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交乡总人口3494户10069人,下辖个13个农村党支部、1个机关党支部,党员364名。近年来,乡党委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抓手,紧紧围绕“三基建设”工作要求,坚持一切工作到支部,把支部建在产业上、使支部工作融入社会治理中、让支部成为机制突破的排头兵,在龙交大地上均得到了充分地展示与实践。基层党组织在承接压力中,履职尽责,焕发出无限活力,“支部+”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向。龙交在合力攻坚深度贫困过程中,走出了一条“党建促脱贫、脱贫强党建”互利双赢的发展之路。
“支部+社会教育”
让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凝聚到了脱贫攻坚上来
县委书记下沉担任乡镇第一书记,督战脱贫攻坚。统筹省市县11支扶贫工作队508名帮扶干部攻坚深度贫困,形成强大合力。乡党委认真履行主体责任,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始终把思想政治工作扛在肩上,抓在手上,针对班子成员、党员和群众这三个关键,坚持把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作为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关键环节,坚持每月10日开展“5+X”主题党日活动,使党员意识明显增强,党内生活趋于规范。把党内教育延伸拓展到群众中间,打造了以龙交文化园、党史展览馆、龙交精神展览馆、双龙书院等集“理想信念、党性修养、实践教育”为一体的党员干部教育基地,引导党员干部旗帜鲜明讲政治,把教育干部的过程变成教育群众的过程。干部思想的重视、行为的示范、作风的转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和改变着群众思维的变化,实现了由被动脱变向自主脱贫的转变,教育效果初显。
“支部+产业发展”
让村集体经济实现了从无到强的转变
产业发展最难的是缺少带头人,把支部建在产业上,把党员培养成为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发展成党员,打通双向进入渠道,以组织的形式抱团发展。全乡以“支部+合作社”的形式成立了14造林合作社和12个种养加合作社,带动3200余名贫困户参与劳动,形成了“两大种植、三大养殖、四大加工”的产业布局,同时光伏、金鸡产业的分红,使村级产业呈现多元发展的特点,集体经济收益超过10万元的村达80%以上。
“支部+社会治理”
让村级的“自治、德治、法治”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以三基建设为抓手,13个村级活动场所全部实现六个一全覆盖,文化广场、卫生室、红白理事厅、日间照料中心全部配套运行,村级阵地成为服务群众的“便捷站”。支部工作融入社会治理,“三室三站”的社会治理平台的构建运行,让有人办事、理事、管事成为新常态,群众门难进、人难找、事难办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主导推出“1+3”村级议事机制,凸显了支部引领作用,成功化解了80余件历史信访积案,6个软弱涣散党支部先后得到整顿转化。昔日的信访大乡变成了如今的省级文明乡镇、卫生乡镇和市级五个好乡镇党委。
疫情防控期间推广 “支部+物业公司”模式,以村为单位成立11个物业公司,吸纳160余户移民户从事保安、保洁等岗位,与县城多个小区对接,承揽物业工作,既能就地就近就业,解决移民户后续稳定工作,又能补齐小区管理的短板。目前,已申报扶贫车间16个,全乡有400余人实现了就地就近就业。目前全乡已经有1517人外出务工,其中就近公益性岗位就业531人。
“支部+文化引领”
让群众成为了脱贫摘帽的参与者与受益者
“生态立乡、旅游兴乡、产业富乡、文化强乡”是龙交发展的定位。乡党委注重挖掘龙交文化资源,厚植文化底蕴,弘扬吕梁精神,扭转改变了当地的社会风气。一所废弃的旧学校在大家的众筹下变成一座综合性文化园区,成为全县干部教育基地和廉政教育基地,体现了“贫穷不落后、没钱有办法”的老区精神,也悄无声息地影响和改变着大家的思想与行为;一批批先进典型脱颖而出,卖蛋书记吕浩江、北漂护工李利平、憨书记韩剑锋、核桃专家辛交元、带富典型辛生德等都成为了大家学习的榜样。村民李利平在政府的鼓励支持下,勇敢走出大山,在北京首钢医院从事护理工作,每月8000元工资,并带出去13名石楼人在北京就业,彰显了勤劳、专业、诚信的吕梁山护工精神,被市委评为优秀护工。疫情期间,他主动捐款1000元。如今在龙交,乡土文化的挖掘、传统文化的熏陶、先进文化的洗礼不仅激发了贫困户的内生动力,而且凝聚了强大的正能量,好人成为社会的风向标;扶贫爱心超市的投入运营、光伏收益的分配及公益性岗位的设置让贫困户等靠要思想逐步消失。疫情期间,通过消费扶贫,全乡销售土豆25万斤、谷子20万斤、西红柿酱、辣酱40万瓶,群众的农副产品卖出了好价格。
抓党建促脱贫让广大群众享受到了政策的红利,也让大家感受到了党的温暖,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基层组织进一步夯实,两不愁三保障基本解决,全乡贫困发生率由以前的53.5%下降到0.32%,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的2600元提高到6546元。目前100兆瓦的风电项目已经并网发电,2000头规模的丰泰农庄正成为全县的肉驴繁育基地,吕梁山猪20万头规模的种猪厂正准备落户龙交。这些项目的投产运营必将带动龙交实现新的转型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