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中青年志愿者感人的事件7篇
抗击疫情中青年志愿者感人的事件篇1
20___年的庚子春节,街道上看不见熙熙攘攘的人群和车水马龙的繁忙,行色匆匆的人们面戴口罩,眼神中互相是戒备与疏离……每天增长的确诊数字,不断扩大的疫情地图,时刻牵动着14亿人民的心。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形势严峻,在这场看不见“敌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却有这样一群人,逆流而上,用尚且稚嫩的肩膀,众志成城,扛起了“爱的桥梁”。
那一天,白衣着身,是英雄出征战场的铠甲。近日,网路上有一个热门话题,“最美的背影”,点赞最多的一张照片就是几位医护人员,穿着严密的防护服,站成一排,赶赴病房。我们在过年,他们在帮所有人过关,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你为了谁,因为你们的坚守,让我们不再恐慌,因为一袭白衣,让我们看见最美丽的铠甲。曾经将名字写在校服上的90后们,变成如今将名字写在防护服上的一线战士,防护服下的他们,也和你我一样,是子女、是父母、是挚友,是鲜活灿烂的普通人。他们怕吗?当然。但正是他们,在危急时刻,克服恐惧、义无反顾地“顶上去”,是他们,面对肆虐的疫情,始终坚守在自己岗位上;是他们,用逆行的单薄身躯,筑起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正如武汉市中心医院的护士长唐莎所形容那样:“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罢。”这群90后,是拥有着隐形翅膀的天使。
那一刻,青丝斩断,是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1月26日,一则“光头护士”的新闻一度引起关注,武大人民医院东院区神经内科护士单霞,身为90后护士、两个孩子的妈妈,在医院被确定为定点救治医院后,她果断将两个孩子送离了身边,并且因为毛发也可能沾染病毒,所以自己在家毅然剪掉了齐腰长发“光头明志”。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同样拥有长发的我,更能理解这一决定的深重意义。女孩儿爱美,剪掉长发尚可,但是剪成光头,哪怕男士,又有几人有此勇气?当大家感动地说“这身白衣穿得太沉重”,单霞却觉得剪个光头真心没什么,“只是为了我好戴帽子,好穿防护服,好上战场,好保护自己和同事”。因为穿上了这身白衣,戴着护士帽,有了信仰,即使害怕也不能后退,为了切断传染源,努力救治病人,他们做的事情,比剪发还多得多。“如有不幸,请捐献我的遗体研究攻克病毒”“关键时刻我不会逃避,我也不会做逃兵”,这些话,都出自一名95后的小女孩之口,武汉科技大学天佑医院肿瘤科的护士李慧。疫情爆发到现在,从除夕夜开始,她坚守在工作岗位,从未离开。因为有这样一群年轻巾帼英雄无私勇敢,在病毒面前毫不害怕,舍身为民为国,让人们看到了他们为之战斗的决心,坚定了我们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强大信心。
那一句,义无反顾,是赤子心怀感恩的大爱。24岁,恰是青春正好的年纪,但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的护士佘沙,却有远超这个年纪的担当和感恩。在20__年汶川地震中幸存的她,见证了全国各地对灾区人民无私的援助。医院发布召集第二批援汉医疗队成员的通知后,她就主动报名请战,在她和护士长的申请理由中,最让人动容的就是那句“因为我和其他护士不一样,我是汶川人”,与此相似的,还有一名95后男护士许汉兵所说的,生在中国是件幸运的事情,危险的时候肯定不能退缩”,奋战抗肺炎一线的他,在防护服上郑重写着“精忠报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句话,看似简单,生活中很少有人能够做得到。为了家国大义,付出所有、哪怕生命的代价,他们,为我们诠释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澎湃爱国情。年轻的90后,曾经被人们称作是“垮掉”的一代,很多人质疑,我们是否能够担负起建设国家和民族的重担?是否能扛起中国走向未来的坚定脊梁?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无数90后在严峻疫情面前挺身而出,奔赴一线,不顾个人安危,深入一线探访疫情真相的青年记者;除夕夜整装待发,支援前线的解放军医疗队;各地医院,在请战书上坚定地按下红手印的医护工作者;还有心系武汉,捐助物资善款的海内外爱心人士。无数感人肺腑的事情中,90后用实际表现告诉社会:我们,一定行!滴水汇成江河,有14亿同胞站在我们背后,众志成城万众一心,请相信每一个人的付出,相信阴霾过后终有灿烂彩虹。
抗击疫情中青年志愿者感人的事件篇2
当看到一个个身影奔赴一线,你是否潸然泪下?当知道一个个身影知难而进,你是否鼓掌赞美?每当见到这一个个身影坚毅倔犟,你是否说真美啊!
这不仅是视察,还是一种关切。春节,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武汉人民打响了“战疫”第一枪。虽然这次“战疫”非常困难,但是国家对我们的安抚也是无处不在。在医院、超市等地方皆留下他的身影,总理一举手一投足,我仿佛感到了一股暖流贯通血液,那一句“你们辛苦了!”让多少医务人员泪流满面,让他们有信心与病毒抗争。让人民有了信心和力量。给了人民群众打赢这场“战疫”的决心。这身影,真美!
这不仅是责任,还是一种情怀。钟南山爷爷告诫大家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但他自己为防控疫情踏上了去武汉的路。高铁上,84岁的老人忍不住身心强烈的疲惫,靠在餐车旁小憩,那一刹那被拍成照片,深深的印在我脑海中,让我回想起“医院是战场,作为战士,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的勇士精神和“重症病人到我这来”的英雄气魄。再看现在,战疫情,钟南山爷爷威风不减,“武汉是能够过关的,武汉本来就是一座很英雄的城市”,他带着专家组第一时间逆流而上,给了武汉人民莫大的鼓舞。如今钟南山爷爷年事已高,是什么让他如此刚强,我想是拳拳赤子心和殷殷爱国情。这身影,真美!
这不仅是祝福,还是一种大爱。他的妻子就要前往武汉救死扶伤,他在她临走时说:“赵英明,平安回来,你平安回来,我包一年的家务。”多么朴实的话语,多么深厚的感情,很可能赵医生一去不复返,但他作为赵英明的丈夫,懂得掂量夫妻私情和国家大爱的分量,这看似玩笑的一句俏皮话,浓缩了多少不舍,表达了多少恩爱。他们深知,“国有难,召必回”是医护人员的天职。赵英明是投身战疫一线的千千万万个医生护士的缩影,他们不计报酬、无论生死。正因为有像他们这样的一个个“小家”,才让我们生活在中国这个美丽的“大家”。夫妻分离的身影和话语在空中飘荡,久久难以忘怀。这身影,真美!
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个个美丽的身影!是这些平凡又伟大的“逆行者”身影,在人民心中筑起了宝塔,无论任何灾难,都会变得更加坚强。向最美身影致敬!
抗击疫情中青年志愿者感人的事件篇3
面对新冠肺炎的肆虐,全国人民都奋起反抗。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于是各级党委政府都深刻认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相信有有目共睹的“中国速度”、有从未间断的“中国温度”、有万众一心的“中国力量”,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是迟早之事。
有目共睹的“中国速度”,筑牢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的信心。从1月24日到2月2日,中国在争分夺秒,与时间来了一场“拔河”比赛,短短十天,武汉火神山医院完工并交付使用;2月5日,雷神山医院也交付使用;2月3日到2月4日,武汉建立3所“方舱医院”;从发出应对新冠肺炎的倡议书起,1小时内收到400余份“请战书”;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紧急组建医疗队驰援湖北的通知发出后,1小时内迅速组建完毕……成立以钟南山院士为组长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科研攻关专家组,仅用1周时间完成病毒鉴定和测序。仅用2天时间建成信息报告系统。仅用3天时间初步研发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由此可见,与时间赛跑,如此有目共睹的“中国速度”,何尝不能筑牢打赢战“疫”的信心。
从未间断的“中国温度”,树立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的恒心。疫情无情,人间有爱。面对新冠肺炎的肆虐,无数人用实际行动温暖着他人,医务工作者用“救死扶伤”的使命担当来温暖他人,党员干部用“我是党员我先上”的信仰来温暖他人,基层干部第一时间挺身而出冲向抗疫前线温暖他人,青年志愿者通过视频电话开展义务心理咨询方式来温暖他人,文艺人士创作《武汉伢》等公益歌曲温暖他人,广电总局向湖北捐赠影视剧播出版权温暖他人精神文化生活,全国各地开通200余条心援热线温暖他人,参建武汉火神山医院的工友愿不计酬劳温暖他人,汶川农民驱车36小时为武汉捐赠100吨蔬菜温暖他人,普通市民为交警、环卫工发放口罩温暖他人,志愿加入环卫突击队进驻医院从事高危工作温暖他人的……冰冷疫情下的“中国温暖”从未间断,给全国人民树立打赢新冠肺炎战“疫”的恒心。
万众一心的“中国力量”,坚定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的决心。全民战“疫”,人人有责,人人都是战斗员。我们经历过98年抗洪、03年非典、06年禽流感、08年雪灾、08年地震等等灾难,在历次艰难险阻面前,我们都没有被击倒、没有被压垮,只因我们有中国共产党这面鲜红的党旗带领着广大人民群众奋勇向前。党旗下,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广大人民群众紧随其后,从心系疫情防控重点地区同胞安危,到纷纷捐款捐物表达爱心,再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为战“疫”作贡献,无数中华儿女以自己的方式,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构筑起联防联控的严密防线,共同与病魔展开搏击,形成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四大天团”逆风会师,与病毒殊死拼杀;16个省对口援助湖北,全国一盘棋,凝聚强大合力,汇聚万众一心的“中国力量”,坚定打赢新冠肺炎战“疫”的决心。
病毒能够侵入身体,但它无法摧毁人内心的希望。只要14亿中华儿女团结一致,永不放弃,迎难而上,从不懈怠,我们就有信心、恒心、决心打赢这场不容失败只能胜利的战“疫”。
抗击疫情中青年志愿者感人的事件篇4
疫情初期,武汉就诊发热病人突增,各大医院不断有医务人员感染,急诊科成为重灾区。然而武汉第三医院感染的医务人员相对较少,至今只有一位男护士感染。董芳的职业敏感,保护了许多同事。
1月初,董芳的丈夫陈伟工作的武汉市中心医院发现几例不明原因肺炎。他回家告诉了董芳。董芳同时参加了国家疾控中心专家的培训,培训时说不明原因肺炎是一个呼吸道的疾病,没有确定人传人。但董芳敏锐地感觉到,呼吸道疾病就很容易通过飞沫传播,类似于肺结核。于是她马上第一个向医院申请给ICU配N95口罩、防护服和空气消毒机。ICU病房原来是大通间,董芳又想办法改造成隔离病房,安装了56台移动灭菌站。她在全院第1个培训N95口罩和防护服的使用方法,全科找视频学习,严阵以待。
“我感觉这就像打仗一样,得先把战壕挖好了,才能去打,不然的话就会暴露在流弹面前,如果自己倒了,就没有办法去战斗。”董芳常对科室的同事们说。
董芳自己也几次踏上了生死线。
最危险的事发生在2月24日,天较闷热,董芳正在ICU救治新冠肺炎病人,防护服穿了好几层,满头大汗,汗水流到她的N95口罩里。N95口罩防水性能好,把汗水兜住了,口罩内层全部打湿。她一吸气,汗水汗就吸到鼻子和嘴里,让她快要窒息,脑袋一阵晕眩。董芳赶快让其他医生接手,而她必须马上从10楼下到1楼清洁区才能脱防护服。她不敢跑快,因为呼吸一急促,吸的又是水。如果把口罩拉下来,便有被传染的危险,因为10楼和电梯里都是污染区。等电梯时感觉很漫长,电梯上到3楼停一下,在8楼又停。饱受煎熬的她感觉没法呼吸,终于等到电梯下去,短短的路程她走了15分钟,但她还是坚持按顺序脱防护服、鞋子、护目镜、外层口罩,每一个步骤完了都进行手消,最后摘下N95口罩时,董芳长吁了一口气,感觉自己像是起死回生。
“新冠肺炎病人呼吸困难的时候,是不是也是这种可怕的感觉?”董芳又想到了病人。
抗击疫情中青年志愿者感人的事件篇5
曾想过,春节假期可以多几天,时间慢些走,让我们可以在家多陪陪父母,在家吃碗热腾腾的元宵,成了许多人的一种奢望。可当这天真正来临时,日子却因为共赴时艰显得漫长,我们渴望迈出家门,同抗击疫情的“逆行者”们一起奋战。虽不能冲上“疫”线,但请不要忘记,留在家里,同样是作战,凝聚着抗击疫情的强大力量。
你的样子,就是中国的样子。疫情当前,谁不想安安全全、舒舒服服地待在家呢?然而勇敢的战士,总会在该冲锋的时候义不容辞地挺身而出、责无旁贷地英勇奋斗。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的画面,建议全国人民“没有特殊的情况,不要去武汉”的钟南山院士,自己却第一时间赶往武汉抗疫最前线。这是医务工作者的职责所在,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驱动,更在于我们的一举一动,勾画着中国的模样。不出门,阻隔病毒传播,或许是我们普通人能做的贡献。但平凡之中见诸伟大,我们怎么样,中国就怎么样,我们还能做的更多。
“响铃模式”就是同频共振,准确接收党和国家的“信号源”。今年春节,全国各地民众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居家防疫、自我隔离,履行公民的法定义务。但不串门、少出门,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而是“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疫情是魔鬼,不能让魔鬼藏匿。只有把魔鬼暴露在“阳光”下才能看清它,确保信息公开透明;万众一心才能尽早战胜疫情,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宅”在家中的我们,要常开窗通风,让中央疫情防控工作精神和决策部署“吹进来”,呼吸各地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最新鲜的行动“空气”,掌握疫情信息、做好疫情预防、备好防疫物资,全国一盘棋,才能步调一致、共克时艰。
“响铃模式”就是平安来电,万家灯火是幸福团圆的“长明灯”。抗击疫情,一人奋战在前,全家力挺在后。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见证了太多令人泪目的感动时刻。阔别新婚妻子,毅然选择“蜜月”出征;护士妈妈抗击疫情,只能和女儿“隔空拥抱”;放弃春节假期,用服务暖人心的广大基层干部,还有电力保障人员、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筑工人……关键时刻,一部手机是我们彼此沟通交流、加油打气的“纽带”。我们想问的很多、想看的更久,千言万语汇成一句,就是平安归来。别让在外的他们牵挂担心,“妈妈你放心去打怪兽!”才是电话这头我们共同的语言,在家守候团圆,待你凯旋归来。
“响铃模式”就是有战必应,我们都是抗击疫情的“勤务员”。“宅”在家十多天,或许会觉得无聊,但决不能陷入“静音”或“超长待机”。现在是抗击疫情最关键的时刻,谁放松就是对病魔的放纵。英雄从来不会带来胜利,而是引领胜利的曙光。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无数“逆行背影”感动你我他,更激励每一个人。留下一万块就匆匆离去的袁兆文;什邡“大树哥”5万公斤蔬菜支援武汉,涓涓善举汇成大爱洪流。“响铃模式”,就是当基层干部一天拨打600多个电话时,我们能第一时间回应,配合做好防控工作;在家办公,和单位保持密切联系;尽己所能,一袋蔬菜、一个口罩到捐献物资,相信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春天一定会到来。
我们在奋斗,中国在奋斗。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新时代属于每一人。时间不是治愈疾病的解药,奋斗才能真正守护人民健康。“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宅”在家的我们要做最坚定“捺”,支撑奋战第一线的“撇”,陪伴他们一起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我们就能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加油,中国!加油,每一个中国人!
抗击疫情中青年志愿者感人的事件篇6
疫情初期,武汉就诊发热病人突增,各大医院不断有医务人员感染,急诊科成为重灾区。然而武汉第三医院感染的医务人员相对较少,至今只有一位男护士感染。董芳的职业敏感,保护了许多同事。
1月初,董芳的丈夫陈伟工作的武汉市中心医院发现几例不明原因肺炎。他回家告诉了董芳。董芳同时参加了国家疾控中心专家的培训,培训时说不明原因肺炎是一个呼吸道的疾病,没有确定人传人。但董芳敏锐地感觉到,呼吸道疾病就很容易通过飞沫传播,类似于肺结核。于是她马上第一个向医院申请给ICU配N95口罩、防护服和空气消毒机。ICU病房原来是大通间,董芳又想办法改造成隔离病房,安装了56台移动灭菌站。她在全院第1个培训N95口罩和防护服的使用方法,全科找视频学习,严阵以待。
“我感觉这就像打仗一样,得先把战壕挖好了,才能去打,不然的话就会暴露在流弹面前,如果自己倒了,就没有办法去战斗。”董芳常对科室的同事们说。
董芳自己也几次踏上了生死线。
最危险的事发生在2月24日,天较闷热,董芳正在ICU救治新冠肺炎病人,防护服穿了好几层,满头大汗,汗水流到她的N95口罩里。N95口罩防水性能好,把汗水兜住了,口罩内层全部打湿。她一吸气,汗水汗就吸到鼻子和嘴里,让她快要窒息,脑袋一阵晕眩。董芳赶快让其他医生接手,而她必须马上从10楼下到1楼清洁区才能脱防护服。她不敢跑快,因为呼吸一急促,吸的又是水。如果把口罩拉下来,便有被传染的危险,因为10楼和电梯里都是污染区。等电梯时感觉很漫长,电梯上到3楼停一下,在8楼又停。饱受煎熬的她感觉没法呼吸,终于等到电梯下去,短短的路程她走了15分钟,但她还是坚持按顺序脱防护服、鞋子、护目镜、外层口罩,每一个步骤完了都进行手消,最后摘下N95口罩时,董芳长吁了一口气,感觉自己像是起死回生。
“新冠肺炎病人呼吸困难的时候,是不是也是这种可怕的感觉?”董芳又想到了病人。
抗击疫情中青年志愿者感人的事件篇7
当新冠病毒肆虐时,84岁的钟南山再度挂帅前往武汉防疫最前线。白衣天使不计生死、无论报酬地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在这场无声的硝烟中,有一样东西异常耀眼。那就是责任,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的担当。
我们感动于一个个最美逆行的背影,我们感动于一张张最质朴的面孔,哪有什么白衣天使,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一双双被汗水泡得发白的双手,一张张被口罩勒出印痕的脸庞,一批又一批的”逆行者“挺身而出,让我们数度泪目”虽千万人吾往矣“。
在武汉的最前线,院长张立民一瘸一拐的走向院外,在这30多天中,他往往凌晨两点才睡,四点就得从床上爬起来,处理各种突发事件,但少有人知道他身患渐冻症,双腿肌肉已经萎缩,是什么让身患渐冻症的她还在坚持不懈的奋斗下去,是金钱?是命令?不,在我看来,是责任。在首批前往武汉的医疗救助队伍即将出发时,丈夫站在大巴车旁,大声向车里妻子喊道:”赵英明!平安回来!你回来我包一年的家务!“他带着哭腔,车窗里的她,也别过头,流着泪。她本可以像许多人一样快乐的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磕着瓜子。但是,她是一个医生,她的责任是把病人从死神手里抢回,她不能眼睁睁看着病人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死去。所以,她决绝的选择啦这条荆棘之路,背负起病魔带来的苦难,更是用行动诠释啦责任的精神内涵,致敬,最美逆行者。
然而,凡是有甜美的鸟歌唱的地方,也都有毒蛇嘶嘶叫,有的人义无反顾的冲向抗疫最前线,有的人却不履行责任,甚至逃脱责任。
1月21日,张德芳在未履行请假手续,未向组织报备的情况下擅自离汉,隐瞒外出去向,擅离职守;还有疾病防治科科长李文杰临阵脱逃,随家人到泰国躲避疫情,更有红十字会履行职责不到位,导致前线医生连护具都不全,这场无硝烟的战争前线多么冷酷啊,一个小小的疏忽就能导致一个鲜活的生命死去,如果我们的白衣天使却连翅膀都残缺,那么谁来带我们打赢这场战役。”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如果只为啦自己的小家,不管整个大家,那么小家最终也会有灾难。
中华民族自古都是英雄的民族,中国人民身上充满了浩然正气,多难兴邦,疫情面前我们并不畏惧,2003的非典,我们有白衣天使守护,我们能战胜;2008年汶川大地震,我们有解放军,我们能战胜;2020年新冠状病毒来了,我们不怕,因为我们有千千万万的逆行者。他们的尽职尽责燃起啦我们心中的火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相信没有一个冬天不会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多么动听的一句誓言。如果每个人都能履行责任,那么再厚冰雪也终将融化,再强的病毒也将无处可逃。
推荐访问:中青年 抗击 疫情 抗击疫情青年志愿者在行动 疫情期间涌现的青年志愿者 疫情中青年志愿者的例子 在疫情抗击期间的优秀志愿者服务案例 抗击疫情志愿者美篇 大学生志愿者抗击疫情新闻稿 抗击疫情志愿者新闻稿 在抗击疫情中青年志愿者的图片 抗击疫情青年志愿者感悟 疫情期间最令人感动的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