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高平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晋城市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党建的有关要求,以创强城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升服务水平,建设“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温馨家园。
一、强党建引领,拧紧三级联动主轴
市委统筹扩动力。高平市委扛起第一责任,出台了全面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指导意见,召开专题推进会安排部署。在全市推行“大党(工)委制”,推动各领域党建互联互动、融合发展,向全社会公布街道权责清单,清理80%街道责任状,为街道减负增效。两年来,全市共投入党群服务中心建设资金1000余万元,每年为三个街道下拨运转经费640万元,达省市标准的2.5倍以上,确保街道有坚实的“家底”为群众服务。
街道区域要合力。全市3个街道34个社区全部成立了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驻区单位与街道签订共驻共建协议,开展“三张清单”、“双向服务”,形成了共建合力,大党(工)委每季度召开1次联席会议,协同区域各单位共同破解城市发展难题。
社区组织增活力。把“增强社区组织活力”作为社区第一工程,先后3次安排社区干部到武汉市、焦作市等全国社区建设示范点学习。针对社区选人难、用人难问题,建立全市110名社区后备干部队伍库,下派7名80后优秀机关干部到社区担任支部书记,为社区工作注入了年轻的血液。
二、抓治理创新,推进区域融合发展
推进多网整合。制定高平市集成改革总体方案,整合综治、环保等各类网格,变各自为战为一网治理,在城市设立1个一级网格、3个二级网格,34个三级网格,210个基础网格,逐步形成“一库一队伍一网四系统”的“一张网格管治理”基本格局,将网格员的10项城市治理职能合而为一,确保一张网格确实兜住城市基层治理的底线。西关社区在一网全覆盖基础上,推出“一网融合+六项服务”的网格化治理新模式,为社区居民提供“一站式政务服务”、“无偿式法律服务”、“放心式生活服务”、“贴心式关爱服务”、“开放式文体服务”和“规范式党员服务”,让党员群众在家门口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
党员报到集合。推动全市3000余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到社区报到,全部编入基础网格,共为群众办好事5000余件,龙欣社区开展“楼栋党小组、党员示范户”的楼栋党建,充分把居住地党员的作用发挥出来,凝聚带动群众,促进小区治理现代化。在今年疫情防控期间,1850名社区居住地党员干部火线集结,全面下沉社区开展“您歇一天,我来顶岗”的志愿服务行动,让长期超负荷运转的基层干部得到轮休,赢得群众认可。
创新三治融合。探索在社区建立居民议事会,按照社区居民“大家事、大家议”的原则商议小区事务,社区大事小情居民说了算,在解决街巷硬化、拆违治乱、三供一排、清洁改厕、老旧小区改造等民生问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开展“美丽楼院”“文明社区”“最美党员”创建活动,引导居民主动参与社区环境整治,实现居民自治共管,老楼院焕发新生机,实现华丽“蝶变”。通过走访驻地党员,表彰在社区建设中涌现出的优秀驻地党员、共建单位等形式,让更多的驻地党员参与到社区自治、德治、法治中来,晋阳社区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居委会、物业公司“三位一体”模式,社区党组织更加坚强有力。
三、促民生福祉,建设市民温馨家园
规划党群服务中心。统筹规划推进三级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建设政治生活之家、党员服务之家、群众活动之家。在街道社区,以“党建搭台,政治引领,服务唱戏”的理念,按照“15分钟党建服务圈”的要求,建设党群服务“一场所六中心”,实现服务党员群众“零距离”。在高平市党群服务中心,建成了包括政治生活馆、城市规划馆、博物馆、档案馆、文化馆、图书馆和政务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综治中心、老干部服务中心、妇女儿童服务中心、青少年服务中心的“六馆六中心”布局,满足了全市党员群众的服务和活动需要。
推动民生福祉工程。持续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深化市区“两下两进两拆四提升”专项行动,进一步提升社区人居环境,实施了“三供一排一改”工程,完善社区供水和排污工作,集中供暖、供气基本实现全覆盖。相继为文化、丹畔、煤炭、农机等三无小区改造破旧车棚,修复坑洼地面,取缔危险旱厕,清除陈年垃圾;聚焦老城区供排水、改厕等民生实事,完成天井楼、饮食等小区路面硬化工程,全面提升城市品质。
建设市民温馨家园。在共驻共建中,高平市引导驻区单位将党建、教育、文化、体育等能开放的设施尽量向市民开放,东峰小区将闲置的锅炉房改造成康乐社区的党员群众活动室,东城街街道将机关的图书室、乒乓球、健身房、篮球场等定时向居民开放,社区居民活动的场所不断增加。走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除了有幼儿托管的“专属空间”,有学生写作业的“妈咪课堂”,有居民休闲娱乐的文体活动中心,有服务老人的日间照料中心,还有图书室、道德讲堂、“知心”心理咨询室等等,这里正在成为党员群众爱去、常去的温馨家园。(高平市委组织部 张素芬 邵泽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