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村党建工作情况汇报(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农村党建工作情况汇报
党的二十大指出,“提高发展党员质量,重视从青年工人、农民中发展党员,改进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习 X在全国组工会议上强调,“要健全党的组织、做好党的工作,确保全覆盖,强基固本,防止‘木桶效应’。”目前,流动党员和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党的建设是农村党建亟待重视和解决的薄弱环节。为了拉长和补齐“短板”,近年来,乾元县创新开展了“两建双育”(在外出新生代农民工集中地建立党组织和联系服务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平台,把新生代农民工培育成新型打工者,把优秀的新型打工者培育成党员和村干部)工程,探索实践表明,“两建双育”工程有效改善了农村党员结构,激发了村班子活力,增强了基层组织服务能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明显效果。
扩面——创新方式,加大在流动党员和新生代农民工党员集中地建立党组织力度,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 一是组织建网。依托流入地党组织、就业单位党组织、流动党员经济能人建立流动党员党组织。已在北京、西安等地建立了流动党组织 28 个,管理 1069 名流动党员,培养入党积极分子500 多人,发展党员 296 名。经过党组织提名、民主选举,129名优秀新生代农民工成为村干部,390多名被列为村级后备干部,极大提高了党组织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覆盖,解决了流动党员
“归属真空”和新生代农民工“入党无门”的难题。
二是信息建库。建立党员和新生代农民工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做到底子清、流向明、信息准。探索了“五个一”的管理模式:即一证证明党员身份,一册记载党员活动,一档明确党员荣辱,一站统管流动党员,一库构建信息通道,有效改变了过去流动党员不好管、管不好的现象。让每名流动党员能够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三是工作建制。出台了《关于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党建工作的意见》、《流动党员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健全了流动党员党总支(支部)的各项工作制度,进一步明确各级组织及相关部门的职能,让新生代农民工党员的培养、发展、管理常态化,有序化。
搭台——创新载体,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建立党组织服务流动党员和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工作平台 一是建立联系服务流动党员和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工作平台。县、乡人社部门定期采取印发资料、互联网或短信平台发布就业信息等形式,积极主动帮助流动党员和新生代农民工解决就业创业难题,降低其求职成本和风险。畅通流动党组织和新生代农民工与家乡党组织联络通道,利用党组织活动、互联网和短信的形式,大力宣传家乡的发展变化,积极倡导能人和农民企业家回乡干事创业。今年以来,全县发布就业信息 219 批次,引导 3.8 万新生代农民工有序就业。
二是建立服务流动党员和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保障平台。开展“有困难找(党员)干部”、“干部巡村入户”、“党员志愿服务”等活动,提前介入、主动服务,解决流
动党员和新生代农民工家属生活生产、就医和子女入学等困难,解除新生代农民工后顾之忧。建立长效机制,统筹整合司法、工会、人社、妇联、共青团等力量,成立流动党员和新生代农民工维权工作组,积极主动保护流动党员和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合法权益。今年以来,为流动党员和新生代农民工家庭解决实际问题1700 多件,发放 《农民工维权手册》、《进城务工须知》等资料书籍 3 万余册,调解权益纠纷 20 多起,帮助挽回经济损失 400多万元。
三是建立服务流动党员和新生代农民工回归平台。通过政策支持、搭建平台、倾情服务、感情召唤、营造氛围等多种途径促回归,使党员和新生代农民工带着信息、技术、人才、资金返乡干事创业,引领农村经济发展。目前,全县已引回 11 名资产过亿元的农民企业家和 1500 多名优秀农民工回乡创业,成立各类协会、合作社、中介服务组织 177 个,引回资金 25 亿元以上。
提能——创新模式,大规模开展技能培训,着力把新生代农民工培养成新型打工者 一是 整合 资源 , 集中发力 。采取“政府主导,统筹培训;部门负责,分项培训”的方式,充分发挥人社、发改、教育、科技、农业等有关部门和工会、团县委、妇联等组织的作用,共同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如人社部门负责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的农村劳动者技能培训;农业部门负责就地就近就业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团县委负责大学生创业培训等。按照“渠道不变、投向集中”
的方式,整合“阳光工程”、“雨露计划”、“技能就业计划”等培训资金,统一调配,加大重点培训项目的投资力度,有效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是 创新方式,提高效果。抓订单,做到培训一人,输出一人,就业一人;抓定点,送培训到乡镇,定点在农民工家门口培训;抓拓展,开展校企联合培训,实现培训、就业有效有机对接。今年共培训新生代农民工 1300 余人,全部实现就业安置。
三是 突出特色 ,打造品牌 。针对我县实际,对输出的党员和新生代农民工,重点培训电子电工、数控、缝纫、汽驾、建筑等主导专业,加大技能鉴定力度,增强主导专业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对本地就业的,重点围绕县域内工业企业和农村实用技术进行培训,形成专业人才板块,打造乾元的劳务品牌。
培优——创新机制,着力把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中的先进分子培养成党员和村干部 , 一是拓展工作方式, 突破“ 瓶颈制约”。
。转变思想和工作作风,变“坐等上门”为“主动服务”。对表现较好、条件成熟的农民工,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对有意向回村任职和创业的优秀流动党员和经济能人,乡镇(场、区)党委和支部建立一对一联系机制,主动做好积极分子和优秀流动党员的服务、教育和引导工作。打破传统做法,找准突破口,在培育村干部方面采取选、聘、用相结合的方法,在发展新生代农民工党员方面采用“四双”方法,为优秀流动党员和新生代农民工成长、发展创造条件,全力破解农村党员结构不优,基层组织活力不强,发展无力的难题。
二是
严格程序标准 , 把紧“ 入党关口” 。针对新生代农民工流动性、分散性强的特点和发展难、管理难的现状,乾元县建立流出地和流入地培养新生代农民工党员“双向联动”、“双向考察”、“双向公示”、“双向管理”机制,严格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的确定、预备党员考察和转正等程序,广泛征求户籍地和农民工工作所在地(单位)党组织和群众的意见,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发展一个,带动一片。通过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党建带动工建、妇建、团建工作。
三是实施分类定标,坚持“人岗相宜”。建立优秀流动党员和新生代农民工回村任职通道,对流动党员和新生代农民工能力强的可直接参选村主职干部;对有为村民服务愿望而无法从企业脱身的,采取柔性回归的方法,聘任他们为“村第一书记”、“主任助理”,发挥其经济管理和资金支援的作用;对缺乏农村管理能力的回归人才,采取先担任村副书记、副主任等方式,发挥其技术特长,带动村级经济发展。X 年以来,我们在实施“两建双育”工程中培养的 46 名新生代农民工和优秀流动党员经过选举,担任村主职干部,11 名回归能人被选任为“村第一书记”,有效破解了农村人才断层的难题,优化了村干部队伍结构,提升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推荐访问:党建 完整 农村 农村党建工作情况汇报 农村党建工作情况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