轻轻松松走在前列的盲目乐观”“有没有认为经济好就一好百好,看不到其他方面发展短板的认识盲区”等“九个有没有”;深刻认识“发展的初心是什么,发展是不是遵循了规律,转方式、调结构的核心任务是什么”等“发展三问”;深刻反思响水“3·21”化工厂爆炸事故的根子在发展理念“老一套”,“重化围江”状况决不能再持续下去。省委明确提出,坚决破除与新思想新理念不符合的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严格按照“指挥棒”跑、根据“红绿灯”走。省委专门成立考核工作委员会,省委书记任主任,省考核办设在省委组织部,出台年度综合考核工作规定和实施方案,搭建数据管理平台,开展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制度安排。根据调研组对781份问卷的统计,82%的干部认为,近年来江苏政绩考核最明显的改进是,让对新发展理念“理解不深入”的深化了认识,让“行动跟不上”的加快了脚步。

——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政绩考核的主要内容。江苏全面承接国家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办法及指标内容,突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本质要求,以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城乡建设、文化建设、生态环境、人民生活“六个高质量”为框架,对设区市、县(市、区)分层级构建考核指标体系;围绕服务高质量发展,结合职能职责分类别设置省级机关单位和高校考核指标。注重发挥考核指标体系对全局工作的引领作用,引导干部明确发展定位和奋斗目标,争当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领跑者、排头兵。

——把人民满意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标尺。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政绩考核始终,突出考核群众关心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让百姓对高质量发展“有感”。在设区市、县(市、区)、省级机关单位指标体系中,反映公用设施、生活环境、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类的指标均占总指标一半以上,督促引导干部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保障,像落实发展指标一样落实民生任务。采取入户调查、电话访谈、网络问卷、满意度测评等方式,深入了解群众对发展的真实感受和评价,深入了解干部在群众中的口碑,提高社会公众评价的考核权重。

以变考实:变笼统抽象为具体化可衡量

考出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绩“含金量”

考什么就会引导干部干什么。江苏改变以往“总结述职说一说、民主测评勾一勾”的做法,围绕推动和服务高质量发展,建立具体明确、相互关联的指标体系,着力解决考核内容不清、评判优劣缺乏依据等问题。

——优化设计“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考卷。设区市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由省政府领导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统计局等单位共同实施,以“共性指标+个性指标+加减分”方式明确考核内容指标。共性指标体现普遍性要求,对设区市围绕“六个高质量”设立68个二级指标,每个指标分别计算水平指数(反映绝对值)和发展指数(反映增减值),按照4∶6的比例合成得出综合指数,经济总量不占优的设区市同样可以考得好。个性指标体现差异化要求,根据各地发展定位和目标任务,既考特色强项,又考短板弱项。对南京、无锡、苏州重点考核主导产业发展、引进外资总部经济等情况,对苏北重点考核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情况。加减分按发生次数累计、不设上限,旨在鼓励各地各单位补短板、锻长板。共性指标、个性指标均选取公认度和指向性强、统计数据来源可靠的关键指标,大指标大权重、重点工作重点权重,高技术产业投资、营商环境、安全生产等指标权重均占4%以上。指标在目标设置上突出区分度,分两档计分,完成80%工作量拿到基本分,80%至100%之间按比例赋分,引导各级干部“跳起来摘桃子”。省级机关单位服务高质量发展考核由省委编办会同省委办公厅等单位组织实施。设置重点工作目标、管理工作目标和创新创优目标3个一级指标,设计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等二级指标,突出考核“放管服”改革等情况,推动机关提效能、转作风、促发展。其中,个性指标占70%权重,体现差异化。

——优化设计“党的建设成效评价”考卷。整合党风廉政建设、基层党建、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等考核,由省委党建办会同省纪委监委等机关组织实施。对设区市,主要考核政治建设、市委常委会抓党建工作等7个方面,设置20个左右指标,占80%权重,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占20%权重。对省级机关单位,主要考核政治建设、廉洁履职等5个方面,设置10个左右指标。指标设置突出政治统领,聚焦提高干部素质能力,服务高质量发展,注重以“小指标”撬动解决“大问题”,使党建工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聚力。

——优化设计“社会满意度评价”考卷。制定实施方案,由省社情民意调查中心采用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方式,开展民意调查。对设区市,主要围绕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服务群众等内容设计问卷,按本市常住人口占全省比例,从居住在本地区的公民中抽取样本。对省级机关单位,主要围绕效能提升、作风改进、廉政勤政等内容设计问卷,从全省范围内抽取样本。2019年民意调查设置了看病、就医、上学是否满意等问题,随机选取1.8万名群众听取意见,向1400多名省“两代表一委员”发放评价表,邀请3115名社会公众给94个省级机关“打分”,省考核办将收集到的问题和建议反馈给考核对象。群众的“好差评”成了干部的“正衣镜”,基层群众对省级机关单位的综合满意率由2016年的84.8%提高到2019年的91.4%。2019年,公共交通服务在满意度调查中位居“口碑榜”第一位,交通运输厅负责同志说:“满意度测评就是帮助我们改进工作的风向标。”

以变求准:变简单化为多角度

精准画出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绩“立体像”

江苏坚持考人与考事相结合,综合运用多种考核方式,知事见人考实绩,初步实现绩由事考、人以绩论的良性循环。

——以干部政绩“三个挂钩”为抓手,探索以事考人新机制。一是领导班子等次与单位等次挂钩。单位年度综合考核评为第一、第二等次的,经综合研判其领导班子可确定为优秀等次。二是班子成员等次与领导班子等次挂钩。班子等次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的,班子成员年度考核优秀比例分别按30%、25%、20%、15%确定。班子正职按单位得分和个人测评8∶2权重计算。省管班子为“较差”等次的,正职一般不得确定为称职及以上等次。班子其他成员按单位得分、个人测评和个人实绩3∶2∶5权重计算。三是非领导成员公务员等次与单位等次挂钩。对表现突出、年度综合考核评为第一等次的单位,适当提高其公务员年度考核优秀等次比例。一位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讲:“过去考核看票数说话,现在业绩占了大头,把单位好坏与个人得失拧在一起,也让班子更团结,干部更齐心。”

——以季度监测半年评估为载体,推动考核经常化制度化。细化分解考核指标,明确时限要求,加强跟踪监测,形成平时有监测、年终有印证的闭环链条。季度监测由牵头单位、责任单位负责,依托综合考核管理信息系统,定期汇总、分析、核定各地各单位指标任务推进情况并及时反馈。半年评估由省考核办统一组织,各地各单位对照指标任务进行自查,考核牵头和责任单位评估形成结果,交省考核办研究、考核委审定,逐家反馈,视情通报,评估结果作为年度综合考核等次评定的重要参考。年终考核由省考核办统一组织,按照总结述职、民主测评、个别谈话、了解核实、集中研判等程序进行。2019年底省委组织部组成11个综合考核组,开展现场考核,分别形成综合考核报告。各考核牵头单位要求进行现场了解核实的,事先要向省考核办提出申请。列入年度计划、年终需现场查验的业务考核,与年度综合考核合并进行,减少多头、重复考核。省考核办牵头建成全省综合考核管理信息系统,为精准高效开展考核提供了技术支撑。

——以党建乘数计分法为杠杆,促进党建与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把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的百分制得分作为基础项,把党建考核、满意度评价得分加总与80分的比值作为乘数,相乘得出年度综合考核总分,彰显党建工作对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和张力效应。党建考核只有80分以上,作为乘数才能不使高质量发展得分“缩水”。考核结果表明,党建考核与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结果的正相关度高于80%。经济发展相对靠后的宿迁、连云港从抓党建促发展中尝到了甜头,2019年年度综合考核宿迁首次夺得第一等次,连云港夺得争先进位奖。一些党委书记感慨,抓党建就是抓关键,必须两手抓两促进,用抓党建产生的内生动力,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活力。

以变促干:变考用“两张皮”为真考真用

激励各级干部撸起袖子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

江苏坚持精准科学定结果,多措并举用结果,切实做好“后半篇文章”,推动“考”有所得、“评”有所获、“改”有所成。

——组织把关定优劣。一是强化综合分析研判。采取条件分析、数据分析、案例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深入分析考核得分背后的个人贡献与集体作用、主观努力与客观条件、增长速度与质量效益、显绩与潜绩、发展成果与成本代价等情况,让干得好的考得好、干不好的往后靠,避免“平衡照顾”“轮流坐庄”。问卷调查显示,98%的干部认为本地区本部门获得的年度综合考核结果“评价客观公正,十分认同”或者“基本符合实际,比较认同”。二是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把关作用。省管班子正职在所属考核类别中比较,由省委组织部提出考核等次建议,报省考核委审定。省管班子副职在本单位领导班子中比较,由所在党委(党组)研究提出等次初步建议,省委组织部提出建议,报省考核委审定。每年评选20个先进县(市、区)、20名优秀县(市、区)党政正职和10个争先进位奖,由省考核办提出建议名单,提请省考核委、省委常委会研究决定。一位干部讲,考核结果分出了真干假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南郭先生”“官油子”不好混了,实干者腰杆更硬更吃香了。

——奖优罚劣促担当。坚持把考核结果作为实施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的重要依据,让有为者有位、能干者能上、优秀者优先。一是加大表彰奖励力度。省委省政府每年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总结表彰大会,既奖“全能冠军”、也奖“单项冠军”,既奖“一直领先”、也奖“进步最快”。对年度考核获得一二三等次的单位、个人,分别颁发奖牌或给予一次性奖励。对获得争先进位奖的,适当提高一次性奖励幅度。二是坚持考得好就要用得好。对考核优秀、符合资格条件的领导干部,及时提拔使用或晋升职级。2019年以来,19名考核优秀的省管干部得到提拔,132名考核优秀者被提拔为省管干部。无锡2019年提拔使用的干部,70.9%在上年度考核中获得优秀。三是强化监督约束。2019年对年度综合考核排名末位、领导班子被确定为一般及以下等次的10家单位,要求向省委省政府书面报告,提出整改措施。对考核结果出现异常、波动较大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省委组织部安排重点约谈、走访调研。对考核等次持续靠后、干部群众认可度较差、确实不胜任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及时组织调整。2019年以来,全省有661名科级以上干部因不适宜担任现职被调整。问卷调查显示,96%的干部对奖惩措施“很认同,很服气”或者“比较认同”,认为“体现了激励干事创业的用人导向”。

——比学赶超争一流。注重加强结果反馈和宣传引导,让过去对新发展理念“理解不深入”的深化认识,让“行动跟不上”的加快步伐,让“落实缺乏创造性”的打开思路、创新突破。坚持“点对点”向各地各单位一把手发送综合考核结果反馈意见书。各设区市共性指标、个性指标和党建得分,在全省的位次,公众满意度评价、民主测评等情况,在反馈意见书中一目了然,推动各地各单位纵向比较知进退、横向比较知不足,对标先进、加压奋进。先后编发8批106个依据“三项机制”加强结果运用的典型案例,今年4月发布年度“统考”榜单后,在新华日报头版连续刊发7篇综述文章,形成对标找差、竞相发展、争先进位的浓厚氛围。

思路一变天地宽。政绩考核之变,激活了“一池春水”,催生了蝶变效应,推动江苏在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中抢得先机。一是考出了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导航效应,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成为全省上下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改进政绩考核近三年来,江苏各级干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定向领航、向新发展理念寻策问道的认识更深刻、态度更鲜明、行动更坚定。决不会回到简单以GDP增长率论英雄的老路上去,决不会回到以破坏环境、牺牲安全为代价搞发展的做法上去,决不会回到粗放式发展的模式上去,已成为干部认同、发展遵循、群众可感的生动实践。二是考出了整体发展质态的提升效应,高质量成为江苏发展的鲜明标识和强劲动力。全省发展活力更足、动能更强,跑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连跨3个万亿元台阶,人均GDP居全国省区第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迈入“4万元时代”,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提升到70%以上,主要入江支流断面全面消除劣Ⅴ类,文明城市数量全国第一,群众安全感提高到98.3%。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地区生产总值由一季度下降5%反转为前三季度增长2.5%,高质量发展展现出巨大韧性。三是考出了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激励效应,干部队伍的动力、活力深度激发。“敢于亮剑、敢争一流”,“跑出加速度、干出首位度”,干部队伍中出现对标先进、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低调务实不张扬,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工作作风更加彰显。2019年省级机关领导班子测评“好”“较好”的比例均达到96%以上,同比提升4.9个百分点,干部队伍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问卷调查显示,91%的干部认为,实施年度综合考核后“压力更大了,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动力也更强了”。四是考出了提质增效的治理效应,干部的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显著提升。江苏坚持以“强富美高”统领推进省域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各级干部与“六个高质量”相适应的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不断提升。“放管服”改革纵深发展,出台省市县三级权力清单,省级层面非行政许可审批全部取消;推行政务服务“一张网”和“不见面审批”,90%事项可以通过网上办理,营商环境优势更加凸显;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更多优质资源、管理、服务下沉基层。2019年省级机关单位评出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优秀创新创优成果34个,人社厅“精准发力稳就业”、民政厅“温情社会救助”等改革举措获得群众高度认可。各级干部在疫情防控大战大考中经受住了考验,全省稳妥有序、迅速推进复工复产,防汛救灾做到了有大汛、无大灾、零死亡。

识变应变求变,更精更准更实

让考核导向更鲜明,助推发展更有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必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我们体会,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充分发挥干部考核工作指挥棒、风向标、助推器的作用,必须因时而变、谋势而动,突出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改进政绩考核,务求精准科学,树立鲜明导向,强化激励效应。江苏的探索实践,为我们提供了有益启示。

(一)必须坚持把政治标准摆在首位,引导干部以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绩践行“两个维护”。江苏突出政绩考核的政治属性,坚持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实际成效和具体事例,识别评判干部的政治素质。实践表明,做好新时代政绩考核工作,必须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贯穿始终,坚持党中央强调什么、部署什么就考核什么,督促引导干部把为民造福作为最主要的政绩,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彰显政治忠诚和政治担当。

(二)必须坚持考人与考事结合,提升人由事考、知事识人的实效性精准度。江苏把年度综合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评价的主要依据,从实事看政绩,从政绩看干部,考核过程扎实,考核结果真实。实践表明,做好新时代政绩考核工作,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工作一线看干部,从实事、实情、实绩中看能力,从要事、急事、险事、难事中看担当。

(三)必须坚持创新完善方法手段,考准考实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绩。江苏坚持定性与定量结合、平时与年终对接,综合现场考、大数据、分析研判、群众评议等多种方法手段,有效深化了对干部的了解。实践表明,做好新时代政绩考核工作,必须因时为法、随事而制,全方位多渠道了解干部,近距离多角度识别干部,不断提升政绩考核科学化水平。

(四)必须坚持用好用活考核结果,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推动发展。江苏把考核结果运用与建立“三项机制”结合起来,增强结果运用刚性,加大奖优罚劣力度,营造了担当干事的良好氛围。实践表明,做好新时代政绩考核工作,必须坚持“奖优”与“罚劣”双向发力,鼓励先进、鞭策落后,真正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鲜明导向。

(五)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确保政绩考核有力有序有效开展。江苏把政绩考核作为一把手工程,省委常委会定方向、定政策、定结果,省委书记亲自谋划抓推动,组织部门聚焦主责抓实施,提高了政绩考核的严肃性权威性。实践表明,做好新时代政绩考核工作,必须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把关作用,把指挥棒牢牢抓在手中,把干部考核制度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中央组织部公务员三局

推荐访问:考核 推动 发展 江苏省 政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