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心得体会(两篇)
篇一:
初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5月13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从6月开始,全党自上而下分两批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记得当初入党时在党旗面前的庄严宣誓吗?那时的简单纯粹、那刻的壮志凌云。随着时间的迁移,在我们身上不断发生着或好或坏的故事,它磨平我们的棱角,教会我们成长,也不断动摇着我们的初心。都说“人生若只如初见”,让初心保鲜,让全部信息融汇于心,感动于心,从而坚守初心。
用“仪式感”抨击初心,增添一份感动。生活需要仪式感,大到婚庆仪式、开工仪式、揭牌仪式等,小到节日的一朵花、一句问候,仪式表达的一种尊重、一种敬畏,在放大人们的情绪同时,使幸福感更强。守住初心,要时刻用“仪式感”抨击它,作为一种提醒、一种敬畏,坚持每天佩戴党徽、定时的学习强国、定期升国旗仪式,明确“党费日”“党员学习日”,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等,定期举办“主题党日”活动,经常性重温入党誓词,用小小仪式感让平淡的生活增添一份感动、一份坚守。
用“参与感”带动初心,增添一份动力。参与,给人以主人翁意识,使人自觉担负起责任和使命,自愿并自发的为之目标前进奋斗。主动参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参加“我和我的祖国”宣传教育活动,争做“小蜜蜂”宣讲员,传播本地特色文化,共讲革命故事,缅怀革命先烈;组织学习体验活动,合理安排路线,撰写学习心得,分享学习体会;主动学习先进模范,挖掘本地先进典型,推广先进经验,强化正向引导。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提出新想法、新思路,创新活动形式,增强自身参与感,不断激发自豪感和使命感,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动力。
用“现代感”融入初心,增添一份力量。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高速发展的历史潮流里,保持党的先进性,与时俱进,是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守住初心,不是指一成不变,是在牢记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大前提下,学会运用现代化手段,用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宣传宣讲初心故事,拍摄微课堂、微视频等,积极探索“互联网+党建”模式,将抽象转化为具体,用大众的方式向大众宣扬,扩大正向引导面,鼓励全民力量参与守候初心。
用“获得感”守住初心,增添一份坚守。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利益的驱动能激励人们行动。在守住初心时,获得感不仅是指物质上的收获,还包括精神上的追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努力为实现人生价值而不懈奋斗。适当给予表扬、定期开展评先评优,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公道待人、公正用人,让干部心顺、气正,营造风清气正和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有利于激励干部守初心、为人民。
初心不忘,相守始终。用最初的心,走最远的路,相信终会“守得云开见月明”。
篇二:
前不久,省委要求我们学习总书记总书记为第5批全国干部培训教材所作《序言》精神,恰逢中央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5个目标之首还是“理论学习有收获”,借这次以学习为主题的党日活动,跟年轻干部交流一下我的心得,一起聊一聊学习那些事儿,说一说困惑,讲几个故事,明一些道理。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同样遇到过很多的困难,有过很深的困惑,有些困难我战胜了,有些困难我也妥协了。在这里,我也红脸出汗的自我剖析一下,大家也可以对号入座,照照镜子。我们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普遍觉得自己学的浅、学的散、学的晚、学的时间短,总觉得隔层纱、叫不准、没底气。理论彻底,才能说服人;学得彻底,才能说服自己,才能越学越信,越信越学。
但在学习中我发现这样几种现象,大家看看对不对?表现一:学给别人看现象。看到一篇理论文章,还未学懂,就发朋友圈;尚未弄通,就能写心得;远未做实,就能出经验。表现二:“熊瞎子掰苞米”现象。没有章法、不成体系、缺少逻辑,学一点、扔一点,边学边忘,最后只能是“网兜提水,一滴不剩”。表现三:“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现象。随着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党内法规日趋完善,从新修订的党章开始,一共出台了102部党内法规,按照法律位阶看:有准则3部、条例29部、规则2部、规定40部、办法18部、细则1部、其他政策性文件8个。很多同志感叹《干部选拔任用条例》还没学明白、《干部档案条例》又出台了,《公务员法》还没记住、《职务职级并行规定》又出台了。这102部党内法规,有的还没收尾,有的只看了一半儿,有的刚开了个头儿,大多数只能叫上来名儿,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只有“落课”,没有“补课”,再发展到“旷课”,最后只能“休学”。表现四:凑够30分现象。大家手机上都有一款无比强大、实名认证的软件:学习强国。我把它比做“理论界”的新华字典、“政策界”的百科全书。生活上的问题找百度谷歌,思想上的问题找学习强国。本应该成为工作和学习上不可或缺的工具,可很多人把它当任务,算计着用最短的时间凑够30分就不再理会它,多可惜啊。我告诉你,金子价值不菲,但你不用它买东西,装在口袋就只觉得“沉重”了。透过这些现象,回过头来再看学习这件事,我有三层理解与大家分享:
第一,学习不是别人的事。人类有两大财富永远不被剥夺,一是装进脑袋里的知识,二是融入血液里的信仰。很庆幸,这两类财富都能通过学习获取;很不幸,这两类财富只能通过率先学习获取。就算有一天,承载这两大财富的载体毁灭,知识和信仰也不会自然转移到其他载体上,这就是为什么爱因斯坦智商掉一地,咱们捡起来也用不了的原因。从小我们就被教育知识改变命运,又被告知“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学习似乎成了“寒门贵子,草根逆袭”的唯一道路,就算组织、领导、老师再怎么监督你学习,也代替不了你学习。所以我说,学习不是别人的事,这很好理解。
第二,学习不是自己的事。大家会问,既然学习不是别人的事,那我学不学、学的怎么样,就是我自己的事了,我对自己没有要求,我也不想改变前途命运,我就过得佛系一点,对自己要求低一点,余生就不用你指教了,容我自己瞎混不可以吗?我要告诉你,不可以!
因为权利可以放弃,责任绝不可以放弃。大家可以查查《宪法》,在“公民权利和义务”一章,仅有两项内容是既属于公民权利又属于公民义务,“受教育”就是其中之一。更何况我们的身份不仅仅是公民,还是中共党员和国家干部,你可以不在乎自己的前途命运,但你不可以放弃为国家前途和命运奋斗的责任,这不仅仅是8900万中共党员的责任,还是以我们为先锋、为种子的,把14亿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的整个中华民族的责任。这样的责任,你凭什么放弃?你怎么敢放弃?
而且,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你的专业和效率,将影响整个团队的工作水平。总书记总书记说: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如果你的“岁月静好”,是有人替你奋力奔跑;你的“云淡风轻”,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那这算不算是一种“剥削”?你有没有于心不忍?你要有多么强大的内心做到“既碌碌无为,还问心无愧”?所以要学习、要进步!最起码咱们也要做到:不拖后腿,不帮倒忙,不添麻烦,不惹是非。
第三,学习不是容易的事儿。我经常说,人们宁愿吃生活的苦,也不愿意吃学习的苦,因为生活的苦令人麻木,而学习的苦令人清醒。为什么字数相同、同样薄厚的一本书,读小说你会觉得轻松,学理论你会觉得沉重。因为读小说是为了消遣,学理论却需要消化。咱们很多干部能顺口说出金庸14本小说书名连成的那副对联,第5批全国干部培训教材也是14本书,在座谁能说出它们的名字?
毛主席说,党内有许多同志“宁可挑大粪,也不学理论”,原因是看不懂。对此毛主席也给了他的秘诀:就是多看几遍。他说:“精通理论就把书本放在干粮袋里,打完仗后,就读他一遍或者看他一两句,没有味道就放起来,有味道就多看几句,七看八看就看出味道来了,一年看不通看两年,如果两年看一遍,10年就可以看5遍,每看一遍,在后面记上日子,某年某月某日看的”。最后对比一下笔记,进步的地方不就是“理论学习有收获”么!毛主席还说:“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固然很难,如果我们以‘仇人’的态度不讲感情的攻他,一定是无攻不破的,一定可以把他的堡垒攻下来,非把这东西搞通不止,这样下去,一定可以把看不懂的东西变成看得懂的”。这个过程我们战胜的不只是“仇人”,还有自己。大家想一想,学习如果不是一场战斗,那理论又何谈武装?这一场战斗,不死不休。
习总书记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学习也不是写几篇体会,搞几次交流就会真正有收获的,如果今天有触动,马上去行动,努力到让自己感动。