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全市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要点,供大家参考。
全市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要点 加快推进我市气象高质量发展,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推进高质量气象现代化建设,努力构建科技领先、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人民满意的现代气象体系,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全方位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到 2025 年,全市现代气象科技创新、服务、业务和管理体系更加健全,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能力不断提升,灾害性天气监测率达到 96%以上,重点区域预报空间分辨率达到百米级、时间分辨率达到分钟级,24 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超过 90%,暴雨(雪)预警准确率达到 93%,7 级以上海上大风预警准确率达到 92%,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达到 95%以上,气象综合实力位居全省前列。到 2035 年,以智慧气象为主要特征的气象现代化基本实现。布局科学的监测系统更加精密,无缝隙、全覆盖的预报系统更加精准,气象保障生态文明、乡村振兴、海洋经济发展能力大幅提升,高质量气象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气象综合实力全省领先。
(一)夯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1. 建设精密气象监测系统。优化和健全综合气象观测体系,形成“陆海空天”融合互补、点线面结合、布局科学的现代综合气象观测网。开展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试验,增建*波段双偏振天气雷达,提升雷达观测质量。完善气象自动观测站网,2023 年升级 25 套多要素自动观测站;2025 年更新换代 19 套自动观测站,新建 12 套自动观测站,实现乡镇全覆盖。落实市政府与**省气象局《共建**国家气候观象台战略合作协议》,加快**国家气候观象台建设,2023 年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具备业务运行条件;2025 年通过土地置换完成业务用房建设,满足业务、科研、服务综合需求。完善农业、海洋、生态、交通等专业气象观测网建设。完善气象探测装备计量检定体系,健全智能化综合气象装备保障和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鼓励和规范社会气象观测活动。
2.。
构建精准预报预警系统。建立涵盖实况监测和预报预测的海陆一体化智能网格预报业务布局,加速迭代升级和服务应用。建设快速更新短时临近预报系统,提高短临预报更新频次。提升分灾种、分区域、分时段、分强度、分影响的极端天气精准预报能力,提高短时临近、短中期的预报预测准确率,全面构建无缝隙、全覆盖、智能化的精准预报体系。实现空间分辨率达公里级、重点区域达百米级,时间分辨率达到小时级、重点区域达到分钟级的精细化气象风险预报预警。
3. 打造精细气象服务系统。充分依托数字政府系统资源,夯实气象服务基础支撑,构建“云+端”气象服务新业态。科学分析决策气象服务需求,按需提供差异化的决策气象服务产品。围绕人民群众衣食住行游购娱学康等多元化气象服务需求,提升气象服务融入公众智慧生活的能力,实现气象预警、气象预报、气象实况、生活气象指数产品等精准高效主动推送。完善专业气象服务机制,鼓励和引导多主体提供气象服务。加强气象服务核心技术研发,发展基于场景、基于影响的气象服务技术,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精细化气象服务产品。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高风险地区监测预警服务能力建设,推进气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4. 完善气象信息支撑系统。利用“气象云”和全市“一张网”“一片云”等新型基础设施,积极推进数字气象融入“城市大脑”公共基础平台,赋能**数字化转型,探索气象数字化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手段、方式和运行机制。全面推进气象数据业务建设和跨部门融合应用,开展气象数据深度挖掘和共享服务。强化气象信息化安全体系建设,提升气象数据资源、信息网络安全保障能力。
(二)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5. 加强气象防灾减灾机制建设。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原则,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广泛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机制。实施“网格+气象”行动,将气象灾害防融入基层网格化社会治理体系,纳入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健全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联动机制,提高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气象保障服务能力,落实极端天气约束性停工停课停业停运等防灾避险制度。健全政府主导的气象信息社会再播机制,建立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快速发布“绿色通道”制度,提高气象信息传播的时效和质量。
6. 提升气象灾害防御应对能力。加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开展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和成果应用,发展气象灾害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业务。开展全市精细化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提高气象灾害风险定量化评估能力。对城市规划、重点工程、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和重点园区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加强综合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建设,强化重大气象灾害应急演练。加强气象科普宣传教育,推进高标准气象科普场所建设,提高气象科普信息传播能力,增强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水平和自救互救能力。
7. 提升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服务能力。拓展延伸生态气象、海洋气象、交通气象等业务领域,提高强对流、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测水平。健全分灾种、分领域的气象预报预警服务体系,提高中小河流洪水、山洪灾害、地质灾害、城乡洪涝、森林火险等气象风险预报预警能力。健全气象灾害防御和 服务体系,完善重大灾害性天气会商机制。升级改造应急气象服务系统,满足重大突发事件现场气象保障需求。强化气象灾害鉴定评估工作。
8. 提升人工影响天气保障服务能力。科学调整、优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站点布局,建设标准化固定作业站点,到 2025 年,人工增雨(雪)作业受益面积实现全市域覆盖。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生态修复为重点,加强对全市粮食、果蔬等作物生长关键时节的气象灾害动态监测和区域协同作业,面向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开展常态化人工增雨(雪)作业。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水平,建设智慧化指挥平台,加强新资料应用,开展作业条件研究,升级换型作业装备。实现人工影响天气火箭弹集中储运由具备相关资质的单位承担,依据行业标准升级改造人工影响天气火箭弹临时存储点。
(三)提升气象保障生态文明建设能力。
9.。
做好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服务。加强造成重污染天气的天气形势分析和机理研究,做好重污染天气监测工作。加强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能力建设,做好城市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建立健全高效、畅通的重污染天气数据共享、联合会商和预警信息联合发布机制,为政府决策和社会公众提供及时、准确、科学的预报预警信息服务。
10. 强化生态气象监测预警保障能力。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气象保障能力提升工程,加强立体化监测网络建设,建立监测预警与综合评估系统,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生态资源开发等气象科技支撑能力。加强气象卫星遥感动态监测,开展昆嵛山等区域的动态监测与气象影响评估,增强森林防灭火、突发环境事件等生态安全气象风险预警能力。支持有条件的区市打造“气象公园”“天然氧吧”“气候宜居城市”“气候康养小镇”“避暑旅游目的地”等特色气候生态品牌。
11. 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支撑能力。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提升工农业生产、城市、乡村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开展气候变化对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城乡安全、敏感区水资源保障、能源安全等风险评估和应对措施技术研究。着力增强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农业抗御自然风险能力、主要粮食作物区农业气象灾害应对能力等防范体系建设。开展气候变化对碳源碳汇影响评估、温室气体监测评估、碳中和有效性评估,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气象科技支撑。
(四)强化气象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
12. 实施“乡村振兴”气象服务保障能力提升工程。建设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农村综合防灾减灾救灾相适应的现代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强化智能业务平台科技支撑,深入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开展精细化农业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建立粮食作物和特色作物长势、农业气象灾害遥感监 测业务技术与产品体系,提升农业生产提质增效和防灾减灾气象服务保障能力。推进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建设,充分发挥果业气象服务的示范带动作用。开展特色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发展“农业气象+保险”服务,开展果业、水产业等领域气象保险指数服务。打造**“果业”智慧气象服务基地,强化“县域特色”农业气象服务,谱写乡村振兴**样板**篇章。
13. 全面提升海洋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强化近海台风、海上大风等灾害精细化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发展多元化海洋气象服务模式。围绕海上安全监测预警,升级改造气象综合业务值班平台,增加海洋天气监测、会商研判、应急指挥、风险预警发布功能。推进海洋气象观测网建设,加强沿海和海域的立体监测,建设分海域、分时段、无缝隙、智能化的精细化海洋气象预报预测业务,提高预报精准度。协同发展海陆一体的智能网格预报,加强部门联动和技术攻关,研发海上交通、港口作业、渔业生产、海洋牧场、海洋生态、海上搜救、水上运动等多元化海洋气象保障服务产品,保障海上安全和海洋经济发展。
14. 实施城市气象保障行动。加强城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落实**智慧城市建设要求,全面部署气象监测智能感知设施,科学加密城市气象观测站点,在主要降雪区加密建设固态降水观测仪和雪深观测仪。推进数字气象融入“数字**”信息化建设,编制数字化、精细化城市气象灾害风险地图,开展城市气象灾害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业务。加强部门协作,开展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气象保障,面向气象灾害防御重点领域,开展分行业、分部门的气象影响预报预警服务,共同提升城市安全运行保障能力。
(五)增强气象科技创新与人才支撑能力。
15. 加大关键技术攻关力度。完善气象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体系。推进气象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交通、水利、农业等行业的科技协同发展,聚焦气象高质量发展重点领域及关键技术,鼓励在防灾减灾、海洋、生态、农业、人工影响天气等方面实施科研攻关,促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气象融合创新,形成具有**特色的气象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模式。
16. 完善气象科技创新机制。建立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机制,推动气象重点领域项目、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完善气象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创新激励机制。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解决制约气象高质量发展的科技难题。
17. 加强气象人才队伍建设。深入落实“人才兴市”战略和**气象创新人才计划,加大高层次气象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依托重大研究项目、科技创新团队、气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培养气象人才队伍。优化气象人才发展环境,落实好各项人才政策,完善人才评价体系、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将气象人才培养统筹纳入 全市人才发展规划。对在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