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肥胖人群中医治未病服务技术方案【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肥胖人群中医调理方案
一、概念:
从营养学角度看,肥胖是营养过剩的表现,是由于能量的供给大于能量的消耗,作为机体燃料的脂肪在体内过剩而储存起来的一种状态。
从医学角度看,肥胖是脂肪细胞数量增加和脂肪细胞中脂肪储存过剩,身体脂肪过度增多,体重超过正常值的 20%以上,并对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的一种超重状态。
肥胖带来的危害有:导致血脂异常、增加脑血管病变、增加患高血压的概率、增加心脏负荷、导致脂肪肝、增加糖尿病风险、引起骨关节疾病、易患痛风、易患癌症等,有效控制体重,可降低疾病的发生率。
二、病因病机:引起肥胖的原因包括遗传因素、社会环境的因素、心理因素、运动有关的因素等。中医认为,肥胖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平衡失调,脾胃失调,运化功能减弱,导致肥胖症的出现。
三:服务人群:
体重超重及肥胖人群。
四、针对超重及肥胖人群开展辨证口服中药、针灸、穴位埋线、耳穴压丸、推拿、平衡火罐、穴位贴敷等治未病中医干预疗法。
(一)辩证口服中药: 1.脾虚湿困型:
主要表现是肥胖浮肿,疲乏无力,肢体困重,尿少,纳差,腹满。舌淡苔薄腻,脉沉细。
治以健脾祛湿 参苓白术散加减。
胃热湿困型(湿浊内阻、郁久化热):
主要表现是头胀头晕,消谷善饥,肢体困楚息惰,口渴喜饮。舌苔腻微黄,脉滑小数。
治以清热祛湿 防风通圣散加减。
肝郁气滞型:
主要表现是胸胁苦满、胃脘痞满、月经不调或闭经、失眠多梦,舌质色暗,苔薄,脉细弦。
治以疏肝理气 柴胡舒肝散加减。
脾肾两虚型(脾肾阳虚):
主要表现是疲乏无力,腰酸腿软,阳痿阴冷。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治以温肾健脾 理中丸合肾气丸加减。
阴虚内热型:
主要表现是头昏、头胀、头痛,腰痛酸软,五心烦热。舌尖红苔薄,脉细数、微弦。
治以滋阴清热 知柏地黄丸加减。
(二)针灸疗法:取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天枢、腹结、章门、京门、上巨虚、太冲、下巨虚、脾俞、肾俞、环跳、上脘、梁门等穴。针刺手法虚补实泻,每次 8—10 穴,进针得气留针 30 分钟,每周 2—3 次,3 个月一疗程。
(三)穴位埋线疗法:取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天枢、腹结、章门、京门、上巨虚、太冲、下巨虚、脾俞、肾俞、环跳、上脘、梁门等穴。选用 2-0 可吸收缝线,剪成 2cm左右长度,选用 9 号穿刺针,采用穿刺进针法送入相关穴位,每次选用 10 个穴位,半个月 1 次,3 个月一疗程。
(四)耳穴压丸疗法:选用脾、胃、饥点、饿点、内分泌、肝等穴,采用王不留行籽,贴压相应穴位,1 周 1 次,3个月一疗程。
(五)推拿疗法:手法采用按法、揉法、扫散法等手法,取脾俞、肾俞、大肠俞、中脘、上脘、下脘等穴位,每次 20—30 分钟,每周 2—3 次,3 个月一疗程。
(六)平衡火罐疗法:选用上脘、中脘、下脘、天枢、腹结、背部夹脊穴、肥胖局部阿是等穴位,采用闪罐后留罐15 分钟,每周 1~2 次,3 个月一疗程。
(七)穴位贴敷疗法:选用神阙、天枢、中脘、气海等穴,药用黑丑、白丑、苍术、荷叶等研粉,大黄熬汁调敷相
关穴位,每日 2 穴,10 天一个疗程。
(八)中药茶:
山楂 6g
荷叶 3g
陈皮 3g
茯苓皮3g
泽泻 6g (九)健康指导: 1.平衡饮食:根据体重、身高、所需热量制订饮食食谱,合理膳食,节制饮食,减少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多吃水果和蔬菜及粗纤维食物。
2.适当运动:采取有氧运动、力量运动、屈曲和伸展运动相结合,因人而异制订低、中或高强度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