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公文范文 > 振兴乡镇 > 榆社县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榆社县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时间:2022-02-14 01:30:35 浏览次数:

榆社县找准突破口,因村制宜、分类指导,多模式、多渠道、多层次壮大村集体经济,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精准助力乡村振兴。

——政策资金“输血”,发展“固定收入型”经济。一是发展示范项目。利用上级扶持壮大集体经济资金3320万元,入股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潜力强的种养业企业,购买的集体资产等项目中,示范项目带动全县140个村增收,每村年均获利1万余元。二是发展光伏产业项目。大力发展新能源光伏产业作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基础保障。投资建设二座5MW联村光伏电站、4个村级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10MW,年发电收益1170万元,收益全县151个贫困村全覆盖。三是发展易地搬迁后续产业项目。利用市、县扶持68个深度贫困村后续产业资金5200万元,投资到牧乐嘉、天生农牧、雄塑管道、宏森服饰等6个县域企业,年收益分红460万元,保障68个贫困村集体实现稳定收入。

——项目扶持“活血”,发展“入股分红型”经济。一是资金入股合作社,村社合一。采取“县统筹整合扶贫资金扶持推进,组织农林牧专业合作社实施、村集体和贫困群众入社入股分红”的运作模式,扶持成立的种植业、养殖业、生态护林合作社652个,投入扶贫资金2.8亿元,形成“合作社+村集体+贫困户”的产业发展平台和组织体系。每一个合作社享受政策扶持补贴后,每年拿出补贴资金的10%,给合作社带动的贫困户分红收益直至脱贫攻坚结束,剩余享受的扶持资金以村集体入股的方式折股量化,每年获得合作社的分红收益,实现每个村均有稳定可持续的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二是资金入股企业,村企联建。通过回引能人以打造特色扶贫产业为宗旨,创办的百纳型材、锦祥花卉园艺、国锋农林牧有限公司等小微企业12家,成为壮大集体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活水源头”。各村以扶持资金、运用盘活的村内闲置资金入股,采取“村集体+公司+能人+贫困户”运作模式,构建多方共赢合作机制。其中入股企业的北马会村最高年获得集体经济收益近20万元,全面拓宽了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三是村与村组成联盟,村村抱团。大力发展经济林和设施蔬菜种植,酥梨产业、西红柿种植,河峪乡前庄村、北寨乡南寨村等23个产业村进行联合,利用扶持资金以集资入股的形式,建设冷库和蔬菜交易市场,服务产业获得收益后,进行入股分红,每个村年分红近万元。

——五地一产“造血”,发展“资产资源型”经济。一是统筹谋划,包保项目抓成效。运用集成思维统筹谋划入市项目,结合实际确立7方面重点领域和特色板块,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打造一批具有集成效应的引领性项目、示范性项目。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设立“五地一产”入市抵押贷款银行风险补偿金,建立全县“五地一产”改革项目库,储备入库项目45个,新增入市项目15个,以项目为载体为“五地一产”入市改革构筑有力支撑。二是因地制宜,找准切口抓改革。以68个整村搬迁村土地集中流转为突破口,推动产业扩规提质为主抓手,依托5条示范廊带建设,引进省医药集团、天生农牧、十四只绵羊等7个农业龙头企业为引领,打破乡村界线,集成布局规划,精心打造了青亿养殖“一站七基地”、天生农牧中药材仓储加工、河南即可达鹌鹑蛋品包装等一批示范性、引领性、带动性项目,带动使用流转土地近2.85万亩。三是深挖细查,严格规范抓增量。以“一图三表”为依据,一体推进摸底排查、盘清家底的同时,聚焦规范抓潜力、找增量,建立“两公示、两清单”规范摸底流程,实行“下达一个通知书、开好一个沟通会、把好一个审核关、健全一个处置链”“四个一”合同规范机制。共规范合同3386份,核准规范入市集体非承包耕地14.2万亩,林地90.25万亩,四荒地105.99万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768.75亩,宅基地35622宗、1.6万亩,增加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3.57亿元。(撰稿人:张冬)

推荐访问:榆社县 集体经济 助力 村级 振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